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元始诸天> 第五一三章北阴遗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一三章北阴遗蜕

————

“玄,,神,煞,”

八十一面玄神煞幡铮铮作响,厚重的玄神煞之气,几如弥天盖地一般,在这一方万里土的上空轰鸣不断。

昏暗一片的苍穹之上,一条条银蛇怒吼翻腾,黑云压城城摧,无边的压力压在人的心头,莫名的有一股恐慌。

这就是鬼道忌之力,深深烙入了溟海虚空的深处,只是调动其中一丝忌之力,就能掀起无穷无尽的灾祸劫数。

“吼!!”

玄鬼神形体愈发凝实,一尊着玄衣鬼袍,赤足披头散发,面目狰狞可怖,高万丈的大魔王相,站在八十一玄神煞大阵的中央。

其后气象玄显化十万八千玄鬼卒,拱卫着这一尊玄大魔王之相,兵锋锐气铮铮而动,一重重锐气锋芒毕现。

这一尊所谓魔王相,与魔道修行人的法相神通并无关联,虽是号称为魔王之相,可是内在实质仍然是一尊鬼道法相。

只有这等鬼道神通修行臻入极致,杀戮之道达到圆满境地的上古大圣人物,才有资格凝聚一尊无上魔王外道之相。

一如纣绝天宫的那一位初代帝主,相传就是酆都北大帝的一尊魔道无上外相所化,这才有着北大魔王之称。

当然,玄大圣再如何了得,也不可能与酆都北大帝这尊鬼道第一帝相比,可是在某种程度上,玄大圣确实压了五方鬼帝半格。

“吼!!”

这一尊玄大魔王相一经出世,其鬼神形体散发的凶恶气机,让几位天宫帝主、古老者,无不为之色变,深为忌惮其威势。

这一股凶恶气机之磅礴宏大,简直犹如天地倾倒一半,骤然产生的连绵灾祸之势。着实让人有一种无力感,就是几位顶尖大能都难以抵挡,也只能为此暗自心悸。

能被历代天宫帝主珍而重之,收入宝库深处的器,必然有着珍贵的道理,也有然有着被称为忌的理由。

“这玄大圣不愧是与玄冥大神相争的人物,神通果然不可想像!”

见着这一尊玄大魔王相愈发凝实后,不经意间的滔天威势,几位帝主心中交织着诸般绪,连以来埋藏在心头的压力,也终于有了一些舒缓。

在这些帝主、古老者想来,就算帝纣的实力再强,纣绝天宫之势再锐不可当,这一尊玄大魔王相也完全能一力破之。

毕竟,这一尊玄鬼神形体可是玄神煞大阵,汇聚一点玄大圣真灵所化,等若玄大圣显化的一尊化,一神通法力之强悍,远非一般的半步大神通能比。

玄大魔王之相冷漠的看了一眼众位帝主、古老者,那冰冷之极的眸光,恍若玄大圣本尊在古老时代,隔着亿万载岁月流逝,遥遥的看向这一时代。

这是玄大圣本能的一眼,可是就这一眼之下,几尊古老者心神一跳,面庞惊恐交加,至至寒的扭曲之力生生烙印在,几位古老者的心神之中。

若非古老者们都有百万载打磨出来的大定力,只是这隔着时空长河上下的一眼回眸,就能让顶尖大能陨灭当场。

由此,真正的上古鬼道大圣之威,亦然可见其中一角矣!

“纣绝,这一次……吾看你怎么死!”

一声声若有若无的呢喃,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毒,回响在这一片土鬼地,丝丝缕缕的黑色雾气,带着一丝丝微不可查的诡谲深邃之意。

“纣绝,这是你吾等的,你若是不死,吾等何以心安。”

一位位天宫帝主、古老者们,带着三分忌惮警惧之意,望着这一尊玄大魔王相,风一阵阵呼啸,自天地间回着。

…………

恶鬼道,北方鬼域,背山!

所谓的背山,就是丹道所言的‘虚危,亦或是‘虚危山’,是真正的纯无阳之地,乃为恶鬼道著名的一大奇观。

道经有云:背之山,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为生机之绝地!

至无阳,如此一方绝地,在整个恶鬼道都是少见的,光秃秃的山体之上,除了露在外的岩层,别无任何的生机之意。

遍数背山周匝之地,无水、无云、无风、无雷,近乎一座天地囚笼般,给这一座背山带来恶鬼道少有的静寂。

“背之山,酆都北帝最后的成道之地耶!”

帝纣一黑色帝袍,矗立在背山绝巅之地,拔的姿一如神山撑天,眉宇间那一丝丝冰冷,透着一股骨子里的桀骜。

他的眸光中不乏复杂之色,漠然看着这一片荒芜之极的山峦,似乎是在观赏着什么稀世珍宝,打量着每一寸山体。

如今的恶鬼道风起云涌,几方大势力都急于备战,纣绝天宫也在不断开拓进取,以至于帝纣都有些分乏术。

毕竟,百万兵人吃马嚼不算,只是维持这一支战兵,所需要的耗费就如山似海,家底稍微单薄一点的,甚至都不够大军一的吞吐量。

而牵扯百万大军的事务,帝纣固然有着能臣干吏从旁辅佐,但也没回有闲暇时间,来这背山踏青闲游。更不要说背山在恶鬼道,虽然是一方奇观,但也不是谁都有能力来的。

所谓的岭不见客,不是顶尖的大能人物,乃至于半步大神通级数的强人,还真是无法踏入背山一步,就是勉强踏入背山,也是步履维艰。

须知,‘背’者亦谐音‘北’,在古老的传说之中,这一座背山之所以纯无阳,乃是因为酆都北帝逆反先天之境时,在这一处地域留下的一具后天躯壳。

而这一具沾染了酆都北大帝气息的遗蜕,经过漫长到难以想象的岁月,演化为现在的纯无阳之地,化为了八千里的背山。

由此,背山在恶鬼道的地位一直很是特殊,不只罗酆六天历代帝主,还有那些通天彻地的古老者们,都曾在此留下一份足迹。

这些强横的存在们如此念念不忘背山,为的就是参悟先天大道真谛,寄期望于观摩背山山势走向,得以窥破虚妄见得真实,见得酆都北大帝的后天遗骸。

介时,就能借着这一具后天鬼道遗蜕,找到自未来的成道之路,争取窥见一条终南捷径之道!

帝纣幽幽叹息:“可惜,终南捷径不是谁都能走的,自古以来的大能之士,能有五方鬼帝参悟遗蜕,得见先天无上大道!”

如今,帝纣之所以驾临背山,自然有着他的道理所在,以他一修为之精进,也该尝试一下参悟背山之密。

这一座在寻常鬼修眼中,平平无奇的背山,内外死寂一片荒芜,光秃秃的八千里山峦之间,一股子衰亡颓废之气,悄然沉寂在连绵起伏的山山体之上。

可是,在帝纣这尊经八千一百劫的半步大神通眼中,却恍若亿万万钧重的气混合,一重重气自冥冥之中垂落。

一莫可言状的存在,以一簇黑色火焰的形态,在这一重重气之间灼烧着,亿万万无可计数的念头,在垂落的气中翻腾不休。

这一存在状态本,就极为的难以言喻,每一丝念头混合气,每一缕气混合念头,二者相互混合之下,恍若一颗心脏般不住的跳动着。

伴随着‘气心脏’的每一次的跳动,每一次脉动起伏,都是无穷无尽的至之气,在与冥冥中的恶鬼道规则应和。

几枚鬼符神篆演变相生,竞相环绕着这一枚‘气心脏’,每一枚鬼符神篆变化莫测,前一刻是一种形态,下一刻又是另一种形态。

这一枚枚鬼符神篆,若是编织成文字,正是‘北炼先天炁,褪后天躯壳于此’!

而这些鬼符神篆,以及蜕下的后天残躯,就是酆都北大帝成道之前,遗留在恶鬼道的最大造化,堪称溟海虚空一等一的大机缘所在!

以一颗历经千劫万灾,长存于世的求道之‘心’,乃至酆都成道先天之时,蜕去后天之的半具遗褪,两相结合下演化为恶鬼道一大奇观之景。

“大道之玄妙,莫过如此耶!!”

帝纣面上神专注,感受着这一颗‘气心脏’的脉搏跳动,心神沉浸于背山实质之中,参悟着当中残留的先天之妙。

自主世界的荀少彧,将五道先天之炁炼为化,投入到诸天万界,经历万劫轮转打磨以来,这是先天五太化之间的首次相会。

虽然五大化并没有真正照面,可是顺着冥冥中的一丝联系,与先天五太交融之下,还是让几大化有了非同一般的收获。

要知道,在先天五太化之间,每一尊化都不止是相隔万水千山之遥,其中更是间距着一座又一座虚空域,不用说任意往来了,一般就是路径都找不到。

若不是在先天五太之间,先天化们彼此间都有着一种玄之又玄的玄妙感应,其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各有感应。

若非如此,这几大化都未必能找到溟海虚空,这一方被先天大神通大道光辉,所覆盖庇佑着的的庞大虚空域。

正是有着几大化天外传法、以心印心将妖、神、仙、魔四条道路,一一的呈现在帝纣的眼前,让帝纣的沉淀了不可思议的大道资粮。

而且,帝纣在夺取了泰煞谅事宗天宫的天命,攥取了罗酆六天三分之一的气数后,得天命加持于,如此磅礴的大气数之下,道业本就勇猛精进。

一时间,帝纣不仅有了足够的大道资粮,自也有了足以支撑更进一步的气运,二者叠加起来爆发的力量,要远远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如此,才在短短数十的光景,就从七千二百劫横跨八百劫,突飞猛进到吓人的程度,硬生生让帝纣踏入半步大神通级数,成就了八千一百劫数的强横人物。

这八百劫数可不是容易度过的,帝纣每少则数十劫齐临,多则百数劫演化,以数十之功完成了他人一世修行,都不见得能迈过去的门槛。

若不是有着八千一百劫数的修行,有资格攥取背山蕴藏的造化玄机,帝纣也不会在百忙之间,也要抽来一趟背山。

“北的残骸?”帝纣眸光一动,一步踏出置渺渺时空的深层之间,脚下万千森罗之象流转,演绎着恶鬼道的古史。

这才是背山的真面目,背山的一个‘背’字,可是意味深长的紧,并非一个‘北’字谐音所能解释,更是将北残骸摆在了所有生灵的眼前。

只是有的人修行不足,空有宝山而不得入,非帝纣一般俱备部分先天之能的人物,来往于时空的夹层中,才能得见背山的真实。

“先天之道,脱后天之胎,炼先天之形,得先天一炁,了道之全真!”

帝纣默默站在那一团不可名状物的一旁,仔细的观摩着北酆都蜕下的遗骸,那当中隐匿在最为深层次的奥妙所在。

这一刻,先天大道对于帝纣恍若触手可及,仿佛只要帝纣伸一伸手,就能摘取这一具北酆都的后天遗骸,并以此为契机蜕变后天之,一步登天获得先天之躯。

当然,这般的先天之躯相比先天大神通的先天道躯,只是假冒伪劣的豆腐渣工程,可也是涉及到生命蜕变,进而实现生命跃迁的重要一步。

“只是,如果吾真的以此成道,吾还是吾否?”帝纣的眸子极为明亮,一如黑宝石般纯净的不含一丝杂质,帝袍微微迎风拂动。

“北的躯壳上的先天法,是独属于北的道与法,谁要是以此先天法来成道,不吝于第二尊北在世,亦可说是北酆都大帝亿万化之一。”

帝纣以绝大定力斩去了心头那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望着那一莫可名状物,以及陨落在莫可名状物旁,化为一具具枯骨的修行人们,轻声道:“至此,鬼道先天法,吾已尽知矣!”

bq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