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帝明> 第一百三十一章 答疑解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一章 答疑解惑

皇帝号称天子,其本职工作就是沟通天人。参与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这是皇帝应尽的职责,很难推卸。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万历是不好直接回绝的,除非跟历史上的万历一样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

“既然想玩,那就干脆玩大点,满足你们各位的需求。”

想到这,万历抬头对送奏疏过来的张诚招招手。

张诚忙凑到近前,道:“爷,有何吩咐。”

“传喻礼部,将需朕亲至的四时常祭都理一理。再写个封禅泰山的仪典呈上来。”

“呃,这~”张诚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下愣在当场。

“速去,速去。”万历不耐烦地道。

“遵旨,老奴这就去传旨。”张诚赶忙应下,亲自跑到内阁传喻去了。

不一会,张诚来到张四维的值房,向他传达了万岁爷的口谕。张四维跪着听完,心中好笑,四时常祭《会典》上都有明确的记载,至于这封禅泰山,明显只是皇上一时的意气之言了。

“看来皇上是要跟群臣谈条件啊。”想到这,张四维站起身,笑着对张诚道:“还请公公回禀皇上,老臣马上就让礼部遵旨办理。”

“有劳阁老了,咱家这就回去复旨。”见张四维满脸的笃定从容,张诚也就安下心来。

送走张诚,张四维在值房内来回踱步,待考虑稳妥,便提笔在纸上写下几句话,封好后让书办送去礼部。

这只是个小插曲,谁也没放在心上,张四维给礼部的便条里,甚至连拟定泰山封禅仪程这一条都没提及。这只不过是皇上拿来跟臣子讨价还价的筹码,传出去就把事儿闹大了,犯不着。

张四维的便条很快就被送到礼部尚书徐学谟的手中。徐学谟看罢,马上安排下属按照阁老的要求整理出相应资料,呈送至御前。

虽然万历早有思想准备,但当他真看到各类常祭居然有这么多,还是吓了一跳。昊天上帝,四方帝君、各路神仙、历代祖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原来皇帝也只不过是个中层干部啊,上面还有这么多上司。”万历不禁深有感慨。真要严格依着这套标准去执行的话,皇帝估计别的啥也干不成了。

不过他也很清楚这种事儿肯定会有很大的弹性,就跟后世那些条条框框一个样,相安无事时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件件都能灵活处理,真要较起真来,一条条上纲上线的话,立马就让人吃不了兜着走。

“徐学谟这是什么意思,不想干了吗?”万历强忍住再次掏出小本子的冲动,接着翻看一并送来的关于册封王巧儿的仪程。却见仪式拟由定国公徐文璧、内阁阁老张四维亲自牵头,有司襄理,具体流程与上回册封郑妃同。至于王巧儿的封号,则贤淑庄敬惠顺等,恭请圣裁。

他哪记得原本历史上王巧儿的封号到底是啥,想了想,在惠字之上勾了个圈:王惠妃。

惠而不费,不费力气,得了个儿子。

礼部送来的条陈里没有关于封禅泰山的内容,估计还未拟出来,万历也没太在意。确实如张四维所预料的那样,这本就是预备着将来跟群臣扯皮时用的,只要群臣不再纠缠于皇帝亲持祭祀的事儿,他也不会提什么封禅泰山。

看完条陈,万历道:“来人。”

“小的在。”冯明赶紧趋近。

“告知礼部,王妃的封号定为“惠”。”

“遵旨。”

待冯明退下,万历也起身去往旁边的弘德殿。臣子们玩的这些名堂,并没引起他多大的关注,在他的意识里,这些大明的臣子,本就会是这样,防火防盗防皇帝。

如今张居正归去已久,肯定会冒出杂鱼三两条,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势去推断,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内外廷之间的蜜月期行将结束,不管自己做啥,只要这个皇帝还想要有所作为,就必然会与群臣产生冲突。

张居正推行的改革,确实为大明续了口气,但张居正的强势,也使得皇权在臣子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而原本历史上的万历,被教育得太过怯懦,缺乏斗争意志与斗争技巧,根本无力回复圣心独裁的局面。再加上他那糟糕的身体状况,到最后就只能消极应对,落个关起门来做皇帝的结局。

而失去了共同斗争对象的群臣,则将矛头转向自己人,开启了旷日持久的党争。

如今的万历也不愿意此时就与群臣进行这些无谓的斗争,反而在竭力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与暂时性的稳定。

在他看来,大明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老大帝国的运转,有着巨大的惯性。就似以掌击水,用多大力,就会遇到多大的阻力。想要将力量传递到更深处,便要掌握好力道与发力点。

这潭死水表明平静,却深不见底,水面下凶险复杂,如果如跳水运动员般一猛子扎下去,只怕很难再浮出水面。

他更为关注的,始终是培养出新兴的力量,并尽量为其成长营造有利条件。斗争,应该在新旧力量间展开。而他,则是那个拉偏架的裁判。

万历一走进弘德殿,里面的田门诸子忙站起身向他鞠躬问好,连坐在角落里的宽心,也只得跟着应付。

万历过问了一下众人的学习进展,又对众人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这阵子玉熙宫的那群士子都在忙着整理《万历会计录》中记录的大明财政数据,而田门诸子则在运用后世的代数学计算法则改编华夏传统算术典籍。

这项工作在技术上难度更大,毕竟万历如今传授给他们的代数知识还只是初中水平,而华夏传统算术则有许多内容已涉及到高等数学领域,有些问题连万历自己都难以解答。

尤其是很多古代文人往往只将算术视为高雅的益智游戏,这些人留下的著作笔记中的内容,常常只是对某个高难度问题所进行的推演,并未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普适性的计算公式。而且这些知识点离散性也很大,根本不成体系。

万历经过反复思考后,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华夏古代社会缺乏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很多研究成果都难以得到汇总梳理,进而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而后世社会则更加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建设,每一门学问都枝干清晰,脉络分明。

通过这次对算术典籍的整理,可以让田门诸子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治学理念,对于日后构建完整的华夏学术体系大有益处。

上完大课,万历老师又将宽心同学叫到里面的书房进行单独辅导。

“田心同学,最近课业上可遇到了什么难处?”

“田心同学?”

“喂,说你呢,怎不回话。”

宽心瞥了眼万历,又将脸撇向一边,没好气地道:“这里只有宽心,没有田心。”

万历也不气恼,呵呵一笑,道:“好好好,算你这阵子监督潞王他们跑步有功,不跟你计较。”说罢,将手一摊,道:“拿来吧。”

“这算甚差使,害得本姑娘每日里也得跟着跑,累死个人。”宽心嘟囔着,边说边气鼓鼓地将手里的纸笺往万历跟前一摆。这是张天师梳理出来的疑问,由她带进宫交给万历,再万历去请那位“高人”解答,每次三问。

万历拿起纸笺细看,嘴里念念有词:“何谓密度?何谓质量?何谓重量?噗~”看着这搞笑的问题,万历实在忍不住,一下笑出声来。

“有甚好笑。”宽心没好气地道。“难道万岁爷您能答得出?”

“太难的答不出,这几个问题嘛~你先生我还是能答出来的。”

宽心听不懂万历的口花花,将信将疑地道:“且答来试试。”

“这有何难,这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你哥哥吃亏了。”万历笑着道:“听好了,同样大小的木头与铁块,孰重孰轻?”

“当然是木头轻,铁块重了。”

“回答正确,这二者之间,大小相同,差别就在于密度不同。”

万历耐心地向宽心讲解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对于质量与重量,宽心却是死活傻傻分不清,在她看来,这两者完全就是一回事儿。

这个问题涉及到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万历一下子说不明白,顿时被宽心抓住把柄,奚落道:“不懂就不要装懂,万岁爷您还是赶紧将问题带回去,老老实实去请那位高人作答吧。”

万历郁闷地挠挠头,辩解道:“这个要等你学了理工大法后,才能说得清楚。”

宽心哪会相信,笑着嘲讽道:“这明明是化功大法里的学问,答不出就说甚理工大法。难道这天书,都是万岁爷您写出来的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