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赵风烈> 第四十八章 战阵之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战阵之神

人们的印象之中,李牧擅长的是骑兵运动作战,这是因为他出身在雁门,而人们又受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影响,其实这些都是不准确的,李牧无论是击败匈奴,还是击败强秦,依靠的是步卒战阵。

“禀将军,燕国军队骑兵两翼各五千,步兵四万居中,乐间这样的部署,有利于骑兵掩护步兵进攻,但却有着巨大的弊端,他们的衔接将会因为速度发生巨大的偏差。”

李牧此时的神情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百战老将,淡定的看着战场之上即将爆发的战争,颇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感觉。

“如果是你指挥,如何部署我们的大军。”

赵括继续问道,能够感觉到李牧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只是现在李牧只是一名千夫长,传统让这位将军不敢轻易将自己的言论发表出来。

“禀将军,西北风寒,燕军逆风,如果此时集中我一万骑兵居中冲击,只需两万步卒紧随其后,燕军必败。”

李牧向赵括躬身施礼,将自己心中早就酝酿出来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我们如何应对燕国的一万骑兵?他们在两翼随时可能向我进攻部队展开围攻。”

赵括指着燕国两翼的骑兵方阵向李牧问道。

“将军,我方还有两万步卒,只需要结成防御阵型,防御两翼即刻,燕军中军若破,便大势已去,燕军败局已定必会向中原城撤退。”

作为一名成功的将领,不仅仅是如何指挥作战,对于战场之上的局势,对于对方的将领,甚至双方交战的历史都要十分的熟悉。

“传令,一万骑兵中军在前,两万步卒紧随其后,弓箭手两翼掩护,两万步卒两翼结成王宇阵型。”

赵括大声向传令官下达命令,易水河西岸赵国大军的阵型快速发生变法,其实移动的只是骑兵部队,这样行动的十分迅速。

“将军,可在骑兵移动过程中加速冲锋,这样不给燕军丝毫的反应时间。”

李牧在旁边立刻又给出来自己的建议,现在他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军事指挥,从一名千夫长向着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过渡。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传令骑兵中间展开冲击,两翼步兵防御敌军骑兵进攻,两万步卒紧随其后展开进攻。”

赵括点了点头,立刻下达将令,传令台上传令兵手中大旗挥舞。

易水河上已经积满厚厚的积雪,赵国骑兵侧马飞驰在厚厚的积雪上面,向着燕国军队的方向冲杀过去。

每一支军队都有自己的将领指挥,赵国骑兵擅长骑射,在距离燕国军队一箭之地的距离,赵国骑兵便开始张弓射箭。

一万赵国铁骑摆出来三角形的攻击阵型,最前面的骑兵就像是一支锋利的矛直接冲进了燕国步兵方阵。

后面两万步卒紧随其后,踏着厚厚的积雪向着燕国大军的方向冲杀过去,战场之上瞬间被喊杀声,怒吼声充斥着。

燕国上将军乐间是燕国名将乐毅之子,曾经跟随自己的父亲百战沙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赵国骑兵在中路发动攻击,乐间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

两翼骑兵第一时间展开冲击,向着赵国大军的两翼方向展开冲击,站在高高的传令台上,乐间能够清晰的看到战场之上的所有大军的行动。

赵国大军展开的雷霆攻击,在阵型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两万步卒展开的防御阵型,身后弓箭手展开猛烈的阻击。

“将军,我们的骑兵无法冲破赵军的防御。”

乐间身边,副将大声的喊道,赵国军队的弓箭兵死死的挡住了两翼燕国骑兵的进攻路线,同时赵国骑兵已经冲破了燕国军阵的防御。

“传令撤兵,大军向中原城撤退。”

大势已去,燕国大军疲军远行,正面作战赵国大军以逸待劳,中间骑兵进攻的进攻策略,让燕军第一时间处在绝对的劣势。

乐间毕竟是百战将军,感觉到战场上的不妙,第一时间下达撤退的命令,燕国大军像潮水一样向着中原城的方向撤退。

“传令大军,全部追击燕军。”

赵括就算是在没有作战经验,这样的情况之下也知道做出来什么样的指挥,燕国军队全方位撤退,这个时候不展开追击还等待什么?

两翼燕国骑兵已经全速撤退,赵国步卒立刻全速追击,当然步卒不可能追上骑兵,他们的任务是两翼掩护正在进攻的中路步卒。

“李牧带领你的雁门铁骑,我们也冲上去。”

赵括快速从传令台上走下,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大旗传令,赵国大军已经掩杀出去,大军已经渐渐远处,视距有限看不到这么远的距离。

“诺!”

李牧翻身从传令台上跃下,战场之上的鏖战,李牧早就看得热血沸腾,听到赵括的命令,立刻指挥自己五十人雁门铁骑跟在赵括的身边向着燕军撤退的方向冲杀过去。

这一战从燕国大军摆出战阵开始,一直追杀到中原城两里的位置结束,足足杀了一天的时间,燕国五万大军战死的超过一万,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战场之上到处都是燕国的伤兵,他们在冰天雪地之中苦苦的哀嚎着,所有燕国伤兵都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真正逃进中原城的燕国士兵只有两万多人,一场大战燕国损失大军超过一半,这就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大军交战鲜血淋漓。

“报!将军,骑兵部队已经到中原城外两里停下,燕国大军已经撤退到中原城内。”

传令兵飞速本来向赵括报告。

“传令大军中原城外五里扎营,打扫战场,治疗伤员。”

赵括拉住自己的战马,向传令兵命令到。

“将军,抓捕的五千燕国伤兵怎么办?”

传令兵向赵括问道。

“将他们送回给燕国,我们没有多余的粮食养这些伤兵。”

赵括想了想,立刻下达命令。

“诺!”

传令兵立刻飞驰而去。

战国时期或者杀降,这种事秦国人最喜欢,他们有敌军的头颅换取战功。

第二种就是利用俘虏换粮草,换城市,换取一切能够交换的东西,最后一种就是这样释放,赵军大营的粮食有限,也没有那么的药物治疗这些伤兵,赵括选择了最后一种,将这些伤兵送还燕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