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摄生记> 第二十一章 让幸福回到原来的位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让幸福回到原来的位置

周淑芬知道他在这里,居然带话叫他多住些日子,她脑里总是想起儿子那日痛苦的双眼。

石兰白天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灿烂地笑着,翩翩起舞,陪着徐山绽放在路边,田野和山丘。夜间有时徐山也放开些,拍打石兰丰满挺翘的屁股,惩罚她问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例如脑袋怎么长的,是不是真是文曲星转世,为什么眼底总有一丝焦急的样子等等。

每次徐山一打,她就媚眼如酥,吃吃地笑,更有甚者,有次还大着胆子羞涩地问徐山,是不是从小就喜欢吃奶,吓得徐山落荒而逃,再不敢玩火。

相处日短,默契益深,二人不是情人,胜似情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回到学校已经开学一周,刘老师没有任何批评,还当着大家的面夸奖,引得又被罚站在墙边的王亮欲哭无泪。徐山接过全乡第一名的奖品,钢笔,得意地向王亮示意,孩子,学霸的世界,你永远不懂的。

徐山继续中断了的修行。

古言,修行如行舟,不进则退。徐山练字,失去原来的那份随意,笔划处着力更盛,不由自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仿佛力透纸背,实则是那一日那一刀的影子,好比一身西装穿了草鞋,一身破烂打了领结。阴符术的修行问题更大,他现在入静困难。总有如花笑颜在眼前盘旋,心猿归山,意马脱缰,丹田不知何处。

徐山试着阅读《庄子今注》,遥想庄周梦蝶,列子御风;晨练《五禽戏抄本》,学熊经鸟伸;有空就去山顶躺下看云卷云舒。

石兰自然来过多次,二人相见,其乐融融,举手抬目似有灵犀,或默默地一起练字,或相互依偎赏风与月。

周淑芬看儿子被这个准弟媳妇带得日益开朗,双眼间没有那日的苦楚,自己也很高兴,就问婚礼的事情,想帮忙表示感谢。

石兰一僵,看着徐山瘦小的背影,若有所思,逐日不来了。

五月阴雨连绵,某夜雨打芭蕉,徐山重新入静,丹田内空空如野。这几个月来,徐山一直在思索,他修出来的丹田之气是什么?没有师傅的教导,没有明白人的解答,他只能凭自己后世的一些知识进行判断。

经过反复推敲,徐山以为,丹田和这气都不应该是物质的形式存在,就如后世重来没有仪器检测到中医的经脉一个道理。

他从那一日丹田之气发热,让他重新控制身体的事情反推,人靠什么控制四肢?答案应该是:丹田之气影响到了他的神经!也就是,丹田之气与神经有关。那么丹田是人体内的神经么?因为后世的科学说中医经脉不是神经,徐山也觉得不应该简单地肯定,只能是与此有关。

联想到后世的计算机,徐山隐约地形成了自己的结论,因为丹田和真气都是一种感觉的存在,会不会就是人的感觉这么简单?!所谓感觉,就是自己的思维,自己大脑对世界的一切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反应。

这样就与神经联系在一起了。所谓“意守灵台”,“意守丹田”,这灵台就应该是人的大脑运算中心,即我们现在大脑对信息进行反应、处理的地方,好比是计算机的CPU;这丹田,就应该是大脑开辟的另一个副中心,这个中心不像灵台那样什么都处理,例如情绪,只是处理与身体物质潜力相关的事务,如精力、神经或气血,好比是计算机的独立显卡。

科学研究说,人类的大脑,一般只开发了百分之五,其余的在干什么?多开发一些会怎么样?

徐山以为,这修炼就是开发大脑,让大脑开发出更多的地方来协调、调动和处理身体的机能。这修炼要求“无埃灵台,人欲若袭,慧剑斩之”,不就是时时关闭程序么,保证CPU的运行,就是不要多余的思想来占领这才“开发了百分之五”的内存。CPU一空,不就是“心朗朗,性安安,无思无虑”么?

修炼丹田之气,所谓炼精化气,徐山吃那么多就不长肉,或许营养就是在帮助开辟丹田这个副中心;徐山感受到丹田,就是丹田这个副中心建立起来了,而里面的所谓“气”,就是这个副中心逐步取得的对身体的某些控制,或影响神经元,或影响激素分泌等。

这一切都是徐山的思考所得,他知道不一定正确,但有了自己相信的解释,心里才会踏实。因此所谓心猿,不就是石兰长得漂亮,脸和身体的形象不停跑到灵台来骚扰罢了;所谓意马,不就是杀人事件那一幕的恐怖跑到灵台来威吓罢了。

这些都是大脑对信息处理的残留物,或者合成物,有什么值得才“开发了百分之五”的内存来处理的呢?喜欢,石兰就在那里,去看就是了;害怕,斯人已死,又不会再来造成伤害。

这般想通透,徐山果然在这一夜顺利入静,并且与“副中心”丹田取得联系。丹田空空又有什么关系呢?徐山“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灭,一灵独存”,息不调而自调,气不练而自练,无悲无喜,悠悠然然间,无色无形,空冥间,重起生机。

待徐山入定醒来,外面天色微亮,他居然修炼了一夜。没有欣喜若狂,似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性定神清,不烦不恼,内外坦然。悄然下床,推门而出。屋檐雨水滴答,山谷犬吠鸡鸣,安详朦胧的山谷,生气萌动。

徐山站在屋檐下,脚与肩齐,微闭眼睛,抬手做虎举,修炼五禽戏。这本《五禽戏抄本》十分简约,文字书写有动作要领与呼吸方法,所谓“形、神、意、气”相结合,外导内因,形松意冲,动静结合。徐山练了已有数月,据他理解,“静”应该是自己入静的状态,但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动”,尚不得要领。

所幸徐山并不对此抱有想法,因为他知道后世这五禽戏满大街都是,于是就当作广播体操来练习,目的是活络身体。这次练完一套收功吐气时,隐约有吐故纳新,升清降浊的感觉。

不多想,润墨铺纸,神光湛湛,拔云见青天,柳公一点真神重现笔尖。

饭后,徐山穿上雨靴,头戴斗笠,行走于田野的泥泞之路。看青山渺渺,雨雾蒙蒙,学校若隐若现,会心一笑,这样的淡然的日子,真好。

徐山的心境逐日超脱于物外,在月底时被打回人间。五舅和石兰的婚礼当天,徐山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红轿悠悠,杯起盏落,转身回家。

当晚修行,心猿再现,漫天虚空,只有婚礼上石兰回看他的那一眼,是我生君未生的遗憾?是从此亲疏有别的茫然?

徐山凝视半饷,微叹,这是你原本的幸福。提慧剑斩之,那双眼,化为缤纷花雨,不知归于灵台何处。

于徐山而言,时光只在五月做了停留。自他将那本就该发生的婚礼抛在脑后,慧剑所指,荆棘为避,坦坦荡荡的大道重回脚下。时光,如冰川解冻,匆匆,流向未来。

徐山柳体已得神形,只欠功力与火候。日夜练习书圣的小楷,总是难逃骨瘦的桎梏,就像他自己的身体,高度长几厘米,身子反而瘦几分,简直可以说瘦入膏肓。

转而阅读《古代字体论稿》,听启功先生讲汉字四千年的历史,大篆、小篆、蝌蚪文、鸟虫书,它们的形成与变迁,关系与传承。新颖而精辟的观点,丰富而周密的论述,令徐山拍案叫绝。

读史可以明智,徐山迂回前行,用布料装泥土,做一个简易沙包绑手腕上练字。前期他常常被自己写出的字逗笑,也琢磨沙包的合适重量,后来就渐渐恢复些水准,如此,十分期待,以后增加重量,到那日丢了沙包,会不会功力大进?

阴符术的修行也是如此,徐山每日必将拷问自己对灵台与意识,丹田与真气的理解,每有新想法,就反复推演,直到有所得为止。

徐山就这样乐此不疲地想法子修炼着。周淑芬感觉非常幸福:没有比较,她并不像徐山一样觉得物质匮乏,有比较,也是她自己幼时的饥荒年代,现在已经很丰富了好不好!

女儿呀呀学语,时不时地喊一声妈妈,如天籁般令人欣喜;儿子,自己虽然不知道他脑袋里转悠着什么,但他神情坦然,面有笑容,不再有令人揪心的举动,这,已是她最满意的日子。

在徐山三外公一家看来,生活也是令人欣慰。家里今年开始的木匠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兜里逐渐有了富裕的票子;儿子娶了个好媳妇,相貌那是七里八乡都顶呱呱的,为人又勤快孝顺,只待生个大胖孙子。

美中不足的是,周忠凯那家伙就喜欢跟徐家女媳往外跑,结婚没两天就走了,也不知道赶紧造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