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赵风烈> 第八十九章 民为国之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九章 民为国之本

赵国前将军赵括在自己的封地遇刺,这件事震惊朝野,不过赵括并没有将农家的事情说出来,自己的侍卫也下了封口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农家的事情还是低调处理。

赵王丹盛怒,在赵国将军的封地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立刻下令邯郸令缉拿叛逆分子,邯郸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将军,农家宵小对将军的影响并不大,反而是周王室公主哪里……”

赵括返回将军府,蔡泽站在赵括的身旁,此时周王室公主姬云已经回到自己的房间,公主赵玉并没有来将军府而是直接回了赵王宫。

当时事发紧急,蔡泽的反应已经很快,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在蔡泽的考虑之中,派遣李牧立刻击杀农家叛逆。

当然叛逆只是个名称,准确的说应该是刺客,不过当第一时间给农家按上叛逆这个名字,他们将永远无法在赵国立足。

而现在周王室公主姬云的出现,却成了一个麻烦,如果当时趁乱杀了也就杀了,可是现在回到将军府就不能在动手,当然赵括一直也舍不得动手。

“先生,我明白此中厉害,姬云先在将军府,派遣侍卫保护公主安全,公主出行必须通报我知道。”

赵括点点头,他明白蔡泽的意思,蔡泽的意思就是将这位周王室的姬云公主软禁起来!

“将军如此最好,蔡泽请问将军,今日之言作何解?”

蔡泽躬身,赵括今天的言论让蔡泽心中震惊不已,现在他还没有彻底的想明白赵括今天这三问的含义,但是今天赵括的杀伐果决还是让蔡泽心中一喜。

成大事者必须拥有一颗这样杀伐果决的心,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蔡泽心中当然清楚,自己没有看错人,鲁仲连和毛遂也没有看错人。

“先生,七国征战为什么秦强而山东六国弱?”

赵括一脸微笑的看着面前的名士蔡泽反问道。

“商鞅变法强秦,秦国连续数代皆是明君,任用能臣强将,开疆扩土,秦国方能强大。”

蔡泽有些不解的看着赵括,战国时期对于民和国家的关系,完全没有后世那么清晰,名士对于这一点几乎也没有什么认识。

所以蔡泽对于赵括的问话有些不解,秦国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山东六国都将这个功劳归功于变法,但是变法触动贵族利益,所以山东六国都有变法,但都不完全。

“先生,可能去过秦国?”

赵括继续向蔡泽问道。

“属下未曾去过秦国。”

蔡泽更加不解,这些和今天赵括的言论有什么关联呢?为什么赵括一直在说秦国?

“先生请坐!”

赵括摆摆手示意蔡泽坐下,自己也整理一下思路,在这个年代说话不能张嘴就来,特别是自己现在的身份,更不能乱说。

蔡泽跪坐在正厅的案几后面,注视着赵括。

“请问先生各国兵士来自哪里?”

赵括也坐下,继续向蔡泽问道。

“当然是各国百姓之中征召。”

“那各国兵士所用粮草呢?”

蔡泽是什么人,连续两个问题就不需要赵括继续说了,道理十分的简单,蔡泽并不是不懂,而是他从来没有想过。

原来赵括的人用意在这里,尽管此时的赵括还只是一名将军,但是心中却已经有了一个君王之心,而且赵括的着眼点很明显与其他的君王不同。

“先生,民乃国之本,民负责国强,我们才有更多军队,更多的军粮,这些才是根本,士兵饿着肚子怎么与强秦的士兵交战?”

赵括现在完全是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中心点还是强国,毕竟蔡泽不是贵族,不是那些有着封地和特权的贵族,所以相对比较容易接受。

不过蔡泽也清楚,这个思想对于赵括的危险性,山东六国不是没有看到秦国变法之后的变化,但是那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和切身的利益是无法改变的。

“将军富民强军的想法是对的,赵国若想要抗衡秦国,必然要有所变化,然则此时大事未成,将军切不可与外人言。”

蔡泽拱手向赵括进言,作为一名门客,一名名士,蔡泽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完全是向着赵括的方向出发。

其实赵括此时也是避重就轻,今天自己言论最大的祸根不是富民,而是天下一统,这样的话在这样的年代说出来,绝对是禁忌。

即便是强秦,现在也不敢说这样的话,这样的言论还需要很多年之后,才会由秦王说出口,而那个时候山东六国的君王只能听着,因为他们已经无力对抗秦国。

“先生所言极是,今天也是情急之下,不说一些特别的言论,无法为李牧将军争取时间。”

赵括点点头,他明白蔡泽的意思,今天事情实在是事发突然,不过这些也都是赵括的心里话,只是说的时机不对。

而且赵括心中清楚,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有些话最好让别人去说,而不是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否则一定是众矢之的。

蔡泽躬身退出正厅,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经得到,至于一统天下,这一点蔡泽倒没有放在心上,这是每一个君王的梦想。

而且赵括毕竟年轻,年轻气盛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蔡泽离开之后,赵括独自一个人坐在正厅之中,思索着今天发生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农家竟然会走到自己的对立面。

原本赵括还向着借用农家来改变民众的耕作,现在看来自己想的有点简单,事情的复杂程度超出了赵括的想象。

“报将军,叛逆分子斩杀五百人,叛逆匪首全部斩杀!现在正在全城搜捕叛逆分子。”

傍晚时分,李牧才返回将军府,身上浓重的血腥气,表明这是一场血战。

“李牧将军辛苦!府上加强防备,小心有叛逆残余出现。”

赵括还是叮嘱了一句李牧,毕竟农家弟子人数实在是不少,真要对自己的府邸做点什么也是一件麻烦事。

“将军,府上的侍卫人数太少,可否从雁门在调遣摆明属下旧部过来?”

李牧向赵括躬身施礼,按照现在赵括的官阶,在战国时期可以养八百侍卫,不过赵括一直很低调只有雁门过来的五十铁骑。

“此时稍后我上奏大王在议。”

赵括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雁门铁骑和其他的侍卫不同,必须经过赵王丹的允许,否则万万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