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皇明圣孙> 第051章 土豆种植神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1章 土豆种植神书

洪武十七年的冬天,大雪笼罩了整个大明皇宫。

奉天殿内,地龙和暖炉烧得正旺。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中握着朱笔,面前的奏章堆积如山,董伦和王景等殿阁大学士肃立在一旁,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敬畏,等待着皇帝的垂询。

自从朱雄英的第二批无线电台送到大明,中枢对地方的掌控就已经如同巨网般紧密......那些曾经在各地需要以“月”甚至“年”才能送达的消息,如今都能转瞬即至,呈现在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是最能切身感受通讯畅通带来好处的人,有的时候,他甚至都觉得整个大明帝国仿佛就在他的掌心之中,这种如臂使指的感觉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

每当这个时候,朱元璋都会不由地想起大孙来,如果没有大孙,他根本不可能体验到这种前所未有的权力掌控感......同时,无线电台也给地方官员带来了极大的威慑,他们再也不敢有丝毫的骄纵心态,因为谁都知道,圣孙的能力非常惊人,这种神器只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中枢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只会越来越强。

当然了,似乎永远无法消灭的相权,也始终是笼罩在朱元璋心头的阴霾。

不过,朱元璋为了制衡文官集团,尤其是基层文官滥用审判权,在今年也进行了三法司的改组。

三法司,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其中刑部掌管主要的审判业务,大理寺掌管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都察院则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

之前就提到过,朱元璋搞了一次“四辅官”的官制实验,在三法司设立之初,原本的流程是刑部议定罪犯罪名,上奏给皇帝,皇帝下旨送四辅官、都察院、六部给事中进行复核。

现在朱元璋觉得“四辅官”实在没用,就给废了,正式改成了三法司的标准流程,朱元璋通过无线电台,昭告了十三布政使司。

“刑者,辅治之具,用之不可不慎。所以每令三审五覆,无非求其生而已。命天下诸司刑狱,皆属刑部、都察院详议平允,又送大理寺审覆,然后奏决。其直隶诸府州刑狱,自今亦准此令,庶几民无冤抑。”

具体流程则是“令布政司及直隶府州县,笞杖就决,徒流、迁徙、充军杂犯、死罪解部审录,行下,具死囚所坐罪名上部详拟。如律的,大理寺拟覆平允,监收候决;其情词不明或失出入的,大理寺驳回,改正再问;驳至三,改正不当,将当该官吏奏问,称作照驳;若疑谳决而囚有翻异,改调隔别衙门问拟;二次翻异不服,则具奏,会九卿询问,称作圆审;三四讯不服,而后请旨裁决。”

如此一来,可以说是给了犯案百姓最大程度的司法保障,朱元璋从儿时起那个致力于限制文官审判权,给百姓判成冤假错案的朴素愿望,算是推进了一大步。

而且,现在既然有了大孙送的无线电台,这些文官也真别拿天高路远当借口了,你敢不把老百姓当人,朱元璋就敢让你体验一下九族消消乐。

批阅奏章有些倦了,朱元璋随手拿起了放在龙案旁的书籍。

这本书,正是上次朱雄英送过来的那本《馬鈴薯的栽培育種及病蟲害的防治》。

神书啊!感谢大孙!

朱元璋看的是津津有味。

实际上,还真不是给古代送种子就能解决粮食问题的,种田没那么简单。

首先,现代的作物都是跟化肥配套使用的,而古代没有化肥,那就只能消耗耕地的肥力,所以必须要轮作,合理的轮作是种两年土豆就得休一年甚至一年半,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养地,恢复地力,所以这本书里,详细地讲了怎么轮作。

其次,作物的种子必须要进行育种,不然肯定会不断退化,当然了,不管怎么退化,都肯定比古代作物产量高就是了,除了这本书里讲的办法,华夏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是无穷的,早就有了相关方面的经验,比如西汉时期的《氾胜之书》中就记载了“溲种法”,而历史上各地育种的土办法更是多种多样,所以育种方面肯定不用愁。

最后,就是土豆的毒素积累了,爱尔兰大饥荒就是因为英国人只让爱尔兰人种土豆,而晚疫病菌的爆发,直接让爱尔兰人种的土豆颗粒无收并且后续种植始终存在毒素,这场大饥荒导致了四分之一的爱尔兰人失去生命......而现代的土豆种子经过了数百年的迭代,基本都是无毒的了,所以朱雄英送过去的土豆可以种,甚至后续可以块茎繁殖种个几十年,但绝对不能所有地全种土豆,不然还是会有大饥荒的风险,关于土豆毒素和大饥荒这件事情,书里也提醒了。

朱元璋正坐在龙案前翻着书,这时,一道身影悄然出现在奉天殿的殿门之外,这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少年宦官,他的脚步不重,却带着宦官里难得的沉稳气度。

他进入大殿后上前几步,在朱元璋面前行礼,声音洪亮清晰地禀报道:“启禀陛下,武楼的无线电台响了,孝陵卫指挥使禀报称阴阳炁海已经再次开启。”

在皇宫深处有两处无线电台分别放在文楼和武楼,这文楼与武楼就如同皇帝的双耳,文楼聆听着十三布政使司的脉搏,而武楼则专注地接收着钟山圣孙坛的讯息。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他放下手中的毛笔,转身对身旁的董伦和王景说道:“走,随咱去钟山。”

之所以这次让他们去,而不是自己独享信息,主要是朱元璋觉得,这次应该没什么秘密了。

而还没去过钟山圣孙坛的董伦和王景两位大学士可以说是非常好奇,他们紧随着朱元璋,来到了这处据说与大明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之地。

此时,阴阳炁海已经再次开启,那是一片吞噬了所有光线的存在,其中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看着阴阳炁海,董伦和王景不由地有些心生敬畏。

因为阴阳炁海并不是一片漆黑的漩涡,而是一片“虚无”。

这里面的区别,就有点类似于睁着眼蒙上黑布与直接闭上一只眼睛的区别一样,闭上眼睛,感受到的就是“虚无”,而不是黑色。

而阴阳炁海,就是这样一处诡异的、令人敬畏的虚无之地。

就好似,把立体的空间,硬生生割裂出了一個没有头也没有尾的圆形一样,这个圆形就这么存在着,没有厚度可言,也不知道通往哪里,对面是什么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