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其他类型>美利坚顶流> 第二章 情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情诗

1月的洛杉矶,早晚温差大。

等太阳出来了,在充沛的阳光下,只穿件衬衫即可。

北美各地都展开了新年庆祝,例如在洛杉矶南部的帕萨迪纳举行的玫瑰游行。

南加大。

布鲁斯教授进来就笑道:“只要大家表现不错,今天可以早点下课。”

阶梯教室瞬间响起一片欢呼和尖叫声。

李普西跟着吹口哨。

等了一会,布鲁斯教授才做手势让大家安静,开始上起了电影课。

教授在电影、电视和数字娱乐制作方面有二十年的从业经验。

经常担任动画工作室、广告公司、电脑游戏公司和平面设计工作室的顾问,最主要的客户就是华特迪士尼工作室的几个部门。

今年不到四十,跟其他的终身教授比算是壮年派,但年纪轻轻就已经加入了美利坚导演协会和艺术总监协会,教学能力毋庸置疑。

李普西学的很爽。

“这就是学神领域吗?大脑加强后的感觉是不一样。”

不知不觉一堂课就过半。

布鲁斯教授停了下来:“我想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

“10分钟内写出一首诗。”

“如果超出10分钟,大家就可以下课,这首诗就是课后作业。”

“但如果有人在10分钟之内写出一篇让我满意的诗.......”

布鲁斯教授微笑道:“我可以给他一个惊喜。”

“要玩吗?”

“要!”

答应的声音非常整齐划一。

布鲁斯教授指尖敲了敲腕表:“计时开始。”

李普西掏出纸笔,脑海瞬间浮现无数个大诗人的身影。

毕加索说,好的艺术家会借鉴,而伟大的艺术家会抄袭。

李普西觉得毕加索说的很对。

18年之期已到,李大天才归位!

唰唰唰!

李普西奋笔疾书,黑色墨迹在白色纸张上留下一行行优美的字。

这灵感如尿崩的架势,顿时就吸引了布鲁斯教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李普西旁边的一个女生也不写了,就好奇的看着李普西的诗,又看着他的脸,明明已经当了四年同学,这帅脸还是百看不厌。

“呼~”

李普西故作灵感榨干般的吐出口气,心说10分钟应该掐的刚刚好。

抬起头,他愣了愣:“你们看我干什么?”

“10分钟到了。”

布鲁斯教授笑了笑:“先看看李普西的?”

见没人反对,他点了李普西旁边的女生。

女生已经迫不及待拿起来。

刚看了眼开头,她就情不自禁的读了出来:“在夏日的心脏中,早晨充满暴风雨。云流浪,像道别时白色的手巾,远行的风以双手摇动它们。”

开头还好。

但下一行,字迹瞬间冲出炽烈的情绪。

“不可计数的风的心脏,在我们爱的沉默上方跳动。管弦乐的而且属神的,在树丛中共鸣,像充满战争与圣咏的语言。”

如同被爱意的热浪席卷,猝不及防的猛烈,但又沉醉无法抽身。

“以迅速的袭击带走枯叶的风,让悸动箭矢的鸟群偏离。”

像亚马逊河一样狂放、奔腾。

“风翻搅她,在没有泡沫的潮水中,在没有重量的物质里,在倾斜的火焰中。”

像仲夏,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湿热,汗津津,但是痛快放肆而又性感。

“她的千吻,爆裂并且沉落,在夏日微风的门上狂击。”

最后一句诗念出,瞬间戳中了许多女同学的心。

女同学们听得痴了!

男同学们听的沉默了!

再怎么不甘,也得承认这首情诗的优秀。

但是......

就10分钟,大家都是南加大的学生,长得帅就罢了,凭啥写诗还这么秀啊!

安静的阶梯教室。

还是李普西最先出声:“教授?”

布鲁斯教授回过神来:“这首诗有名字吗?”

李普西说道:“《早晨充满》”

这是拉美当代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作品,一首诗歌代表作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位大诗人被平行世界扇没,他的那首代表作李普西不敢现在就拿出来。

但只是几十首情诗里的一首,李普西还是很有胆子用的!

“一首南美风情的优秀情诗,不要忘记在报刊上发表。”

布鲁斯教授欣赏的看着李普西:“这个小游戏你通关了,等会下课记得来领通关奖励。”

李普西:“谢谢教授!”

布鲁斯教授又问了其他人。

也有一些人在10分钟内写完一首诗。

虽然质量都不如《早晨充满》,但他们都大胆的朗诵自己作品。

勇气可嘉,但没有人拿到第二个奖励。

他们也不意外,羡慕的看着李普西跟着布鲁斯教授离开。

“不浪费你新年庆祝的时间。”

走到外面,布鲁斯教授就说道:“你已经大四了,要准备毕业作品。”

“我给你的奖励,就是帮助你拍出毕业作品。”

......

市中心电影院背后,一家名为enjoEat classico的意大利餐厅。

李普西点了一盘地道的海鲜宽面奖励了自己一把。

融合了拉丁风味,使用混合海鲜如鱼、虾、贻贝、扇贝、蛤蜊和鱿鱼制成,跟番茄、洋葱、大蒜、香菜、小茴香和胭脂樹紅调味而成的酱汁一起烹饪。

最后撒上碎青葱、碎香菜和磨碎的巴马干酪。

李普西一口咬下,鲜香与油润融合的味道劈头盖脑而来,酱汁和食材融合的恰到好处。

没一会功夫就把足足4人份量的海鲜面吃完。

李普西哼着小曲迈步回家。

在好莱坞混,机会太重要了。

布鲁斯教授的帮忙就是他的最好机会。

李普西知道这天降之喜,其实是教授作为壮年派在投资人脉,是有利益诉求的。

但不管教授的目的是什么,帮助是实打实的就行。

“拍什么呢......”

李普西闪过无数以小博大的电影名。

因为可选择的实在太多,直到公寓门口也没想好拍什么。

李普西正要上楼,一个邮差喊住了他。

邮差从斜挎包里取出邮包:“你的信。”

“谢了伙计。”

李普西接过邮包,从口袋掏出包烟甩给了邮差。

“万宝路软金?我喜欢。”

邮差扫了眼,低头点燃一根:“去年给你送了30次,新年刚开始就来了一次,今年产量要大爆炸?”

都是熟人,邮差知道李普西经常给各个出版物提供稿子。

这年头,美利坚的自由撰稿人一年大约会发表三万字的文字,大概相当于八篇文章。

有些会兼职影评人,每个月再多几篇影评。

但李普西就产量来说,可比他们要高多了。

“差不多吧。”

李普西心说哥们来自几十年后,有磨炼几十年的文笔。

就算记忆没有完全苏醒,但有潜意识在,表现的不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邮差好奇:“赚了不少吧?”

“写的再多也不够拍一部电影。”

李普西随便找了个理由敷衍过去。

邮差一想也是,拍电影那么花钱,心里平衡了不少。

捏着万宝路软金,邮差真心实意的祝福:“你未来肯定能成为一个著名畅销书作家。”

“谢谢。”李普西说道:“记得给我保密啊。”

邮差做了一个给嘴上拉链的动作:“我又不是汤姆猫,你都给我烟了,我嘴巴就没办法说别的。”

李普西不抽烟为什么要准备烟?

作用这不就来了嘛。

说笑了一会,邮差离开。

李普西回到公寓拆开邮包。

除了样刊,里面还有五张单子,数额依次为:53、50、512、1025、2150。

总共三千七百多美刀。

钱都已经到账,现在就是给个单据。

在不签署独家作家协议的条件下,大部分杂志给出的稿费在每词1~2美元之间。

这是平均价。

经费不足的都市报刊,一篇几百词的文章,稿费可能就只有几十美刀。

每词50美分不等。

这才是绝大多数自由作家的稿费标准。

钱不多,胜在数量多。

李普西主攻影评和短篇。

包括科幻、都市情感、带颜色。

反正什么赚钱就写什么。

笔名就是李普西,真男人就是无所畏惧。

靠着产量够高,去年每个月稿费有三四千。

这年头已经是妥妥的高薪。

给的最多的,就是给华纳期刊的科幻短篇。

靠着来自潜意识灵感,李普西成功过了四次稿子。

华纳期刊有钱,稿费给上涨到了每词1.5美刀,已经是二线撰稿人的水准。

一篇5页的短篇平均就有两三千美刀。

财大气粗的华纳提供的高额稿酬,是李普西大学经常拍短片练手的底气。

双方很是熟悉,经常会信件交流。

这不,这次邮包就有对方的信件。

李普西先翻了翻期刊。

对记忆彻底苏醒的他来说没什么新奇的。

他展开信纸,开头是夸赞他文笔老练、想象力丰富。

还是老一套说辞。

”以《早晨充满》的质量,过稿子不成问题。“

李普西打了编辑布兰登的电话。

嘟了几声,布兰登接听。

寒暄了两句,听到李普西提起诗歌,布兰登声音苦涩:“记得去年时代和华纳的合并新闻吗?”

李普西秒懂:“裁员?”

布兰登顿了半秒:“你反应真快。”

时代是美利坚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华纳也是最大的电影唱片公司之一。

两大巨头合并,有部门业务重叠太正常了。

就美利坚的人力成本,经济好的时候无所谓。

现在国际资本躁动,并购大潮的时代,不可能养薪水小偷,裁员果断的不行。

布兰登:“我估计再过一个月就要被逼走,出版部门人员整顿还不知道要多久,不过稿子还是要收。”

“这首《早晨充满》的质量很高,我会帮你联系一个好价格。”

“谢了。”

两人关系很好,给李普西涨稿费就是布兰登推动的。

李普西安慰:“以你的能力不愁失业,跳槽越跳薪水越高。”

“希望如此吧。”

聊了几句,在布兰登的叹息中,李普西挂了电话。

华纳的变故提醒了他一件事情。

时代的风口来了!

抽抽鼻子都能闻到空气中满是钱的气味!

“要抓紧时间。”

李普西把存款拿出来。

算上刚刚的三千多刀,账户上总共16587.5美刀。

“四年时间,还了学贷,还攒了一万多,值得自豪。”

“但不够。”

电影是最昂贵的艺术。

普通短片都得花个几千美刀。

那些能上院线的长片,最低也要个几十万美刀。

以小博大的《电锯惊魂》,制作成本也花了120万美刀。

业内所谓的小成本,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天文数字。

绝大部分人一生都赚不到这么多。

斯皮尔伯格很有才华吧?

依旧给别人打了7年工,被剥削了7年的廉价导演劳力。

李普西大学四年拍短片练手,就算有学校资助,每练一次也要几千美刀。

有这笔巨大的开支,存款才涨的这么慢。

现在记忆苏醒,就算李普西能把《电锯惊魂》一比一拷贝拍摄,只有五位数的存款也让他根本没钱拍出来。

布鲁斯教授再舍得投资,也不可能给他投一百多万。

就算愿意,李普西也不会拍。

太浪费,杀鸡焉用牛刀。

“几万美刀左右的投资,布鲁斯教授应该会答应。”

“几万美刀以内的小成本电影......”

李普西大脑闪过许多名字。

诺兰的《追随》,凯文·史密斯的《疯狂店员》,什恩·卡鲁斯的《命运之门》,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的《杀手悲歌》......

李普西忽然想到了布兰登。

《杀手悲歌》,就决定是你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