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崇祯五百年> 第壹章 崇祯十七年三月#013 议而未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壹章 崇祯十七年三月#013 议而未动

诸事已定,朱由检再问何时逃出京城,奏依然说要稍待。

朱慈照问要等待甚么,奏突然说寓言道:“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此乃《庄子.逍遥游》内的一句话,为免二人误会,奏补充道:“京城日内将有大乱,届时即可趁乱而逃。”

“京城怎会大乱?匪贼胡作非为乎?”奏点头,朱由检大骂:“岂有此理!这群匪贼,真是死性不改。”

“不是死性,是人性。军队都是男人,男人志在甚么?功名、利禄、女人。要笼络驾驭就授以功名、要激励慰劳就犒赏利禄、要麻痹沉醉就纵欲女人。古往今来多少军队,莫不是以此三者御之?”

朱由检嘴唇紧闭,双眼光芒内歛。

他当然不曾忘记,登基之初,那位把持朝廷的魏忠贤,如何将绝色美女送入龙床之前。

而他之后如何厚封这位九千岁,凡事一律答应,而且加倍厚赏……尔来我往,暗藏多少刀剑交击。

今天想来,犹是触目惊心。

“李自成出身草莽,他带领的士卒主要出身农民,是构成这个国家底层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教化,而且从未见过世面,更不知所谓儒家人文精神。他们自小就在流寇的烧杀抢掠中长大,那么长大后在义军中烧杀抢掠他人,亦十分合理。”

奏竟然在由检面前晓以道理,直言无忌。

“这些事朱皇重八都做过,都是寻常闲事,所以我才劝夫君不用管。”

朱慈照听到对方直言太祖名讳,顿时脸上一黑,心想纵是魔女亦不应如此无礼。

父亲为人最小气记仇,一定会挑她的毛病。

岂料朱由检只是现出厌烦之色,居然不曾打断,大出意料之外。

他岂知道奏早就将明朝历代皇帝的姓氏名字都说过一遍,所以朱由检及王承恩已经听得习惯。

王承恩皱眉不乐,令朱慈照相当困窘,却又不敢亲言。

亲睹奏的力量后,王承恩不敢直接反驳,但依然据一己之见。

“我朝太祖,岂曾干此勾当?都是部下自作主张,无视军纪。”

“他当上皇帝,当然要粉饰一下,诿过他人。假如部下真的违规,何以不曾处罚?莫非重八治军无方无道?”

“够了,现在不是时候纠缠在这些话题。”

虽然奏每一句说话都像有刺有骨,刺得朱由检不舒服。奈何现实人家比你强,又有求于人,只有闭嘴哑忍。

再者她的说话不悦耳,但道理简单明瞭,令他思维豁然开朗,获益不少。

长久接受 Super Mario Land 的训练,虽然仍然卡在第 1-3 关,但朱由检的思考方式开始脱离原本固执封闭,会考虑得更全面,甚至自己的力量。

“另外在出逃前,必须再救一人。”

卒彰显其志,奏说那么多废话,就是推销这个计划。

“汝想救谁?”

“陈圆圆。”

眼前三名男人尽皆瞠目结舌,然后困惑不明。

“陈圆圆是何许人也?”

三人不知道很合理,但在明亡之后,陈圆圆的人生及经历便成为众多戏曲说书小说戏剧电影等等的题材。

“冲冠一怒为红颜”,相传吴三桂降清,大开山海关门,就是因为李自成的将领刘宗敏掳走陈圆圆之故。

有史家言真正原因是李自成入京掳走其父吴襄,严刑拷打,已累仇恨。

又区区四万关宁铁骑,不足以抗自成北伐,所以降清自保。

有女权主义者批评抬高陈圆圆,旨在丑化女性,将亡国之灾,责难至一个女人头上。

后世常说他叛国投敌,是千古罪人,其实当时降于满州军,三桂不是头一人。

在他之前更有洪承畴、耿仲明、孔有德等将领。

在他之后亦大有人在,包括知名书法家王铎。

更重要的问题是其时三桂受大顺及大清夹击,四万铁骑只余一万,快将全灭。

对三桂而言,满州军不过是关外的敌人。

虽为异族,又几度兵戎相见,不过是各为其主,而且互相尊敬。

反之大顺军是灭掉大明国之敌人,又掳其父与爱妾,真正“国仇家恨”对象。

李自成对前朝大臣极尽凌虐,吴三桂若真的降顺,自己性命难保,降清保身,顺手为大明报仇,自是合情合理的决定。

降大顺必死无疑,降大清却有荣华富贵。

吴三桂不仅要为自己考虑,还要为身边一众兄弟考虑。

他想做“汉奸”,亦需得手下铁骑点头。

全军处在濒死边缘,自然只能考虑活下去。

陈圆圆是远因,保自己及手下的命是主因。

不过他亦是痴情汉子,降清后第一件事是借清兵直冲回京城找陈圆圆,可证他真的很重视这位女子。

目下李自成尚未派兵北伐,在吴三桂降清前,他们早一步找上门,并献上陈圆圆,先解决思妻之情,再协助他抗击大顺及大清军,便不会成为卖国贼,千古遭受骂名。

“陈圆圆是吴三桂的爱妾。”

朱由俭早闻奏说有奇策,夺取吴三桂兵权,没想到是用他的爱妾要胁。

“我不认为这法子有效……”

“不!绝对有效!”

“不爱江山爱美人”,吴三桂对陈圆圆可谓情有独钟,按常理绝对能左右他大脑百分之八十的决定。

奏几番考虑,更一度想过要不要在协助朱由检夺取兵权后直接杀掉吴三桂,永绝后患。

然而朱由检将来争夺天下,有才能的人越多越好,像吴三桂这些绝世名将,杀之可惜。

他就如同汉代韩信,就算要杀,亦得等一统天下之后。

朱由检也好,朱慈照也好,二人都无带兵打仗的经验。

就算协助他们夺取兵权,不会领兵,依然无济于是。

奏当然能带,但她需要办更重要的事,决不可能浪费在领兵行军上。

于是吴三桂在奏的一番考虑下侥幸免死,可喜可贺。

朱由检逃出北京,同时护送陈圆圆北上,与吴三桂会合。

蒙受圣恩,有陈圆圆照看,想必再无异心,且全力效忠朱由检。

如是者文有奏,武有吴三桂,加之“崇祯”号召天下,定当拱垂而起。

先平关外,挫败甚至收编清兵,再南下一统天下,便是奏整个初步的争霸方案。

当然这个方案要赶及在吴三桂降清前完成,否则功亏一篑。

史书载吴三桂于四月廿七日降清,在此之前两边早有联络,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朱由检听及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又想起自己与皇后妃嫔的经历,人非草木,不禁流下一点男儿泪。

“营救时有否计划?需要我协助吗?”朱慈照发问,奏沉思半晌,问朱由检道:“夫君,你愿意让照儿去救人吗?”

“个中有否危险?”

“有。”奏道:“若然不行,便由我一人出马。”

“一人出马?行吗?”

“当然没问题,夫君可以先在城外等我,稍后赶来。”

“那位陈氏如今身在何处?”

“尚在吴府上……恐怕很快就要受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