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崇祯五百年> 第贰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20 跳出跳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贰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20 跳出跳入

“兵者诡道也,对方疑心,便猜想你是三桂派出来的替身。他们不见三桂,便认为附近另有伏兵,难以安心攻城。”

昨夜奏在烛光下向朱由检来一课速成班,将今天战术、战略以及各种可能性都分析一遍。

事实证明朱由检不是笨蛋,吸收及记忆力很好,重要是勤力,真的将奏抛出来的所有知识牢牢记入脑。

今天在城墙上,只会由他开口指挥,兵士只听他一人命令,如是者便不会令奏的光芒掩盖崇祯,维护皇帝的尊严。

奏很本事,奏很厉害,并不需要向所有人表现出来。

古来智将,皆死在锋芒毕露,引皇帝不快。

所以奏一直注意这点,没有过度胡来。

更重要的是奏是女人,对朱由检这样的男人而言,只要将她收入后宫之中就稳妥安心。

否则换作男人,一旦功劳过大,给再多的钱银与爵位都不够,还是直接杀了比较干脆。

一切都如同奏的预测,为救李过,李自成必然主动提出交换人质。

皇子价值过高,用处太多,不可能即时拿出来,所以只可能拖吴襄出来一兑一交换。

奏熟知经济学、心理学,加之掌握敌人所有筹码及资本,李自成这粗线条大汉思想简单,会考虑甚么,她大体都想像得出来。

朱由检同意,两军阵前交换人质。

只是阔别月余,吴襄几乎变成另一个人。

过去身为将军时的锋芒豪气,尽皆在酷刑中摧残殆尽。

假使吴三桂在场,恐怕都认不出眼前人是父亲吧。

“是本人吗?”

“正是。”

奏不怕李自成搞花样,没有人能在她面前使花招。

双方交换人质后,伤痕累累的吴襄带下去,交由军中医官诊治。

朱由检睥睨,冷傲视之,随即置不管。

换着平时,他第一时间杀了这叛臣。

如今看在奏的份上,兼且大顺军压境,暂饶其不死。

“有圆圆及吴襄在此,三桂更不可能反逆。”奏提示朱由检道:“顺便赚取时间,越迟开战,对我方越有利。”

交换人质的戏码撑不了多久,待救得李过回来,大战一触即发。

在李自成的指挥下,数门红夷大炮推出来,朝城墙齐射轰击。

同时全军大喝一声,攻城武器拥蜂而上,誓要将全军赶尽杀绝。

他认为城墙上自称“崇祯”的家伙只是骗子,而吴三桂必然另有企图,所以没有大意。

军队轮番不停的狠攻,同时左右驻扎防守,以防再有骑兵拦劫。

“吴三桂,我定取尔之首级!”

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古称榆关,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

关城南渤海、北依燕山、横贯辽西走廊,东西为出入关门陆路咽喉之地。

一关雄踞,万夫莫闯。

从来易守难攻,即使清兵至此,亦只能偷偷绕道。

山海关城外的四座子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和北翼城,原具有拱卫县城之功。

由于吴三桂主动放弃,将所有兵力集中在山海关,四城俱陷落于大顺军手中。

障碍既除,再无牵累。

估量对方兵马不多,李自成认为自己只要别再大意,今天之内一定破城杀人!

“成败待此一决,死也要给我上!”

如今由何复指挥守军,凭居高临下的地利,以及高昂士气拼死抵抗。

弓箭手齐列远射,杀死一批涌前的步兵。

另一批滚木擂石,将爬梯踏上来的大顺兵士击杀。

就算侥幸爬上城墙,未抵达最顶,就有明军高举棉油火把烧人,又枪挑刀砍劈人。

四方炮声如雷,天上矢集如雨。

朱由检不动如山,奏迅捷守在他身前,清弓一拨,扫落飞矢,顺便夺去数枝,反过来射杀爬上来的大顺官兵。

面对大顺军轮番不停的狠攻,就算有崇祯皇帝亲赴前线,亦不可能一个打一百个。

从早至午整个山谷杀声如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激战半日不分胜负。

“这样下去撑不到午时啊……”

奏的权具持续汇报战况,像李自成这样不要命地发起猛攻,恐怕巳时未完,就会精疲力竭,城破人亡。

“皇上,转 Plan B 。”

“喷……喷扁?”

“呃,不,是第二计划。”

奏一时口快,习惯性吐出英语,急忙纠正。

朱由检不是头一回听到奏说些莫名奇妙的语言,故此不大在意,再次提起扩音器,对战场大喝:“敌羞,吾去脱他衣!”

大顺军正在登城抢攻的士兵忽尔一呆,连李自CD发愣。

每一只字都听得懂,但合在一起就变得不知所云。

人类的大脑骤然接收到陌生的事物,需要一定时间分析。

就在这一瞬间,山海关城墙上,同时有无数人大叫:“敌羞,吾去脱他衣!”

“脱你妈的衣!”

李自成终于吐糟,可惜反应太晚。

奏自城楼上跳落,以 Superhero landing 方式着地,正好落在城门及攻城车中间。

“喂,就没有人吐糟一下吗?”奏顾盼一笑,人影一晃,跳上攻城车的圆桩上。

双手运劲,剃刀一挥,将左边推车的步兵斩杀。

攻城车沉重,移动缓慢。

推车的士兵全身力气都押在车上,哪有本事应付奏的猛攻?

左右护卫的战士吆喝冲来,意图包围奏。

她柔腰一翻,跳到另一边,砍杀小卒。

奏身上的姬骑士战甲比诸大顺军装备更好,对方砍数刀都没事,但奏一刀就干翻他们。

同时城门拉开,一直隐伏在后的冷允登、朱慈照,以及吴三桂参将冯有威终于率领一队五百人的骑兵冲出。

每个人右肩膀上俱系上白布,张口大叫“敌羞吾去脱他衣”,然后见人就砍。

事出突然,加上城墙上守军协助支援,遂畅通出门,入阵砍杀。

前线的士兵大抵取攻城武器,近战为主,岂是骑兵对手。

一轮急行辗过,肇事逸逃不留痕。

奏急施轻功,踏过大顺军士兵头顶,穿身跳到骑兵群中一头银色负翼战马上。

“姨娘!”

“做得好!”

当守城撑不下去时,就得调一批骑兵在城墙下冲杀,打乱攻城的节奏。

“想不到娘娘真的自城墙上跳下来……真的没事吗?”

“完全没问题!”

“姨娘乃世外真人,这些根本是小事一桩。”

冷允登将军大叹自己见识浅陋,见识过奏种种不可思议的行动后,亦开始相信这场战争必会获胜。

奏一马当先,手中剃刀过处,见人杀人遇佛杀佛,寻常小卒绝不是对手。

朱慈照执意出阵,左手有奏赐予的盾牌护身,右手执起长刀,畅快地挥划无明剑法,一时之间亦能斩杀数人。

冷允登更不用说,经验丰富,陪同吴三桂在此驻守经年,区区大顺军的虾兵蟹将根本不是对手。

经过奏的骑兵队突袭,一时城墙下大顺军阵脚大乱。

古来攻城战就是死亡重灾区,是用尸体叠出胜利的果实。

简而言之,攻城战就是叠尸打王,用血铺成的胜利。

故此所有军队都是派最低层的士兵上前送死,而精锐皆留在后面预备破城闯入。

死是别人的事,功是老子领了。

李自成亦不例外,一定留在最安全的地方。

区区五百骑兵,单是在城墙下巡戈,扫荡杂鱼,亦足够矣。

李自成闻知,立即派重骑兵追击。

指令都未发下去,奏早得先机,拍拍马屁率领众人折返回城。

重骑兵追出来时,当然见不到半个敌人。

无功之下,正要转身退回去,好让道予步兵攻城时,城墙上冷箭齐发,成功射杀一批战马及战士。

重骑兵的正面防御优秀,不过背面不甚了了。

平地作战时能靠合堵成人墙攻势威胁敌人,不过攻城时毫无发挥之所。

何复照奏的指示,瞄准他们转身撤退的时机放箭,登时收拾一批重骑兵。

明军士气大振,而大顺军攻城势头遭打断,又得再派人踏上云梯。

重骑兵撤后至一定距离,城门又拉开一小道空隙,奏再次带一队骑兵出来。

“天呀?又来?”

打完就跑,跑完又打。

我又进去了!我又出来了!

打我啊,笨蛋!

如是者一连四次,攻城的步兵也好,来回追击的重骑兵也好,同样被奏耍得团团转,疲于奔命,无法畅顺攻城。

李自成知道之后,气得打手下出气。

即使谋士李岩苦思,亦无破解之策。

“‘敌羞,吾去脱他衣’……究竟是甚么意思?”

相比眼前的危机,李岩更加在意敌人持续不断叫喊的这句话中,藏有甚么玄机。

不过李自成没有给他充足的时间思考,一直追问如何破敌。

“敌人的进攻及撤退时机抓得非常准,本人认为我军中必有内奸。”

兵临城下,到底要有多大的自信,时机要抓得多准,才敢在绝对安全下拉开城门冲出?

每一次才发令重骑兵冲出去,敌人连风都未望见便撤退,白白虚耗他们的时间。

要说没有人通风报讯,那才是奇事。

问题是内奸如何报讯?而且连大顺军都不知道下,比军队传令系统更快,交至敌人手上?

“内奸?怎样抓出来?”

李岩摇头道:“战场纷乱,我军构成复杂,降兵众多,根本无从细验。”

早就说要撤退,是李自成偏生不愿,硬要将吴三桂斩草除根。

李岩看出敌人应该有某种行动,却不知道个中详情。如入黑雾之中,伸手不见五指,连下一步是悬崖都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