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崇祯五百年> 第贰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22 半喜半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贰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22 半喜半忧

纵然大顺军中仍有忠义之士,不畏明军强势,执意引兵拚杀,以图逆转战局。

但是奏的权具一察知谁有抗争之意,立马先手一箭射去。

对方连呼兵唤马的机会都没有,率先被箭矢贯头,当场倒地。

至于漏网之鱼,吴三桂及冷允登联手,轻松收拾干净。

朱慈照像是来吸经验,随便收割一两个,好生得意。

奏常常令他接触战斗,心态上已经习惯厮杀,不会再像当初怯场。

“姨娘真是诸葛再世,竟然连天时都能为她所用。”

不特是他,整支明军心底都万分敬佩,几乎将奏视为活神仙。

何复远眺李自成军中乱成一团,连攻城兵都撤后,点头大呼:“别放过逆贼,追出去杀死他们!”

朱由检更加口:“谁杀自成,赏千金!”

当然这句话是信口雌黄,不过军士接受,士气大振。

何复率领五千兵马,由于马匹不足,只能以步兵混合,余下的都留作守城。

城墙上号角大鸣,明军呐喊,城门趟开,何复领兵冲出。

他们衔住大顺军逃兵阵尾,乘势追击,吓得敌人弃甲曳兵,抱头鼠窜。

“大明威武!”

“崇祯万岁!”

何复内心兴奋无比,因为他再次亲睹奇迹。

奏婕妤以区区一万余之众,反杀十万大军!

如今大顺军士兵没命地跑,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更有人还没有走几步就跌倒,连站起来的时间都没有,拚命用双手往前爬。

李自成功败垂成,一场风沙过后,就莫名其妙输掉。

他怨天时,却不知道奏是花了多少心机,一步步布局,才令他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奏引领明军追剿大顺,沿途被杀者不可胜数,更有人投水溺死,马蹄踢死,人群踏死……

眨眼间战场上遍野横尸,河流尽赤。

激战两天的山海关之役,以吴三桂胜利告终。

奏见李自成逃之夭夭,无卷土重来之心,才放心引马回城。

“战场上的善后工作都交给你。”

“是,娘娘,末将明白。”

吴三桂喜滋滋的笑道,经过奏大展神威,如今他心中彻底相信这位“世外高人”呢。

不仅救出陈圆圆,还救回父亲吴襄,更向皇帝陈明利害,劝崇祯恕其死罪,简直是天大的大恩人。

看来日后必为皇上枕边人,拍多一点马屁,绝对是有利无弊。

奏倒是无心理会,她还要准备抗清工作呢!

多尔衮的八万铁蹄正往山海关驰来,奏此时大有时间,从权具查询其行军动向。

“夫人你回来啦!”

朱由检见李自成全军败逃,喜不自胜,忍不住拥抱奏。

感觉怀中人有点冷淡,朱由检不解问:“夫人,有何烦事?”

奏顿时跪下来道:“皇上,清兵将于明日犯关,宜速准备应对。”

“骗人……不是吧?”

且说关外挥军南下的多尔衮久未收到吴三桂回信,不敢确定其真实意图,更疑心是否有诈。

稍早前的四月十六日,他派其妻弟拜然与郭云龙来山海关探听虚实。

奏只顾检查城中有无内奸,以及全心彻查大顺军动向。

即使检查大清军,亦仅是确定其行军位置及速度便算。

岂知他们另外派人在关外窥伺,得知大顺军已压临山海关,吴三桂信上所言属实,即时日行百里,加急行进。

想多尔衮是何方豪杰,岂会嗅不到此乃入关为王的千载良机?趁你病取你命,完成千古霸业,就在今朝!

“夫人此言当真?”

“绝无戏言。假如多尔衮连夜赶路,明天凌晨必将抵达山海关外!”

原本击退李自成,朱由检心底万分高兴,正想夸赏奏时,岂料她焦急冲回来,劈头就说清兵压境的坏消息,心情当然转差。

“为何如今才知道?”

“我……我又不是神,也估不了那么多啊!”

之前可是全心全意注意大顺军,以致一时忽略了大清军的动向,被对方派人偷偷侦查,奏难辞其咎。

朱由检冲口而出,才感到后悔。

对古代人而言,传报军情,快马加急,亦不可能弹指即达。

是自己过度依横奏的权能,习惯“即时知道”的便利,才遗忘这是“不正常”的状况。

换作过去,可能等大清兵临城下才醒觉呢!

甚至最坏情况,同时被两军夹击,肯定必败无疑。

如今至少能除一害,亦是多亏奏啊!

即使如此,朱由检决不会说“对不起”。

他双手负在背后,沉默半晌后问:“此战能打吗?”

奏知朱由检已然原谅她,心中却仍然歉疚。

身为“全知”之魔女,活上千年,仍然屡犯低级错误,不禁自责起来。

她想起“昔日”,也就是“五百年后的未来”,自己是如何挂万漏一,而令战局出现逆转,损失惨重。

即使其他魔女没有怪责她,她的良心还是感到不安。

既然大错已铸成,奏只能尽全力补救。

原本历史是廿一日夜抵山海关,故意作壁上观,等吴三桂快将城破人亡时乞求,才于廿二日午时后乱入战场,一举击溃大顺军。

因为奏的缘故,如今大清最快亦于廿三日凌晨抵山海关。

晚是晚了,却晚得不是时候。

山海关的明军才刚刚击破大顺军,未曾获得充份休息,又得应付更强大的大清军,前途堪忧。

“请容妾身想想办法。”

望向奏退下的身影,更添朱由检怜悯之心。

奏为自己做过那么多事,但自己为她做过甚么事呢?

实不相瞒,朱由检连马都不会骑!

他恨不得自己都能策骑上阵,然而最终都只是立在城楼上“守城”。

在营帐中来回走动,心烦意乱,不一会朱慈照回来。

“噢,照儿,没事吗?”

最初他坚持出战,朱由检是反对的。但当他说出一句话后,才改变主意。

“我也是朱家的子孙,如今被逆贼打到家门,难道又要啥也不做,继续找地方躲起来吗?”

朱慈照在京城大破后,曾经当过乞丐,又屈身在长桩寺,誓不愿再次低头做人。

何况他对奏充满信心,自信依其计划,必将凯旋归来。

看见孩子从战场上平安无事归来,朱由检不免释怀展笑。

“父皇,不光只有我回来。”

“嗄?”

朱慈照天真地笑着,回身向外叫喊,两名男儿矮身入帐。

“你们……你们……”

“参见父皇!”

“参见父皇!”

万万想不到,朱慈照带回太子朱慈烺及定王朱慈炯。

父子重聚,彷佛再世为人。

朱由检不顾孩子身上污秽不堪,双手抱住他们:“可怜我儿……是不是吃很多苦?”

二人只能一直点头,终于放声大哭。

最是可怜帝王家。

父子再次回想,当初分别的情况。

“社稷倾覆,使天地祖宗震怒,实尔父之罪也。然尔父亦已竭尽心力。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名姓,见年老者呼之以翁、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

可惜朱慈烺及朱慈炯俱失败,连“匿形迹”都做不到,被身边人告密,先后押去李自成面前。

人,有时候,死去比活着更幸福。

在大顺军手中,他们连人都不如,失去一切自由,软禁在宫中。

紫禁城没有改变,却物是人非。

李自成的爪牙狐假虎威,肆意欺凌二人。

只要发一句命令,二人就不得不从。

像这次出征,他们也是被迫跟大队走。

幸好李自成大败,全军溃散,他们兄弟才有幸逃脱。

后来向明军表明身份,军士发现后即时保护,再带回来山海关与崇祯团聚。

虽然很想向儿子互诉近况,但是忆起清兵将至,顿时脸有忧色。

听到清军旋踵攻来,三名儿子纷纷惊愕。

“这次儿臣决不再逃,誓与父皇同生共死!”

“荒谬!谁也不许死!”由检斥喝朱慈烺:“汝若亡,谁能复我大明江山?”

朱慈照左右打量,问朱由检道:“姨娘呢?”

“唉,她正正为此事烦恼。”

“姨娘?”

“谁?”

朱慈照提到奏,甚为自豪:“父亲新娶回来的妃子。”

这说明糟糕透顶,一时朱慈烺与朱慈炯向由检扫来奇怪的目光。

孩子在受罪时,父亲竟然在外面风流快活,更娶多一位小妾,这样子怎生说得通?

感觉两位孩子像是望垃圾的视线打量自己,朱由检一瞪罪魁祸首:“照儿,休得胡言!”

朱慈照耸肩:“不然父亲认为如何说明呢?”

直接向孩子说,你父亲我有奇遇耶,见到魔女耶!

对方还美若天仙,胜过人间女子无数!

开局一老婆,兵马官将银粮装备城市都靠送。

父亲甚么都不用做,就将李自成赶跑,在山海关称王啦。

“……”

咦,这么想来,怎么搞到自己像是废物啊?

朱由检只得以干咳掩饰困窘:“此中来龙去脉,甚为复杂。你们都累了,先好好梳洗休息,有时间再好好交代。”

朱慈烺与朱慈炯只得拱手行礼,朱慈照引路,三兄弟离开营帐。

“承恩,陪我出去走走。”

“是。”

朱由检心思难安,与王承恩双双步出去外面,在四位侍从护卫下,在关内巡视一圈。

大战刚完结,四周死伤者众多,根本无法好好照顾。

原本只有万余人的山海关,兵力更见减少,能否撑得住八万清兵,尚成疑问。

吴三桂将俘虏抓回来,其中有不少人臂缠白布,意欲投诚。

经过点算,合万余名士兵,不少更是前明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