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崇祯五百年> 第贰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14 后方突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贰章 崇祯十七年四月#014 后方突袭

一时之间“万岁”之声覆天盖地,好不夸张。

朱由检太久未曾听人喊“万岁”,登时心儿飘飘,连忙冷静想:“我岂能满足于此?”

人镇定下来,先褒扬众将士尽忠尽德,不降贼匪,是大明的功臣;

然后表示自己意图光复山河,重振明室;

最后再晓以大义,言朕即天命,殛之闯王。

朱由检演说时,前方有士兵报告,再闻李自成出兵,直扑而至。

他手握兵符,圣谕道:“平西伯即时率领精骑,顷巢而出,正面近击闯贼!”

吴三桂大骇,急道:“皇上!敌方人多势众,而我军形单力弱……”

朱由检不想听废话:“做,还是不做?”

朱慈照望望父亲,又望望吴三桂,不知怎生插口。

倒是陈圆圆人急智生,求怜道:“皇上大开恩德,允夫君将功赎罪,请快点叩头谢恩?”

朱由检怒目,他何时有答允过让吴三桂将功赎罪?

吴三桂同样心想崇祯所谓“正面迎击闯贼”,与推他去死没有分别。

当失去兵符那一刻起,陈圆圆落在崇祯手上后,三桂的小命就由不得自己作主。

想到此关一破,陈圆圆亦会落入敌手,更是容忍不得。

他心中暗道:“罢了罢了,走至此步,算我倒楣!假如死不去,也许还能将功赎罪……不,至少要保住圆圆的性命。”

“臣……领旨!”

吴三桂扬言殊死对决后,身先士卒,冲在最前。

朱由检回营帐内安坐,身为皇帝,他并不想犯难,亲赴前线。

朱慈照久闻奏分析现况,心知吴三桂是不可多得的良才,连多尔衮都屡次想招降过去,决不想让父亲轻易斩杀。

可惜皇帝老子就是一切,恨自己人微言轻,根本无法左右其决定。

“姨娘……拜托你了!”

接下来的战场,只能祈祷诸位兵将奋勇作战,以及奏的“奇计”生效。

吴三桂壮怀激烈,有前无后;手下亦各有心思,或战或降,就是没有人想死。

原本他们打算拢城死守,可是崇祯持有虎符,一声令下,便得主动出击。

即使心中质疑此命令,但吴三桂率先走在最前,自己还能抗议吗?

每个人都视死如归,一鼓作气,直奔向李军本阵。

李自成收到消息,原本打算在山海城西一片石口北出往东,领二万骑兵突袭城池,岂会想到吴三桂突然主动出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嘿嘿”大笑数声,登时击腿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却闯进来?好呀,既然吴三桂锐意自杀,老子就成全他!”

早知道人质用不了,就不会带来战场。

李自成彻底抛弃“招降”的想法,决心要将吴三桂往死里打。

两军对垒,自然是一番恶战。

李军步兵即时趋前,火炮列阵。

随着一声令下,“轰轰”发射,直将整个战场弥漫硝烟。

吴军已无后路,发动决死冲锋,即使被炮火击中,骑兵依然联袂疾驰,毫不退缩。

数轮炮火过后,吴三桂等人挺下来,终于撑到与李军交接。

“换阵!”

步兵推开大炮撤下,李自成最引以为豪的重骑兵现身。

全身披挂的骑兵并不似关宁铁骑以快为主,而是踏着整齐的步伐,组成一堵墙般往前突击。

吴三桂久闻李自成的“三堵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旦被包围伏击,三支骑兵墙便会轮番冲击,像吴三桂这批轻骑兵势必击溃。

之前交手落于下风,就是被此战法阴掉。

有没有破解之法?

没有!

至少三桂想不到!

这也是为何他宁愿守城亦不想主动出击的原因。

“转向!”

吴军大队随吴三桂转向左,企图寻找空隙杀进去。

李军步兵架盾,簇拥推上。

吴三桂突围不成,反而折损好些兄弟。

“老子就是要死,也得杀多些敌人!”

陷入自暴自弃的吴三桂不要命的挥刀,腾空而起,硬生生跳入步兵阵内,奋力砍杀大顺军,一时血流成河。

手下见将军勇猛,纷纷呼喝跟来,一下子冲破右翼的包围网,意外杀出一条生路。

李自成瞧得心急,调派第二排重骑兵包抄,誓要将之一举歼灭!

吴三桂率兵,以快制慢,总能在重骑兵形成包围前先一步脱出。

几番磨合交锋,竟然没法堵死他。

李`自成闻前线奈何不了,心想都是一帮饭桶,自行跨上马,又叫刘宗敏等人一起上,率领亲兵压往前线。

三排重骑兵一直往前推,多少有点作用,至少令吴三桂不得不先引部下撤后。

忽见本阵中一人冒头走在最前,身上战甲亦非同寻常,疑心是大将,复又扭头冲来。

李自成见吴三桂杀红双眼,锐卒勇猛搏战,一时心怯,连忙叫左右上前抗击。

身边武将唐通兀不上前,更向自成进言道:“昔者大王豪气干云,纵马驰入明军之中,大杀四方。今缘何却步不前?”

却说这位唐通,原本受崇祯赐封为定西伯,守居庸关。

惜战败受俘而降,之后仍维持定西伯之位,跟随自成行军。

见他毫不积极地拒绝,其他武将更是爱惜性命,无人冲前,李自成破口大骂道:“你们都不听老子命令吗?”

刘宗敏道:“你是大王,你先行!你愿行,我愿追!”

亦有人道:“让大王先走,我们殿后。”

李自成听在耳内,气得白瞪眼!

当攻陷京城后,每一位大顺军都在腐化,其中当然包括自成本人。

在南阳一役,敢于以身犯险,闯入孙传庭车阵中砍杀明军,已经是过去式。

现在自己势将登基为皇,便爱惜自己的生命,企图推下属行先死先。

大家一起打江山,你心中有何盘算,岂会猜不到?

人人都是差不多心思,自然不敢前行。

与李自成不同,吴三桂却是拚上性命血战,置生死于度外。

一众李军小卒岂是对手,在骑兵左右疾驰下,即使偶有斩落一两名吴军,己方亦有十数人受伤。

李自成心想吴三桂再勇,久战必疲,便不再冒险亲赴前线,一力叫下属抢攻。

反正吴三桂身边只余下区区数千兵马,已不足为惧。

两军交战甚激,忽然背后有一批骑兵冲来,突袭自成背后。

数支火箭齐射,即时燃起粮草及火药,将后方不少看守物资的士兵炸死。

大后方顷间陷入混乱之中,扰乱中情报传至中央本阵。

听到军队后面沉闷的雷响,李自成心生不祥之兆,连忙派人去打探情况。

“报告大王,后方有一批穿明军服的骑兵扰乱,已经杀死不少士兵!”

“甚么?吴三桂还有伏兵吗?”

李自成不想放弃杀死吴三桂,下令李过率五千骑兵赶赴后方,解决敌人。

李过心想前线多灾多难,还是后方比较舒适。

何况敌人也许只是吴三桂派来的奇兵,估计只是死前挣扎,料想是轻松活,就即时接令出发。

虽然说出来名字不甚响亮,事实李过来头可不小,其人乃李自成从子,只是比较年青四个月。

亲上加亲,故在大顺军中深受信任,委以武将要职。

他召来五千骑兵冲去后方,却发现敌人之战马盔甲确是明军款式,却非关宁铁骑之貌。

对方行动迅速,已经彻底将粮草烧个精光,火药炸个清光,拍拍屁股准备撤退。

“不管了,总之是敌人,大伙儿一起上!”

对方走得挺快,过追之不及,吩咐左右齐齐拉弦发矢,追射敌人。

对方却只顾加速,不管乱箭,瞬间逃之夭夭。

李过生怕离开本部太远,疑心对方道上有埋伏,果断放弃。

转头望向死伤狼藉的后勤队伍,心道:“我军后方粮草及火药,藏之隐蔽,岂会如此轻易发现?估计对方误打误撞乱入,真是走狗屎运。”

连忙吩咐士兵点算损失,又想:“损失这么多兵粮,接下来怎么办?十万大军吃甚么?”

骤然身后又起惊雷,沙尘滚滚,方才那批明军骑兵去而复返。

此时士兵犹在点算伤亡损失,均以为敌人退走,不再回来。

一时大意而无心把风,竟然被对方乘虚而入。

“明军来袭啦!明军来袭啦!”

众士兵奔走相告,号角吹响,战鼓擂动。

过匆匆召集兵马,但大伙儿因为打理战场遗骸,不仅各散东西,连兵器都丢在一边。

来不及拾起,敌人已冲至面前。

对方快马加鞭扫过来,士兵连逃跑都办不到,惨被斩杀。

少数侥幸骑上马的家伙,亦各自分离,未尝汇合,难挡千骑扫来,迅速逐个击破。

来得匆匆,去也匆匆。

当李过再度集结好兵马,准备反击时,对方即时调头撤退。

这次他瞧得清楚,为首带领骑兵的是一匹银白色附有翅膀战甲的战马,然后座上人的黑色盔甲亦与明军将士回异。

“万万不能让他再嚣张下去!”

李过觉得自己被对方愚弄,假如刚才一直追下去,便不会被对方返转头偷袭。

怒从心起,率领残兵不惜一切追上去。

可惜对方撤退的时机抓得太准,待李过拍马起步时,他们已经全速而退,只是扬起阵阵沙尘,吹上脸颊。

“追!给我追!”

“将军,恐防有伏,切莫深追!”

有左右劝喻,但李过拒绝:“如不能彻底剿之,则必会卷土重来,扰我大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