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摄生记> 第十三章 一个令人讨厌的生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一个令人讨厌的生物

刘语成严格来说,只是一位代课老师,是学校三位教师中唯一一位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

他的教学方法单一,就是暴力,对课堂上顽皮捣蛋的家伙,一顿暴揍。

徐山对他的印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因为他自己成绩年年都是第一,没挨过打,所以多年中都是坐看他风云起,坐看他风云落。

没想到,这个周末他居然来家访了。刘语成来时徐山正在扶着小妹学走路。他拉着周淑芬在一旁嘀嘀咕咕一阵子后,就笑着走了。

周淑芬过来把徐山看了半响,也不说话,只是眼睛红红的,欲言又止。

徐山愕然,记得前一辈没这一遭,也想不出自己在学校怎么就把老刘惹到了。结果追问之下,母亲道出了原委,另他哭笑不得。

这时候不像后来,有月考、期中考试什么的,不过老刘还是知道他读书能行,因为每次课堂提问,他都能回答正确,课后作业也没出现过纰漏。

但是,他发现徐山很不合群,下课时不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调皮的孩子他是要揍,可这样一个安静得可怕的娃,整个学校都只有徐山了。

好苗子,老刘是识得的,他担心徐山家里有什么问题,所以过来问问。

周淑芬把平日儿子的所作所为看在眼的,刻苦自律,虽是有点老成,不过总是乐呵呵的,有时还冒出些稀奇古怪的笑话。

人对身边的变化总是发觉得很慢。这次刘语成的家访,周淑芬突然发现,徐山比生病前瘦了很多,骨架可能比其他孩子还大些,但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小圆脸。他脸色苍白,眼神却很有光彩,别人看到他的第一眼总被他漆黑发亮的眼睛所吸引,忽略了他其它地方。

徐山看她着急,真不好解释,只能笑着说自己下课了也用功呢,所以如今才能识得如此多字。

这一点是周淑芬最自豪的,徐山临写的《玄妙塔帖》,她都有很多字不认识。

母子这般交流后,徐山的生活大为改善,当天又吃到炖鸡,后面每日一个鸡蛋,这是徐山记忆中没有的事。

家里的鸡下蛋速度跟不上,周淑芬就向湾里邻居买,她还抽空回了娘家,后来舅舅每周都送鱼过来,是外公在河里钓的。

这件事情给徐山一个提醒,自己的身体还是个孩童,正在发育中,缺少运动是十分不利的。

麻子当日只提到了他的脑子跟不上思维的扩张,所以需要阴符术。

在未来那段记忆里,因为小妹的丫丫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徐山是好好研究过小孩培养与发育的:儿童日常的玩耍与打闹,正是保证发育必不可少的运动。当然运动不应该过量,身体也不能承受超范围的压力和锻炼。

所以,后来他的农村同学们都不太高,有营养的原因,还有农村孩子避免不了要做重活的因素。

徐山很早就帮家里干活,与湾里其他孩子一样,背着有身体三分之二高的背篓打猪草,割牛草,装满了要背回家时,孩子们的力气不够,就使劲向前倾,用身体的重量来维系背篓的平衡。

既然意识到问题,徐山做了积极的改变。不就是玩么,捉迷藏,躲猫猫,丢手绢,记忆里的套路多着呢。

几天下来徐山就当了孩子王,大家下课就围着他,急吼吼地问,又玩什么。

周淑芬心疼他,每个星期都给他一毛钱,年纪最大的王亮也臣服在水果糖的淫威之下,成了跟班。

这样的调整有利的,徐山的精力明显变得充沛,书法与阴符术的修行都略有进步,并且有两者相得益彰的感觉。

他入静的次数日益增多,有时就在某个雨夜,有时就在某个清晨。

入静归来,心神总会弥漫某种宁静祥和,即使周围漆黑一片,也似乎感觉或身处悠然田园,或身照松间明月。

虽然没能感觉到丹田的存在,却隐约知道就在那里,具体又说不出来,玄之又玄。

书法的进步还要大一些,毕竟有几十年记忆的底子,他现在甚至还为自己专门设计了一种笔法,横竖即歪,撇长捺短,用来做作业和日常写字,怕老师发现异常。

有时候他恶趣地想,如果就按现在的笔力写作业,老刘会不会羞愧地自己揍自己。

日子平静地前进,在这偏僻的八十年代乡村一偶,没有大事,他们湾里还没有电视,大家聊的还只是家长里短。

徐山有次陪爷爷赶集时,在一小卖部前看到了这一年开始播放的《西游记》,大家人山人海地围着,不时哄堂大笑。

徐山也会心一笑,这个时代是物质匮乏的坏时代,但也是脚踏实地的好时代:没有毒奶粉,只有纯营养;没有关系网,只有相互帮。《西游记》后来被重拍数次,都不能超越这部诚意之作。

徐山沉浸在上学、修行和照顾小妹的有规律生活中。

偶尔也去麻子的山谷,门扉仍闭,斯人已失,他就静坐上半响;偶尔爬上屋后的山顶,躺在那里,看山路弯弯,迤逦通往遥远的城市;偶尔修炼之余,掏了河图出来,默默地观察抚摸,回味上未来的某段温馨。

直到刘老师宣布期末考试时,徐山才倏然从这种平静中醒来。

转瞬这就回来了半年了,他还是习惯用回来二字来形容,看着周围小不点们或兴奋,或慌张,哑然失笑,又到了穿越小说中主角之光照亮四方的时刻。

有时候,他真的很疑惑,自己这样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人物,如何就被河图选中了呢!虽然青年时代的成绩还将就,但其实真没有改变未来的能力啊!他一个学法律的人,写不出卫软的代码,也不知道互联网的原理,更造不了飞机大炮,估计就是自己妻子穿越回来也好些,她毕竟还是搞电脑的。

当然这样的情绪他很少再有,或许是麻子的宿命论影响,或是有机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他十分愿意接受这种穿越。

考试当然一丁点都不难,徐山为难的是得多少分好。

按记忆应该是班里第一,但这时候的考试都是全乡统一的,乡里中心小学,九个大队小学,最终要统一排名的,这个名次徐山记不清了。

考数学没有纠结,这个必须是满分,记忆很清楚。考语文犹豫了片刻,不能太低了,他这个有计划,要用成绩来在父母面前增加未来的话语权,那么到底多高?

拿了第一,会不会影响原来第一的那位小朋友积极性?他要因此不能好好地成长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咋办?

转念又想到,初中自己都一直是年级第一,万年老二是张华,未来与自己和赵文轩三人是最好的朋友,他那家伙聪明绝顶,大大咧咧,真被压了一头也没什么。

那么如此就清楚了,自己这一遭只能继续做一个令人讨厌的生物了:学霸。

学霸这种生物,上课不听讲,要看课外书;下课玩游戏,不会做作业;家长们把它当作你的榜样,天天念在耳边,你喜欢的少女把它当作偶像,默默想在心底。

更有甚者,羞答答地写上情书,还让你去转交,你只能暗地腹诽她无知少女。

徐山下笔如飞,贱贱地想,兄弟们,这不怪我,哥前世今生都只能当这学霸了,这都是命啊。

考完那天,有邮递员进村送来了一封信,是徐光华的。

就这样一件事情,湾里的妇女们都过来聊上半天,大家实在缺乏谈资。

徐山看母亲兴奋地读完,居然还递给自己。没有与母亲情意绵绵的话,都是何日发生什么小事之类,末了专门为他写了几句,嘱咐他好好学习,估计春节前几日回家,给他带好玩意儿云云。

不日小姨就来了家里,准舅妈石兰居然也联袂而至。

小妹看到周淑芳咯咯直笑,伸手要抱。这里算是小姨半个家,她自然的抱起燕燕乱转。

石兰初次上门,原本有些许局促,在看到徐山时,不知怎么一下释然了,这孩子清瘦的面孔上洋溢着欣喜温馨的微笑,漆黑如夜的眼,透露出依恋。

她亲切地揉一下徐山的头,爽朗地道:“芬姐,听说姐夫带信回来了,我就和芳芳过来看看。认认门,顺便打听一下忠凯好久回家。”

周淑芬打笑道:“打听是真,认门才是顺便吧。”

石兰也不扭捏,笑道:“你晓得的,忠凯那家伙滑得很,估计还不如我们山儿踏实呢,这出去也几个月,没见一封信,如何不让人担心。”

徐山知道五舅的婚期定在来年的五月,看着眼前笑语如花的丽人,暗想他俩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将这样一个金璞玉的女子救了性命。

徐光华的信里没有提到周忠凯,但归期大家肯定一致的,得了消息,石兰心里也踏实了,答应与周淑芳在徐山家里留住几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