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江湖新语> 第三十七章 山庄密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山庄密谋

刘义隆喝过水,转身正要走到厅中,教主道:

“准尔坐下讲,坐下罢。”

刘义隆谢恩坐下,接着说道:

“终究是天无绝人之路,蒙天帝垂怜,赖教主威名,去年六月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我刘家在本县各处开了几家药店,其中一家开在项氏集文昌街,距张家所在的龙塘约二十里。这药店在去年八月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要购买两瓶洪公药酒,却提出要赊欠两月。掌柜一打听,却是张家的张宗耀,已经穷到这个程度。掌柜为人机灵,知道我们刘家与张家有一些恩怨,便先赊卖给他,回头向我汇报。我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便嘱咐掌柜小心结纳此人。至还钱之期,张宗耀倒是守信而来,不过无钱可还,要求再延长两个月。掌柜依计不但不予催促,反而嘘寒问暖的,完了还借给他一些钱以资急用。一来二去,掌柜的才把我们刘家的身份透露出来,我儿子刘鹏程就跟他接上了头。这个张家虽然是张宗福,也就是张宗耀的大哥掌管家庭,日常事务却都是张宗耀打理。正所谓当家方知柴米贵,张宗耀不像他哥那样死脑筋,鹏程把宝藏的秘密跟他透露一点消息、许诺他一点好处后,他很快就入我毂中,积极协助和谋划了。

“有了张宗耀,事情就有了转机。他们张家与袁家关系好,他便经常出入袁家,为我们收集情报。他还出了一个主意,让我们放出风声,说印石湾有宝藏,吸引江湖上各路好汉去骚扰,将他们的秘密逼出来。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袁家的传世之宝就是两本书和一颗石印,一本武功秘笈,被梅山教教主得了,一本《袁氏世范》和一颗石印,则被我刘家趁乱夺得,现收藏于我刘府三钟山庄之中。

“张宗耀是个福将,不但帮我们夺了袁家宝物,更引来一个叫高韧之人。此人来历不明,现任职平正公会的客卿,据说才智过人、武功高强,在印石湾曾力助袁家得逃大难,袁家上下对他感恩戴德,那袁国兴对他更是言听计从。张宗耀在印石湾见到此人后,便邀他到龙塘张家小住,此人在龙塘住了几天,果然不同凡响,便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重大的好消息。”

张子业说他说到高韧,插嘴道:

“这个高韧我认识,此人年龄不大,但为人奸滑,颇有些武功,懂些邪门歪道的医术,鬼点子很多,又口齿伶俐,善妖言惑众。他与江湖上臭名昭著的妖女银彩霞关系非同一般,平正公会的和堂堂主吴正堂也很赏识他。他已经做到平正公会的客卿了么?此人确实不可小觑。他也投入咱们圣音教了么?”

高韧和银彩霞听下面说到自已,两人抬起头,在模糊的星光下向对面的黑影对视一眼,微微一笑。两人都看不到对方的脸,却心照不宣地仿佛看到了对方的笑容。两人不约而同地深吸了一口气,趴下继续倾听。

只听那刘义隆道:

“那倒是没有,我当然需谨守机密,哪能随便让他们知道我圣音教底细?包括张宗耀,我们也是以张、刘两家世交之名,邀他共图一场富贵而已。张子业兄弟,多谢你提醒,既然这高韧人品低下,性情奸滑,我们以后和他打交道会更加注意。”

教主催促道:

“别扯散了,继续说,什么重大的好消息?”

刘义隆道:

“是,教主。就在今天,张宗耀送来密信,信上写着:‘速去岳麓山白鹤泉,带上两印,待我会合。另再查尖嘴坳旧宅。切切。’这是信上原话,我还没完全理解含义,但信尾写上‘切切’二字,应该是他已经相当有把握。张宗耀原来一直在迷茫,找不到藏宝之地和开启之法,高韧在那儿只住了几天,他便发来这封密信,我分析这些线索很可能是他从高韧口中得知的。我觉得,岳麓山白鹤泉可能就是藏宝之地,两印,就是刘家金印和袁家石印,很可能就是开启宝藏的信物。‘另再查尖嘴坳旧宅’,应该是对此处尚存怀疑,但不是主攻方向。尖嘴坳我们详细查过,并未发现端倪,这点我向教主是汇报过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快启程去岳麓山白鹤泉,待与张宗耀会合,我再详细询问他是什么情况,之后再请教主定夺如何处理。”

教主点了点头,道:

“其他人有什么看法?都说一说罢。”

坐刘义隆上首、刚才跟随教主一同进来的是一个瘦小男子,一副尖嘴猴腮的模样,手臂比平常人明显要长,腿却又瘦又短,像极了一只猴子。只听他开口问道:

“刘义隆兄弟,你说宝藏可能藏在岳麓山,这点我不敢苟同。那岳麓山就在长沙城之外缘,湘江之滨,令祖等人如何能将宝藏送到彼处?既是宝藏,想必数量不会很少,如此长距离运送,就不怕人发现么?当时的宋庭官府就不追究么?”

刘义隆答道:

“侯贱桥兄弟有所不知,岳麓山作为藏宝之地,其实是最合适不过的。一则当时张轼正在主持岳麓书院,实为岳麓山之主;二则当时的潭州府,也就是现在的长沙府,其知府刘珙,正是我刘氏彦修公之子,我沩山刘氏一派始祖世业公之亲兄,而世业公实为张轼之部将。如此一说,侯贱桥兄弟明白了么?”

侯贱桥道:

“既然如此,为何你们原来没有想到呢?”

刘义隆答道:

“也并非没有想到,但岳麓山何其之大,如果小打小闹,却叫我如何查起?如果大张旗鼓,现在咱们在长沙官府也没有人,岳麓山地界也不是我教已传圣音之处,就更加不现实了。现在点出白鹤泉,这个地点明确了,就好办多了。”

教主蹙眉道:

“苟三娘姐妹,岳麓山是你们大会负责的范围吧?”

一人从西侧第三张椅子站起,却是一个年约四十的女子,一副“带头面插金装,穿绫罗好衣裳”的打扮,面容甚是普通,一开口却声如银玲,音色音韵都宛如少女,倒把高韧两人吓了一跳。只听她答道:

“我们大会近年发展迅猛,主要对象却是农民,岳麓山邻近城市,传音布道易受世俗干扰,就困难了一些。我们大会为发展教众还与丐帮起了冲突,那丐帮湘江分舵舵主陈长功对我教之事有所察觉,我们前几天刚将其秘密除去,此事我已经向教主单独报告过了。值此敏感之际,大会暂停了长沙城近郊的活动,需待风声过去方好办事。不过大会在岳麓山脚发展了一户菜农名叫赵项,虽然穷困不堪,但届时将他家作为临时落脚之地,也还是可行的。”

教主点头称许,道:

“丐帮之事,吾是知道的,今日也教尔等知道。吾圣音教潜伏隐忍数十年,如今已经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而朝廷昏聩,百姓贫苦,江湖乌烟嶂气,正气不张,此乃人间天国即将降临之机。我圣音教替天行道,解民困苦,区区一个丐帮分舵主算什么?苟三娘姐妹,你无需如此小心谨慎,大胆施为便是。”

苟三娘躬身受教,回头坐下。东侧第三张椅子挨着刘义隆坐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一身农夫打扮,手中拄着一根钎担,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讲起话来中气十足,声若洪钟,站赶来道:

“刘义隆兄弟,你说的这个梅王宝藏,是否和民谣中‘大坳对小坳’的那个宝藏是同一宝藏?如果说是同一件事,我还是觉是尖嘴坳的嫌疑更大。这个民谣我早就听说过,刚才一听你说到‘尖嘴坳’这地名,我就觉得这玩艺儿太贴切了。张宗耀不是也提醒你重查尖嘴坳吗?教主,要不我去查查这尖嘴坳吧。”

教主没有开口,眼睛盯着刘义隆,刘义隆赶紧答道:

“教主,牛二丁兄弟,尖嘴坳我亲自去查过,确实没发现什么情况。张家原来在那里有一个宅子,卖也卖不出去,荒废了好久,我们把宅子各处细细查了,找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宅子外边我们也到处看了,看不出什么毛病。至于那个民谣,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几百年了,我斗胆猜测那只是一个障眼法,用来搅乱视线的。梅王卸甲休兵后,他的宝藏到底去了哪儿,肯定大家都在猜想。当时张、袁、刘三家共同掌握宝藏的秘密,他们为了引开民众视线,便故意编了这么一个顺口溜,并且煞有介事地在尖嘴坳修一个宅子以坐实其事,其实这只是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大家不要忘了这三家人当时都是兵法娴熟的人物,在这件事上用点兵法掩人耳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再说了,尖嘴坳如果真有宝藏,张家会弃之不要,反倒留着全族之人在龙塘守着两座祖坟么?打死我都不信。”

教主沉思片刻,道:

“刘义隆兄弟说得有理,尖嘴坳就不用去了。”

转头望向西侧第一张椅子,道:

“马大交兄弟,你没有什么要说的?”

马大交站起来,亦是身材魁梧,与牛二丁相仿。他站起来对教手一拱手,粗门大嗓地答道:

“没有,但凭教主吩咐。”

教主身体前倾,看向场内众人,道:

“那么大家说一说,去岳麓山之事,当如何是好?”

刘义隆正要讲话,教主忽然腾地站起,大喝道:

“什么人?屋顶有人,给吾拿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