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崇祯:朕不做亡国之君> 第三十六章 造枪铸炮人才到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造枪铸炮人才到位

“好,孙卿,朕闻你擅长火炮铸造,那孙卿就先讲讲当下我大明的火炮有哪些优劣。”

朱由检说道。

见皇帝先问自己这个举人,孙元化有些失落的心情也稍微振奋了几分。

当下,孙元化便有些紧张的开始讲述起来。

或许是因为在这方面知识丰富的原因,孙元化越讲越通顺。

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上,侧耳认真的听着,中途没有打断孙元化。

而是默默的将孙元化讲述的重点记下心来。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孙元化对于火炮的讲解才结束。

“孙卿,依你所言,当下我大明的火炮还不如佛郎机的火炮?”

孙元化讲述结束后,朱由检问道。

虽然朱由检仅仅只是抱着学术的态度询问,但是孙元化听着却是心中有些惶恐。

我大明乃是中央之国,怎么能在火炮上不如区区蛮夷?

一时间孙元化脑子有些当机了。

“孙卿不必顾虑,朕没有其他意思,照实说即可。”

似乎看出了孙元化的顾虑,朱由检宽慰道。

见皇帝态度和煦,并没有任何发怒的迹象,孙元化才放下心来。

“禀陛下,依臣所知确实如此。”

“臣曾有幸与佛郎机人接触过,根据与他们的交流得知,佛狼机炮在口径、射程、重量等方面都比我大明铸造的火炮有优势。”

孙元化如实答道。

火药是华夏发明的,眼下却在火药应用方面落后与西夷。

朱由检虽然对此感到有些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

眼下也只能想办法尽量追赶上来,甚至超越西夷在这方面的优势。

“唔,那据孙卿了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大明是否能继续改善火炮的铸造?”

朱由检问道。

“回陛下,据微臣了解,主要原因在于铸造火炮的材料不同。”

“西夷的火炮主要还是用铜料铸造,铜料在各方面的性能上都优于铁料。”

“但是我大明本就缺铜,连铸造铜钱的铜料都严重缺乏,所以只能用铁料铸造火炮了。”

“若是能够获得大量的铜,我们也能铸造出同等质量的火炮来。”

孙元化答道。

原来如此,并不是西夷在铸造火炮方面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人家拥有资源上的优势。

想想也是,西夷已经在全球跑马圈地,美洲的大量铜矿想必被他们发现并开采了。

不缺铜。

但是大明不行,目前还无法将手伸到美洲去开采那些铜矿。

孙元化讲述完毕后,朱由检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台下的孙元化心中略微有些忐忑和无奈。

“孙卿,若是能够提升大明的铁料质量,比如用钢来铸造火炮,是否能提升火炮的质量,在火炮重量、射程以及口径等方面有所提升?”

片刻后,朱由检问道。

对于火炮,朱由检虽然了解一些原理,但是在实际铸造工艺上,朱由检还是很欠缺这方面知识的。

“回陛下,若是能用上钢来铸造火炮,必然能够在这些方面得到提升。”

“只是具体能够提升多少性能,还需要实际铸造出来后才知道。”

“而且,我大明眼下的钢产量也很稀少,还不如铜料充足,并且钢还比铜更加珍贵,成本比用铜来铸炮还要高昂。”

孙元化给出了专业的意见。

心中也有些腹诽皇帝何不食肉糜。

难道皇帝不知道钢比铜更稀缺更珍贵么。

钢在华夏出现的历史也很早了,古人就说过百炼成钢。

最开始,华夏的铁匠们只是通过不断的捶打生铁排除杂质和降低生铁中的碳含量得到钢。

后来在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在汉朝就发明了炒钢法得到钢材。

炒钢就是将生铁加热到半液态,然后撒入精矿粉搅拌翻炒,从而降低生铁中的碳含量得到钢。

但是,在古代由于条件有限,想要将生铁加热融化极其困难。

铁匠们得到钢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炒钢的过程中难以把握,所以最终能够得到的钢很少。

传闻,当初曹操想铸造几把宝剑,足足用了几年时间才凑齐足够的钢材来打造出来。

可见获得钢的困难。

后来在东晋之后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获得钢材。

灌钢法相比炒钢法是将生铁融化后,将铁液滴到熟铁片上,融入熟铁片中从而实现中和两者碳含量得到钢材的目的。

相比炒钢法而言,灌钢法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是太明显。

得到的钢材质量也低,其中的杂质依然还有很多。

所以,一直以来,在古代钢的产量都很稀少,获得的成本也很大。

“孙卿说的在理,若是能改善炼钢的方法,能够轻易获得大量更高质量的钢材,想必孙卿所担忧的也能迎刃而解了。”

朱由检微笑道。

“陛下,炼钢的方法虽然古来有之,但是上千年以来一直难以改善提升。”

孙元化不好直接驳斥皇帝的说法,只能委婉暗示。

这么多年了,炼钢法一直是这样,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付出心血,却难以有所收获。

想要得到轻易就能获得大量钢材的方法,哪有这么容易。

陛下啊还是看得太简单了。

这些话孙元化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吐槽。

一边安静等待的毕懋康心思也差不多。

在场之人除了朱由检胸有成竹外,也只有王承恩不以为然了。

只要皇爷想做的事自然能实现。

难道你们就没发现皇爷亲自发明的,让全世界人一件难求的神奇三件套么?

“这件事孙卿不必烦恼,朕会想办法。”

对于孙元化话中的意思,朱由检自然明白,但是能够理解。

毕竟,若不是自己拥有后世的知识了解,也想不到。

“朕有件事需要交给孙卿负责。”

随后,朱由检说道。

通过之前孙元化的讲述,朱由检虽然听的不太懂,但是也大致对于孙元化的铸炮能力有了了解。

所以决定还是把将来羽林军火炮铸造的任务交给孙元化负责。

一个在这个时代识字,有文化,还考上了举人的高智商人才,对于铸造火炮这等被士大夫本鄙夷的奇淫技巧感兴趣,还精通的人才。

可是极其稀缺的。

来了来了,又来了。

让自己一飞冲天的时刻到来了。

孙元化听到皇帝郑重其事的开口,心神瞬间紧绷起来。

这一刻,孙元化心中浮现出无数的念头,陛下究竟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高位?

想不到我小小的一个举人,也能有今天。

“请陛下吩咐,微臣万死不辞!”

心绪激荡中,孙元化中气十足的回道。

见到孙元化的这番表现,朱由检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恶趣味般的微笑。

“孙卿在火炮铸造方面的见识,朕很佩服。”

“而眼下我大明的火炮铸造方面居然被区区蛮夷超过了,朕不能忍。”

“所以,朕经过慎重思考后,决定将改善我大明火炮铸造的艰巨任务交给孙卿来主持。”

“今后我大明的火炮主要用钢材来铸造,至于如何获得大量钢材,朕会解决。”

“孙卿下去后只管先行开始总结摸索用钢材来铸造火炮的思路,做好准备。”

“若是顺利的话,不出一月,朕就能给你提供大量的钢材用来研究铸造火炮了。”

“孙卿可愿为朕分忧?接下这份艰巨的任务?”

朱由检直截了当的说道。

毕竟是自己要用的臣子,不能过于捉弄。

而且朱由检还严肃的强调了这个任务的重要性,表明自己的重视程度。

减轻孙元化巨大的期待失落感。

看看朕这个皇帝是多么的伟大,处处为臣子着想。

满怀期待的孙元化,听到皇帝的第一句话就有不妙的预感。

随着皇帝说完第三句话,孙元化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苍天啊,为何对我如此不公!说好的巡抚起步,总督不是梦呢?

孙元化内心哭泣道。

但是,皇帝如此重视此事,让孙元化受伤的心灵有了一丝安慰。

“臣谢陛下恩典,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孙元化磕头谢恩。

一边的毕懋康幽幽的撇了一眼孙元化,心中默默的为他默哀。

同时也为自己默哀。

显然,有了前车之鉴,毕懋康已经明白这次自己这两人入京是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认清了现实,毕懋康也迅速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郑重的准备应对皇帝接下来对自己的问话。

“毕卿,朕想问询你的是,关于火铳,毕卿可有什么好的想法?”

朱由检结束了与孙元化的对奏后,转头问毕懋康道。

“回陛下,臣确实对火铳有些想法。”

“臣认为在火铳的激发方式上可以做一些改进,比如用燧石激发火药来替代火绳激发火药。”

“这样操作能够减少火铳的激发时间,提升火铳的激发速度。”

“在对战时,我军就能拥有更加强大的火力,对敌人造成更大的威胁和杀伤。”

“只不过,臣暂时也只是有这方面的想法,还未能具体实践。”

毕懋康心平气和的回道。

什么巡抚、总督的,咱没这个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