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帝明> 第二十一章 主动出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主动出击

次日上朝,万历在朝会上宣布了册封妹妹朱尧媖为永宁长公主的喜讯,并依旧例对内阁辅臣加以赏赐。

当司礼监秉笔太监张诚带着圣旨与赏赐的物品来到张居正的府邸时,张居正正卧床静养。听得圣旨到,连忙起身下床,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堂前接旨谢恩。

张诚在司礼监日久,与张居正相熟多年,此刻见张居正这般模样,心中也自暗暗摇头,看来老先生的病情没有好转。

待张居正接旨谢恩毕,便语带关切地对张居正道:“万岁爷与太后对老先生的病情很是挂念,关爱之意溢于言表,老先生且安心将养身体,争取早日康复。如有什么事情要向万岁爷与太后娘娘转达,老奴自当效劳。”

张居正扯着家仆的胳膊,勉力站起身子,张诚也赶紧过来帮着搭把手。众人想把张居正扶到椅子上坐下,却被张居正出声制止。

张居正道:“今日真是有劳公公了,还请公公代老臣向皇上与太后致谢。”

张诚连忙答应下来,张居正又道:“老夫这病已是迁延日久,一时也难以痊愈。不过静养了这些日子,还是有些起色的。”

张诚一听,脸上马上露出惊喜之色,道:“那就好,那就好,咱家回宫一定向皇上和太后娘娘禀告这天大的喜事。”

张居正也是面带微笑,回首点了下头,后面的仆人马上会意,不一刻便提进来一个沉重的小食篮。张居正对张诚道:“今日辛苦公公跑这一趟,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请公公笑纳。”

这也算是官场上不成文的常例,张诚当然是照例客套推脱一番就收下,这边张府的仆人自会拿去交给他带来的小厮。

既然旨也传了,话也听了,礼也收了,张诚便起身告辞,挡住要相送的张居正,自个出府回宫去了。

张诚一走,张居正马上就回到卧室接着躺下。他患痔疮多年,近年来越加严重,稍有不慎便血流如注,如今年岁一大,哪里还受得了。以往发作只要休养几日便能暂时稳住,这次连着静养了多日仍未见好转,反而身体也连带着日渐虚弱,周身不适。

时日一久,张居正心中也不免忧心,只是接下来便收到宫里的消息,皇上居然要申时行与沈鲤在日讲时讲授《大明会典》,这事申时行根本没告知自己,而皇上如今仔细研读《大明会典》,这目的更是一目了然,明显是期望亲持政务了啊。虽然自己早就明白皇上的心思,偏偏被困在这刀山之上,再也下不来。

晚间张居正借口代拟公文请沈鲤过府一叙,想不到那沈鲤如今虽不如意,竟断然拒绝他这位当朝元辅的召唤,还说什么:“国政决于私门,非体也。”张居正把持朝政多年,早就习惯官员们对自己言听计从,被沈鲤这么一口回绝顿时气得不轻,病情也随之加重。

面对如此情形,张居正不由得更加焦虑,所以今日在张诚面前,便只能报喜不报忧。

乾清宫中,万历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张诚向他汇报今日所见张居正的情况。张诚一汇报完,万历便对张诚道:“你去慈宁宫,跟太后也禀报一下,过几日带上些赏赐再去看望元辅。”

万历听说张居正的病情好转还是很高兴的,眼下这大明政事自己可弄不明白,张居正早点好起来那是最好。不过他更希望张居正就这样在府中继续调养下去,既能遥控朝堂的政务,又没多余的精力来盯着自己这个小皇帝。就像他穿越前父母工作的那家大医院里,休而不退一住好多年的大佬大有人在。他根本没意识到,他这几天里一些很随意的言行举止,已是令张居正和冯保大为紧张。

穿越前做了半辈子吃瓜群众的万历,虽然也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算得上心思缜密,但他却根本不具备这些大人物的政治敏感性。而且他的那点警惕性,又分散到了遇到的所有事物,不像身边的其他人,时时紧盯的只有他万历一个。

傍晚,万历去向李太后问安的时候,遇到了在李太后这儿蹭饭吃的弟弟朱翊镠。此刻朱翊镠正陪着母后在打棋谱,见万历进来,马上欢喜地直喊皇兄、皇兄。

万历与太后、弟弟见礼毕,便和李太后聊起张居正的病情,李太后早些时候已听张诚说起过老先生病情有所好转,对此也是十分高兴。

谈完张居正的病情,李太后对万历感叹道:“永宁眼看着就要嫁人了,这日子可是过得真快啊,下一个便轮到你弟弟了。”

万历听得一怔,脑子还没反应过来,旁边的朱翊镠便抢着道:“是啊,是啊,皇兄,你可要替我挑选几名绝色的王妃。”

李太后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拿手在儿子的脑门轻轻戳了一下,道:“你堂堂亲王的妃子,虽不说母仪天下,也要在德在贤,岂可只重容貌。”

朱翊镠见被母亲指摘,却也不慌,嘻嘻一笑道:“对,对,母后说得是,那就既有贤德又有美貌。”一句话说得李太后对这惫懒儿子哭笑不得。

万历看着这小学生模样的弟弟,一个劲嚷着要娶老婆就觉得心中别扭。轻咳一声道:“弟弟你如今还小,留在宫里多陪陪母后岂不更好。”

李太后轻叹道:“哀家也是这个意思,可惜到时候却由不得你我,外边自会有人不断提起此事。”

朱翊镠倒是念念不忘娶老婆的事情,道:“娶了王妃不也可以陪伴母后,只要皇兄不赶我去就藩就行。”

李太后看了眼万历,对朱翊镠道:“你以为这也是你皇兄可以随意做主的,祖宗制度如此,岂可随意更改。”说到这李太后不禁叹了口气,轻声道:“只能到时候再看吧。”

李太后这话万历一听就懂,她对这小儿子实在是十分的宠爱,根本就舍不得他远离,只是碍于祖宗制度不得不如此。

而现在的万历当然谈不上跟这个弟弟如何兄弟情深,他只知道明代的亲藩体系也是几经波折才最终确立下来的,虽然弊病很多但对于稳定皇权还是作用巨大的。等这个弟弟再长大点,如果总留在京师对自己肯定没有好处。

不过他这时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心思表露出来,反而劝慰起母亲:“母后不必忧心,眼下此事尚无人提起,等以后有朝臣关注起此事时再作计议吧。不过弟弟你也要多留心课业,如一再提起选妃之事那就授人以柄了。”

一番话说得李太后连连点头,朱翊镠垂头丧气。

朱翊镠这阵子日子很不好过,以往总跟在哥哥屁股后面在宫里到处嬉闹,好不快活,就算被太后训斥起来也总有个皇帝哥哥顶在前面。

最近皇兄却一改常态,规矩了许多,再不带他玩耍。最要命的是皇兄还变得非常的用心课业,认真读书,搞得他如今每次到李太后这里都要被母亲数落,然后还跟他说皇兄如今如何如何,这会更是被母后与皇兄联手夹击,实在令他郁闷无比。

正如后世一首歌里唱的那样,眼下他真是觉得“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于是等到第二日,他便决定主动出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