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帝明> 第二十八章 《万历会计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万历会计录》

又到了与申时行约定的授课之日,万历再次前去文华殿听申时行与沈鲤向自己讲授《大明会典》。

乾清宫内,冯明正监督着一名小太监认真擦拭万岁爷的御座。自从那天被万岁爷修理了一番后,他起初还着实紧张了一阵,不过很快就觉出味来,万岁爷如今的生活变得非常有规律,每日除了料理完必须处理的事务,剩下的时间几乎全部都在读书。身边的人只要做好该做的事情就好,没事不要去打扰到他。再不似从前总得绞尽脑汁去揣摩万岁爷的心思,让他觉得称心如意,才能讨得他的欢心。

冯明本质上说应该算是个规矩人,不过这并不代表他脑瓜子不好使,宫里上上下下对他的印象都很好,而他也从不惹事生非。这紫禁城的一切表面上看起来总是那么光鲜亮丽,井然有序,背地里却是藏污纳垢,错综复杂。什么太监宫女对食的,背地里入些古怪教门的,往外捣腾宫中器物的,他全当做没看见,更不会主动去声张。

所以两年前,当在乾清宫当差的客用、孙海因为整日逢迎着万岁爷在宫内各处嬉闹,终于闯下大祸而被罢黜后,冯明因为一直办事勤勉,作风严谨而被提拔为乾清宫执事。

乾清宫执事在国朝之初可是宫内首领太监中的第一人,只是随着内阁制的延续,其绝大部分职权都已转移到司礼监的几名大珰手中,如今只落得个万岁爷生活秘书的地位。甚至连万岁爷的一日三餐,如今也是司礼监的那几位大佬在轮流打理,冯明几乎挨不了边,顶多充个跑堂传菜的角色而已。

不过这乾清宫毕竟是万岁爷平日里生活起居之所,在这执事等于时时伺候在万岁爷身边,如能获得万岁爷的好感与信任,很容易更进一步。

好处很明显,坏处也一样。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地方最被各方势力所关注,那无疑就是乾清宫了。冯明也很清楚他今日的这个职分地位,并不全是因为自己的勤勉本分,如果自己不是挂在冯大伴的名下,是到不了这一步的。因此冯明也很自觉的常向冯大伴汇报自己所掌握到的万岁爷的一些日常情况。同时他也很清楚太后、张元辅等人同样也对乾清宫里的情况极为关注,各有安排。

冯明感觉到,这阵子冯大伴明显有些反常,对万岁爷的事儿过问得特别仔细,哪怕是万岁爷最近看了些什么书,冯大伴也要了解得清清楚楚。

冯明心里明白,万岁爷这段时日性情沉稳了不少,对于政务也更加关注,却再不似以往那般急于表态,从而被别人轻易就猜出心思。想来冯大伴也是感受到了压力,所以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哎,何必呢,万岁爷亲持朝政这也是迟早的事,冯大伴已是万岁爷最亲近的人了,偏偏还是恋着这权柄放不下,不晓得早点找台阶自己下来。”冯明暗自摇头,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该与冯大伴拉开些距离才好。就连这赏赐的冯姓,如今他也有些不想要了。

只是这回万岁爷似乎又有些故态重萌,叫御用监做了一堆稀奇物件,还给潞王爷做了不少纸叠的玩意儿。不过还好,万岁爷也就摆弄了一会儿,似乎就没了兴趣,那小首饰匣子也已经扔到那几间他从不去的暖阁子里去了。

这些事情大殿上的人都看到了,所以冯明也没对冯保隐瞒,而冯保对此非常关注,问了冯明不少问题,不过冯明也确实是搞不明白万岁爷摆弄的那些玩意儿,答不上来。

冯保赶紧又叫来御用监的周秉详加询问,周秉赶紧一五一十地向冯保做了汇报,还将万岁爷的天纵聪明向冯保大加夸赞了一番。冯保听完管事的汇报,细细思索了好一阵,便有了计较。当下要求周秉一定要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争取最快最好最优地完成万岁爷交办的差使。

自打从冯保的值房里出来,冯明就很替万岁爷担心,尤其是当他看到万岁爷从文华殿学习完课业回来,似乎很满意心情很不错的时候。冯明心中微叹:“万岁爷,估计这会儿冯大伴已经跑去跟太后娘娘说您的事儿去了,只怕等您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的时候,就又要挨训了。”

万历今日里确实很高兴,不但上午跟两位先生的学习让他觉得很有收获,而且一回到乾清宫,就收到司礼监转过来由户部进呈御览的《万历会计录》。

御案上的《万历会计录》装了满满两大匣子,好几十本。万历粗略翻看了一下首卷,开篇便是户部尚书张学颜写的序言,介绍了本书系根据前任户部尚书王国光于万历四年所编撰完成的蓝本,经反复修正厘定而成,于万历七年定稿,现刻成书版进呈御览,恳请刊行天下。

万历又抽出几本翻阅了一下,不由得大吃一惊,此书居然详细记载了近期大明全国一年的财政收支情况,而且内容从中央到地方,从宫廷到军队,从正税到杂项,面面俱到,非常详尽。再结合《大明会典》的内容,就能对目前明朝政府官方所掌握到的国家基本情况,有一个相当全面的了解。万历心中实在是大为高兴:“这简直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来枕头啊。”

看完张学颜的序言,万历从附署的官员名单里,却意外看到两个熟悉的名字,顾宪成、李三才。这两位都是眼下应该还没组建的东林党的创始成员。顾宪成不用说,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对联便令他名扬史册,而李三才,万历在穿越前读过的一部古代小说里,看到民间直接就把这人描述成了天上的星君下凡。

“此时这两人应该还只是芝麻绿豆大的官吧。”万历心想,不过此时他没心思去琢磨这个,便接着往下看,直到冯明小心翼翼地凑过来提醒他用膳。

用膳时万历忽然记起,前几天有给事中上疏弹劾目前已转任吏部尚书的王国光,说他卖爵鬻官、贪污受贿坏事做尽,而且有证人可以对质。而内阁就此事给出的票拟则是训斥该给事中挟私报复,中伤朝廷重臣,拟原职降一级外调。这几天王国光正闹情绪躲在家里装病,并上折乞休呢。

想不到今天户部便呈上来当年王国光主持编撰的《万历会计录》,几件事情这么一联系起来,万历心中明白过来。王国光与张学颜,是张居正的左膀右臂,同气连枝,肯定互为援手。这边王国光一有事,那边张学颜就赶紧把王国光当年的重大贡献又给亮出来。看来这王国光的能力肯定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被张居正委以重任,而且这《万历会计录》万历虽然还只是粗略翻了一下,就觉得很不简单。

“不过这回被举报的这些事儿,估计也并不是空穴来风,要不张居正的阵营不会这么重视。”万历心中暗想。

这种有能力、有政绩但也有劣行的官员在万历以前生活的那个年代同样不少见,只是在这两个时空中都由不得他去处置。当年是吃瓜群众,如今是吃瓜皇帝,都只是看戏不用买票的观众而已。

当读了一下午书的万历去给李太后问安时,情况并不像冯明所预计的那样,李太后根本没跟万历多说什么,闲聊几句就端茶示意万历离开了。

等到了第二天,仍然是这样,而万历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差点又有被罚跪的可能。

李太后其实已经听说了儿子打造新奇物件的事儿,不过了解到的整体情况则是儿子这阵子都非常关注课业,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读书之上。而冯保也并没有如冯明所预计的那样,跑到太后跟前抓住这事儿添油加醋大做文章。

她对于儿子最近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儿子变得如此好学,搞得李太后都想抽时间去趟奉先殿好好跟老公汇报汇报啦。

而此时又一次来到文华殿的万历,却处于穿越以来从未有过的厌学状态之中。此刻的文华殿冠带云集,公候勋贵,内阁阁老、学士,各部尚书、侍郎,翰林儒臣统统到齐,而都督同知刘守有则亲自带领着一群作读书人打扮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在此充当仪卫。

大明万历十年的第一场经筵,即将隆重开始,在鸿胪寺赞礼官的引导下,自万历以下所有参加人员都依着礼仪流程行事,待得万历在大殿中央的御座坐定,官员们便依品级而入,各种行礼,各种走位。

万历不知道,这还是由于自己即位之时年纪太小,而且前些年经筵举行得比较频繁,仪式流程已经被张居正大为简化了的结果。

等一干旁听官员都已在万历的两侧站定,担任此次经筵展书官、侍读官的官员又进来给万历叩头行礼,最后才轮到今日的两位讲经官出场,万历依稀认出其中一位好像也是自己的老师,叫罗万化,之所以记得罗万化,是因为此人是自己的老师中品级最低的一位,而且多少年都不得升迁,永远是青色袍服,鹭鸶补子。

今日的罗万化仍然是青色袍服,鹭鸶补子。讲经官是设有座位的,罗万化向万历行礼后便坐下开讲,讲的《帝典》,乃是《尚书》中的一篇。万历在穿越前对这《尚书》简直读都读不通,感觉极度晦涩难懂,穿越后却能倒背如流,原来以往每次上日讲前都要颂读十遍。

此时虽然已经记得住《尚书》的内容,但被那罗万化一通引申发挥,万历顿时就听得云山雾罩。只有那些一辈子浸淫于其中的宿儒,才能很快领悟罗万化所讲的这些辞章典故,很不幸,今日万历身旁几乎都是这种人,更加令被环绕其中的万历觉得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坚持到中场稍事休息,万历已是再也受不了了,感觉这简直是两世为人中最难熬的一个时辰。等轮到另一位讲官就座,开讲《尚书》中的另一篇时,万历就已在考虑要不要再装一回晕倒。

此时万历不得不佩服在他两侧站着旁听的这些官员们,眼睛不自觉地看向两旁,有个人一下就被他给盯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