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武周狂歌> 第十五章 一派胡言【三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一派胡言【三更】

“同学们,你们要努力学习,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你们要有使命感,肩负起时代赋予你们的责任,为国家做出贡献,报效社会。”

慢条斯理的话语,老气横秋的神态。

季老师走进教室讲了十五分钟的课,让学生们花三分钟的时间温习他方才所讲的知识点,也便在这空档,他站在讲台上面色肃然的说出了这番话,班里一众同学笑开了花,心里只把他当傻子看,他却还不自知,不解同学们因何发笑。

在满堂的哄笑中,卢秀讪笑着摇着头,抬眸扫向讲台,见那季老师皱眉铁青着脸,拿着课本负手而立,一副古时道学先生的作派。

“不要笑,好好温习。”

季老师厉色说着,教室内笑声渐止,但时不时的还是能听到那压抑不住的、此起彼伏的笑。

“好好温习,不要走神。”

季老师挺着高瘦的身躯,神情恼怒,可有人笑的更起劲了。

“最后一排的那位同学,你,对,站起来,你交头接耳笑的什么?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再也抑制不住的怒,察觉到气氛的不对,教室内安静了下来。

卢秀顺着季老师的目光回头看向最后一排,却见位男生慢悠悠的站起身,这男生低着头目光闪烁,见教室里的所有人都看着自己,面上胀得发红。

“你不好好温习,在那里笑什么?是有什么问题么?”季老师严厉的喝问。

男生偏着头,不羁的顾视窗外,片刻后,嘴角上翘,好似起了坏主意,道:“那个…季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对中国古时的文化糟粕怎么看?就比如…”男生抿嘴笑着,望着台上那老学究似的人:“就比如儒家的那些迂腐不堪的糟粕文化。”

台上的季老师面色一愣,似没料到男生会问他这个问题,待回过神来,板起长脸,眉头紧锁,道:“儒家糟粕文化?我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个东西,来,你具体的说一说。”

这次,反而是男生愣住了,他没想到对方根本不承认那些课本上都写着的糟粕,摊手失笑:“这应该谁都知道的吧,就说众所周知的三纲五常,让下级服从上级,维护封建社会秩序,严重禁锢了人的思想,这不是糟粕吗?我们初中就学过的。”

“一派胡言。”

蓬的一声,季老师手里的课本拍在讲台上,而后他红着脸、喘着气,犹豫了片刻,看着学生们不解的目光,一挥手,豁出去的说。

“三纲是什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初中课本上告诉你,它的意思是为臣、为子、为妻要服从君、父、夫,我且不说这课本翻译的对不对,便算它翻译的是对的,那我问你,你知道儒学中君不仁时该如何吗?父不慈时该如何吗?夫不正时该如何吗?”

一番问话落下,男生张口结舌,季老师昂首走下讲台,接着说。

“武王伐纣是臣杀君,孟子是如何评价的?孟子言‘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由此观之,君上不仁不义时,臣连君都可以灭,至于叛逃之臣、避世之臣,又有何不可?是儒家禁锢了你的思想,让你愚忠了?

舜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孔子以此来言曾参,舜父与曾参之父并非不慈之人,尚且如此,那为父不慈时,子奔他乡又有何不可?是儒家禁锢了你的思想,让你什么事都要听从父亲的了?

同理推知,夫为妻纲也并非是让妻子没头没脑的听命于丈夫,为夫不正,妻自可和丈夫背道而驰,乃至改嫁离婚也未尝不可,只是农耕男权社会,女性处于弱势,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利,这是时代的局限,而非儒学之过!你翻看儒学经典,可曾有桎梏女性,要求女性独守一夫不得违抗夫君的言论?

至于五常:仁、义、礼、智、信,乃是最基本的为人准则,要是一个人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那与禽兽何异?如果这都是糟粕,那你告诉我,你想要做个什么样的人?”

男生被说的面红耳赤,半晌后,强言道:“儒家树立了官本位的价值观,这也是儒家的糟粕!”

“荒谬至极,什么是官本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是你所说的官本位价值观,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告诉你要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了?”

男生哑口无言,正在这时,班里不知是哪个女生,突然道:“儒家有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自由恋爱!”

“无稽之谈,三皇五帝中的舜没有告诉父母,私下娶了妻子,孟子是如何评价的,孟子说舜知道父母会反对,为了婚姻不被破坏,不令自己与父母产生怨隙,所以舜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婚事,而这在孟子看来是合情合理的。

那放在现在来看,舜背着父母暗结女子,与私奔无异,孟子却能理解投赞成票,那你告诉我,这是儒家反对自由恋爱?”

季老师言语铿锵,说完后,扫视全场,道:“还有谁有疑问?我倒要看看,有多少屎盆子要扣在儒家的头上!”

班级内鸦雀无声。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高中生了,看待问题不要太过片面和武断。

就像这位男生说的,是初中的教科书告诉了你们这一切,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教科书上说的是否全是对的呢?如果我们的教育本来就存在某些问题,那么作为受教育的一方,判断一件事物的好坏是否需要更谨慎一些呢?”

季老师涨红着脸,返身走回讲台,不顾后果,放开了的说。

“如今社会上的很多人,道听途说一些,便以为自己了解了儒学,其实他们懂什么?都是胡扯罢了,秦以前未曾被篡改的儒学,那才是纯粹的儒学,也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华夏的瑰宝!

当今之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经济?科技?在我看来都不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让人们不择手段的追名逐利,同时千百年传承的文化日渐没落,人的道德观念丧失,社会意识形态缺乏正气。

而一个文化丧失的国家必然缺乏凝聚力,就算经济科技发展的再强,也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让国人拼命努力、疯狂的创造财富、给社会带来了足够高的效益,让国家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使国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是它的益处。

但与此同时,文化丧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越发的严峻。

孟子言: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树立一个知耻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的重要,如果一个人不知耻,那他做事就不会有底线,做了坏事、错事,不会觉的自己有问题、心里更不会觉得不安,甚至还会沾沾自喜,引以为傲,那这样的人就会为所欲为,什么样的烂事都能做得出来。

再看看今时之人,费尽心机趋炎附势,不择手段谋取利益,随心所欲一切向钱看齐,以致卖淫嫖娼成了常态,出轨约炮成了自由,离婚率逐年升高,结婚率却降得越来越低。为了出名,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跳梁丑角,为了谋利,可以不顾他人安危没良心的坏事做尽。

更甚的,丢尽祖宗颜面,崇洋媚外,卑躬屈膝,就好比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的某些女生,对不认识的洋人投怀送抱,和他们拍个照都成了光荣,主动贴着人家求摸索吻,恨不得能跟人家上床睡觉、天天拍照发微博炫耀才好。

遥想***那个时代,再穷再苦,中国人憋着一口气,在外国人面前是站着走路的,现在呢?到处都是舔洋大人的软骨头,洋人做过的事,我们要学着做,洋人没做过的事,我们不能做,拿洋人做标尺,做洋人的狗,把洋人看的比亲爹亲妈还要重。

何以如此啊?!

正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没落,让人们对自己的民族缺乏自信,道德丧失,不知‘耻’为何物,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啊!

那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在我看来短时间十年二十年,这个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因为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加快社会的发展存在益处,而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大力的发展。

但十年二十年、或是更久之后,当中国的经济科技达到世界的顶峰,问题就可以被解决了,因为到那时,国家更为强大,解决起这个问题会事半功倍更为容易。

至于方法,便是在全国、在华人界掀起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教育改革,媒体传播,兴礼教,复儒学,重塑道德观,使华夏文化传遍中国,席卷世界。”

一番畅然话语落下,教室内落针可闻,包括卢秀在内的学生,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讲台上的季老师。

“今天,我和你们是幸运的一代,因为将来我们也许能够亲眼见证华夏文化的复兴,见证国人真正站起来的伟大时刻的到来。

但同时,我和你们也是不幸的一代,因为我们还要在这畸形的社会下痛苦的等待。”

季老师说完后,没有再说了,他憋红着脸清了清嗓子:“好了,就到这里吧,接着上课。”

最后一排站着的男生傻了眼,教室内嗡嗡的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

“我的天,这个季已己不会是脑子有病吧,感觉像是抽风了一样,他说的什么?你听得懂?”

“听懂个屁啊,拿着一千多块钱手机的外地半百老头,你管他说什么,当是狗叫好了!”

马曼蓉和于巧璐坐在前面,低声的说着。

卢秀摸着下巴,凝眉深思,他倒不是在想季老师所言的‘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有没有可行性,而是在想过去的自己竟然从未对这个世界有过质疑,从未想过要如何去做才能改变这个世界。

这一刻,卢秀突然觉得这个季已己有些不凡,不管他说的对不对,起码他提出了问题,并尝试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即便那方法未必可行,但有勇气想到,总归是不平凡的。

与此同时,卢秀突然迷惑了,如果在显赫的家世、优良的学习成绩之外,还存在其它的不凡,那对于自己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不凡呢?

自己将来究竟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不凡道路呢?

……

【这一章,没有分章,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下我的看法。

关于儒学,私以为,儒学在近代背的锅是有点多的,秦以前百家争鸣时代的儒学是无价的瑰宝,那一批思想家(不仅限于儒家)真的是牛逼到不行,与之相比,西方同时代古希腊的那群思想家简直就是一群捞B,虽然这样说很过分,但事实就是如此。

但现在呢,文化(不仅限于儒)真的是没落了,你看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人一提到儒,潜意识就觉得是不好的东西,就觉得迂腐,其实儒哪里迂腐呢?就说我最爱的经典《孟子》(我是很崇拜孟子的,所以文中都是用孟子的话来做回应),我觉得但凡看过《孟子》还能说儒家迂腐的,要不就是没理解,要不就是脑子抽了,或者说是收了钱故意来黑的。

那有人说了,秦以后所发展的儒学思想,难道不是儒学吗?在我看来那真算不上儒学,起码不是纯粹的儒学,自汉以后,儒家沦为掌权者的工具,就逐渐变质、变味了。

因此我认为秦以后许多所谓的儒家思想都是不值得看的,当然,最牛逼的三个人,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还是非常厉害的,有很多探讨的空间,特别是王阳明,这个人是真的牛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已经超出了儒学,那是做智者,做实践家的一门艺术了。

还有,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我觉得儒家背锅背的多,但我并不反对近代掀起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的那批文人,因为我觉得在那个时代,矫枉过正是必要的,如果不做的狠一点,是唤不醒那个时代的人的,毕竟那个时代的人已经被变质的儒学毒害的太深了,都麻木的如同行尸走肉了,不来一场翻天覆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拯救不了他们的。

那关于儒学就谈到这,之后,再谈一下文中提到的“中国式的文艺复兴”。

这是某位友人兴致满满的和我提起过的,可能当代不少文人心底也有这种奢想。

此处注明:有风骨才算是文人,没风骨的我不说他是斯文败类,但他起码配不上文人这两个字。

你要问我什么是风骨,我觉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屈身于权贵,不为三斗米折腰,这应该能称之为风骨了(我做不到)。

那这么说的话,社会上的文人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大多自得其乐的活在自己的小圈子,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偶有几个知名的出来呐喊两句,很快就会对社会失望,为了不同流合污退出舞台明哲保身了。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式的文艺复兴”从发起者的层面考量,发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且换个角度,人民暂时也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仅是指生活,思想也同样如此,社会上的人思想不受约束这么久,都习惯了为所欲为、不犯法就可以做的行事方式,想让人们再用道德重新约束自己,那不是痴人说梦么?

当然,我的想法也未必是对的,假如某天,领导层因为某些原因重振儒学,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那举全国之力复兴儒学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况且凡事都有反面,当人们放荡的久了,相互之间丧失了信任,对这个社会彻底失望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几个有能力搅动风云的人,努力去做一些事情,让我们的下一代接受教化,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正气,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所以儒学复兴,可能还真有那么一天,只不过我觉得几率还是太小,未必能看得到。

嗯,就这样。

最后说下本书,其实第二卷之所以进展的慢,是因为铺垫多,必须要写出来,且我希望我的读者能从这部小说里额外的收获一些东西,哪怕只是让你短暂的思考一下,那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胜利。

还有,第二卷第一篇马上就要结束了,后面不会和大家扯这些大道理的,归根结底嘛,这还是一本武侠小说。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觉得烦,坚持看下去吧,我的书慢热,但绝对精彩,另外如果大家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在书评区留言,还是那句话,不谩骂,不侮辱,就不删帖,说得好的,会加精置顶。

最后的最后,推荐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