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赵风烈> 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远

次日清晨赵括起身之后便让李牧去找赵玉公主,这件事不能忘记,不然这位姑奶奶一定会誓不罢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将军早!”

刚刚命令李牧出府准备用早饭的时候,阴阳家云儿姑娘出现在正堂之中,最近云儿姑娘经常回来正厅,只是从来没有这么早过。

“云儿姑娘可曾用过早饭?”

如果能够和美女公用早餐似乎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赵括看着云儿轻声问道。

“将军,云儿已经用过早饭,将军请。”

云儿跪坐在侧面的案几后面,也不去看赵括用餐,似乎有什么心事吗,双眉紧锁,给赵括一种别样美的感觉。

联想到昨天赵玉公主那个戏弄之词,赵括心中不禁有点浮想联翩,毕竟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怎么能够经受这样美女的诱惑。

难道云儿来到自己的府上是赵玉的意思?亦或者赵玉已经发现了什么?还是阴阳家对赵国有什么企图,赵括完全没有心情用餐,命令侍女将早饭撤去。

赵括就这样注视着面前的云儿,不忍心打破这份宁静,这是一个美妙的清晨!

“报前将军,管事土镰求见。”

就在赵括坐在那里欣赏云儿的美貌的时候,侍卫走进正厅,自己封地管事土镰来了,赵括忽然想起来,起耕大典之后,即将春种,自己曾经说过,春种自己将会去田间,亲自监督。

“让他进来吧!”

赵括点点头,让土镰进来,看来自己的这位封地主管还记得这件事,今天应该是来通报自己领地的土地要开始播种。

“启禀将军,起耕大典已经结束,封地今天就要开始播种。”

土镰一直低着头,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犯错误的样子,这一点和之前赵括曾经见过的土镰截然不同,这一点让赵括感觉有点奇怪。

“土镰主管,我吩咐买的种子都买齐了吗?”

赵括注视着土镰问道。

“禀将军,除了秦国的种子,其他各国的都已经买齐,秦国法令森严,种子不允许买卖,可否用周王室的粮种替代?”

土镰立刻回答,这一点赵括并不意外,其实这些不是重点,只要是不同地区的种子就应该可以。

“如此也是可以,待他日有机会在弄些秦国的粮种,我们立刻动身不要耽误了才春种。”

赵括真心不想走,不过已经说出去话,必须要去做,现在自己是赵国上将军,食言与人对自己的名声很不好,齐国孟尝君别的事情没几个人记得,鸡鸣狗盗可是被人记了数千年。

“将军要出行?”

阴阳家云儿站了起来,向赵括轻声问道。

“云儿姑娘,我只是去城外的封地,用不了很久便能回来。”

赵括立刻向云儿姑娘微笑着说道,这样一个美妙的清晨就被土镰给破坏了,不过以后可以再来。

“春日渐暖,万物复苏,春种夏忙,正是一年好时节,将军我能够同行?”

云儿轻声细语,听得赵括心旷神怡,自己只是到田间看看春种,怎么都已经交代下去,如果云儿姑娘伴随,似乎也是一件美事。

“如此也好,来人准备车辆,土镰你去正门等我,稍后就好。”

赵括心情大好,有美女相伴去春游,这绝对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这个枯燥的春天这绝对是一个好事情。

“将军我去换一件衣服,请稍后。”

云儿立刻起身向着自己的房间走去,赵括也在侍女的帮助下更换上自己火红色的铠甲,陪美女出行总要穿得帅气一些,赵括感觉自己的铠甲虽然不舒服但绝对是最帅的。

这一点和战国时期那些自诩君子的很美不同,他们更喜欢锦衣素袍,那才是真正的男人之美,而军人只是行伍,征战杀戮的象征。

云儿身上换上了一身白色的常服,犹如仙女下凡一样款步来到赵括的面前,微微一笑,这一笑相信看到的人骨头都会酥掉,至少门口等待出发的两位雁门铁骑侍卫是这样。

“我们走吧。”

赵括在前,云儿跟在身边,两名侍卫立刻出去,门口马车已经准备好,云儿上了马车,赵括则飞身上了自己的战马。

他可不想让自己的侍卫一边前进,一边浮想联翩,一旦传扬出去,估计一定会满城风雨。

蔡泽也在侍卫的队伍之中,李牧没有在,蔡泽就在李牧的位置,跟随在赵括的身边,一行二十人雁门铁骑组成的队伍向着邯郸城外的方向走去。

而在邯郸城的另外一侧,赵玉公主骑在一批枣红马上,一身红色的谨慎铠甲,颇有一番巾帼英雄的感觉,身边李牧带领五百邯郸守城军紧随其后。

如果不是赵括的命令,李牧绝对不敢带五百邯郸守城军出城,这绝对是一件大事情,赵玉公主一路上也不说话,李牧也不敢过问只是跟在公主的身边。

邯郸城外的田野之中,野草已经露出春意,让赵括不解的是,身边马车的遮帘从未打开,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绝对无法想象云儿就在车中。

原本以为云儿是在自己的府上住的久了出来散散心,可是赵括没有想到,这位云儿姑娘一直坐在车里面,竟然一次也没有向外张望。

不过至少有美人在侧,她真实的存在在哪里,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马队换换而行,因为马车的加入,让速度变得慢了很多。

农家土镰一直在队伍的最前方,骑在马上一直回头,向着前将军府的封地走去,道路两侧的农田之中,赵国百姓已经在开始忙碌的耕种。

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种子种下,然后开始一年的耕作,同时还要祈求上天的眷顾,给他们一个好收成,这样明年就可以不用在饿肚子。

在别的眼中这或许在正常不过,不过在赵括的眼中,这些情景只能用凄凉来形容,奇袭秦国,秦国农田和赵国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赵国不改变这些根本,那永远无法战胜秦国,这一点毋庸置疑,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好处,将会无限的扩大秦国和山东六国之间的差距。

而这绝对不是仅仅通过自己这一小块试验田就能够改变的,即便是自己真的培育出来高产的粮食种子,也无法改变法治上的缺陷。

看着道路两侧那些在农田之中辛苦劳作的赵国民众,赵括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路,任重而道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