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煮秦>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流金岁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流金岁月

一日之后,曹县官道上,左更江小白正带着三十名兵士慢慢的走着,一边走一边不时的回头看着身后,希望能出现那个身影,护送方士至咸阳,若是这人找不到,那也只能和刘亭长一样去芒砀山里面落草去了……

就在他第一百五十次回头的时候,江小白那古井无波的脸上有了变化,抬头看了看天色,大约下午二点的样子,艳阳炙烤着大地,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出现了一片烟尘。

“女娃,你看那是不是你家先生。”江小白勒住了马,对着另一名军士身前的灵儿问道。

哪知灵儿竟是连看都没有看后面的情况就在那自信的点着头,阳光照在她那满是尘土的脸上,弯弯的眉,大大的眼,浅浅的酒窝鼓了起来……

“这孩子是不是傻……”江小白心中暗道,你连看都不看点哪门子头呢。

“戒备!”左更江小白下达了命令,吃过一次亏的他总是担心这烟尘之中再杀出另一个手持镔铁棍的大汉。

“一定是先生,他会来找我的。”灵儿轻轻的说着。

于是这三十多兵士按照兵种的不同分布成了一个防守的战阵,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直到队伍里一目力极远之人大声喊了出来说来人正是他们的左方士这些兵士才松了一口气。

同样松了一口气的还有左更江小白,看了看笑的像一株向日葵的灵儿,江小白掉转了马头,他不用因为把左慈整没了而受罚了……

来人正是化名为左慈的陈鱼,山脉中一战卫国公主秀兰身死,言语之切着实让陈鱼悲伤了一阵,在山中寻了一处清幽之地,命几名黔首合力将秀兰与其他女子葬了,寻了一方石立于一旁,倒有点像无字碑的意思,至于其他那几个一瘦二白云云,随着一场大火早已化为了虚无。

就这样陈鱼下了山,身边多了十数名追随他的黔首,自然,还有一把剑。

看着这剑未免有些睹物思人,他只是一时之恶趣味,却是让一女子这般待他,单相思也罢,千古情也好,都在这马蹄声中,渐入黄土,终成一片泥沙。

尘归尘,土归土,生终将死,灵终将灭,万物终将消亡,在辉煌,不过一抔黄土,一捧青灰。人生百年,岂有永恒不灭者,夕阳末世,惊怖可闻,不过光阴一刹……

或许这就是一个重情之人的观念,爱或者不爱只在一瞬,陈鱼自己也说不好,他能看到的只有那一柄剑以及那几个黔首的敬畏。

敬畏自然是存在的,一己之力挑了寨中四大寨主,单这个武力值放在江湖上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在陈鱼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之后。

秦人还是迷信的,东郡下陨石,上有字,名左慈,冥冥之中定有天意,若是追随此人日后定会有所作为。

一行人马至曹县,打听到了江小白的行踪,购买了几匹马与骡子,几人沿着左更江小白的方向追了过来,在将要到济阳的官道上,二队人马合为一处。

“大人别来无恙啊。”陈鱼居于马上,双手微搭成礼,笑意吟吟的看着江小白。

“方士说笑了,之前在下不知方士之能,多有颠怪,此事还请莫要挂在心上。”江小白伸手指了指另一匹马上的灵儿。

“左更大人何出此言呢,你我二人同行,此事也就过去了,只是我还有一事相求望大人予以准许。”陈鱼轻轻拍了拍马屁股,至灵儿身前,将灵儿接到了自己的马上,至于身前。

江小白没有说话,打量了陈鱼身后的黔首以及他身上的剑,点了点头。

陈鱼笑了笑,指了指身上用布包着的剑,概说这是自己寻得的一把防身之物,所求之事也便是身后这十余名黔首,山林一战己方损失十人,此时自己征得地方乡俑十余人,还望左更大人将他们编进队伍中……

江小白是上过战场的人,能至左更的位置自然有其独到之处,一眼便能看出这十余名骑着马与骡子黔首的来历,看着陈鱼云淡风轻的模样,想到了在树林中那个出剑极快的身影,打马绕着这十余名黔首行了二圈,点了点头。

十二名黔首,暂编材官备役,待至东郡再将其手续之类补齐。

十余名黔首松了一口气,各自下马拜见左更宽恕之恩。

黄昏将至,五十余人起身上路,浩浩荡荡直抵济阳县城,在济阳县城留宿一夜,次日清晨,直至东郡。

卫君角得到了消息,使人迎接左更以及方士左慈,二人再次相见所言无他,一个询问秦王之意,另一个则委婉而言之,卫君屏退身旁近卫,与陈鱼谈起了治国之事。

陈鱼笑了笑,将那番理论重新与卫君说了一遍,至于做不做要看卫君自己的意思了,而今秦王巡游,重商与抑商又何必那么较真呢。

五日之后,陈鱼一行人等过东郡,经白马津,未从邯郸而行,至河内郡,见河内郡守,在朝歌县住了一日,复起身过河内郡,至上党。

也就是在陈鱼一行人至上党的第二天,卫君召集三公六卿,按陈鱼之谏,修筑水渠,将国内守兵分编,商农同治,修改驿站之能,增加了沐浴以及物流等几大功能,群臣见卫君坚决如此,不好相劝,于是乎这所居一郡之地的卫国在陈鱼的建议下多了那么一丝的改变。

与此同时,一封有着嬴政笔迹的书简被人快马送到了上郡公子扶苏处,时扶苏正与蒙大将阅兵,收到嬴政的密信当即便拆了开来,便知东郡之事,暗叹秦王这寻长生之举,待读到书简后所言随行兵士五十人以及左更一人时,蒙大将摇了摇头。

“咸阳不是这个什么左慈能去的地方,上有李斯,旁有中车府令赵高,看来秦王此封书简的另一层意思是希望公子赶回咸阳啊。”

“父王未言,扶苏怎好擅自而行呢。”账内正中处,一翩翩少年手持简牍慢慢的说道。

……………………

Ps我用了很长时间把前面的读了一遍,正如读者所说,画面感以及其他方面有所疏漏,电影看多了的缘故导致我的思维总是跳脱,代入感的缺失也是我现在成绩垫底的原因,写下去吧,试着从那种电影的角度转换过来,文自然要有文的意蕴,太多的辞藻总是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画面以及回忆这种我用的不好,自当留意,诗词笔墨显得文青了许多,还是要少写,人物的设定以及刻画方面二十五万字才看出问题的我已经把写作当做了爱好,暂时是有时间就码一点字,到下个月或许会少一些,因为要考试还有其他的事情,再次感激各位的支持,同期里面我的成绩实在不敢恭维,或许到完本之时,我又能有更多的感悟,记以随笔,青花致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