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并州铁甲> 第一九八章 模棱两可的袁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九八章 模棱两可的袁绍

张济战败了,河内守住了。

王匡兴奋的不知说些什么,把陈原视作神明一般,态度唯恐不恭敬,陈原的指示唯恐办不好。

就在打马回中军大帐的路上,陈原给王匡几个指示,一是给各方报捷,报捷的时候,说清此战是主要由并州铁甲军所打,并要将《并州铁甲军征战记》一并送到,让所有人知道这支军队的来历。

其二,组织人力,大力抄写《并州铁甲军征战记》,无论是谁,在河内只要想找到这书,附近就一定有。

其三,将并州铁甲军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之事,也要大力宣扬。

总之,要将真实的并州铁甲军告诉给所有人。

王匡等人虽不知何意,但是办事还是尽心的。

这个讯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两天内就传遍黄河两岸。

张济是董卓手下悍将之一,侄子张绣也是罕有其敌,偏将胡车儿也是一世人杰,兵强马壮,在西凉军中赫赫威名。

这样一个猛将,带着将近两万大军,其中3000西凉铁骑,剩下的都是洛阳的精兵。无论西凉骑兵,还是洛阳之兵,都是多年征战之兵,可谓百战精锐,竟然败了。

更令人诧异的是,他们不是渡河之际被打败,他们已经上岸之后,骑兵已经纵横30多里,步兵一路冲杀遇到比他们更强的对手,他们才被打败。

这个对手,就是并州铁甲军,他们的首领,是一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陈原。

伴随着这个消息,有一本书,从河内飞过黄河,进入洛阳,来到荥阳,来到酸枣等。

凡是有大军驻扎的地方,无论讨伐董卓的大军,还是董卓的军队,都看到这本书,《并州铁甲军征战记》。

还有张济带回2000西凉败兵,回到洛阳,更是将陈原的威名传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如今人人都在说,有个将军陈原如何如何。有拿到《并州铁甲军征战记》的,又对董卓愤恨的洛阳人多如牛毛。

董卓兵败,就是他们的喜事,一时间,讨论陈原几成风潮一般,在洛阳城内,私下里,蔚然成风。

更多的洛阳百姓都在问,那并州铁甲军何日能来洛阳,将老贼董卓赶走。

没人能回答,可是越来越多人在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

荥阳东30里,袁绍的中军营帐。

汇聚此地的各路诸侯坐在中军大帐,一个个兴奋的讨论着:

“王匡真是好命,要不然,我看只怕会全军覆没。”

“张济的突袭,声东击西,趁人不备,于小平津渡河,可谓高明。一路纵横,河内军难有招架之力,可谓高强。

如此强军,竟败给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子陈原,这陈原该是何等之强!听说他在河内只有2000兵马。

区区2000兵马,竟战胜将近20000精兵强将。

这并州铁甲军,恐怕是来此最强之军吧?”

“2000胜20000算什么,我看他们的那个什么征战记,说有一次,用200兵追杀差不多8000鲜卑兵。”

“陈原来就好了,我们可以拿下荥阳,直取洛阳。”

“是,是,若是陈原来此,董卓西凉兵算什么,吕布算什么,肯定都不是这并州铁甲军的对手。”

……

居中而坐的袁绍,听着各方的议论,面目沉静,一语不发。

“盟主,王匡的捷报说的清楚,陈原不日将来荥阳,要与董卓大战。我们何不早早请他过来,这样,我军士气必然大振。

由陈原这样的猛将,西凉之兵,再也不是我等之对手。拿下荥阳,指日可待!”

济北相鲍信上前一步,向袁绍进谏道。

袁绍点点头道:“若陈原真如传闻那般,是一员猛将,正是我大军阵前所需。”

“如此甚好,盟主,我等何日可将陈原请来。要不然,我渡河去河内去见王匡,将陈原的并州兵迎来。盟主,你意下如何?”

袁绍半天没说话。

大帐之内,所有诸侯都看着袁绍,等着袁绍答应,他们就可以立即派人去河内,将陈原接来,一同大战董卓。

袁绍身边谋士荀彧前一步道:“诸位,盟主听闻陈原大胜,喜不自胜,本就要亲去河内,将陈原接来,一同主持讨董大记。

可是现在我军常屯此地,四方都在征战,粮草供应极难。陈原之兵,可是有将近5000匹战马,消耗粮食甚大,一匹马差不多相当于8个士卒所吃粮食,也就是将近4万士卒的粮食。”

众人一听,也却是有道理。

一直不吭声的曹操开口道:“盟主,河内之富,冠绝海内。陈原之兵,停留在河内,不一样要吃粮食?那这粮食就让王匡来供应。”

诸侯纷纷点头赞同,还是奋武将军曹操,总是能想到好的办法。

袁绍看众人都满腹欢喜的等着陈原来,轻轻叹口气道:“陈原救了王匡,救了河内,由王匡负责陈原的粮草,理所应当。

我这就传令,让王匡准备粮草。”

……

商议结束,诸侯走出营帐,还在议论那个奇怪的陈原。不过,也有人小声议论,今日之盟主,似乎不太愿意陈原来此。

陈原来此,若是大战董卓,必能成就盟主美名,不知为何,盟主似乎透出一丝不愿意陈原来此的心态。

也有人说,实在是粮食紧张,陈原兵不多,战马比兵还多,真是奇哉怪哉,这么多战马,除了他们并州,谁吃的消?

……

就在袁绍对陈原来荥阳模棱两可之际,董卓也急急召集手下大将,重要谋士于洛阳,商议河内战败之事。

张济战败,河内未拿下,洛阳北面的黄河上,始终面临着河内之兵的威胁。

而现在,那个刚刚战败张济,暴得大名的陈原就在河内,谁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来一下子。

虽说他自己说要与董卓在荥阳大战,兵不厌诈,他若是在河内进军,谁又能挡住他?

卧榻始终有人觊觎,董卓难以安枕,袁绍大军未退,这个陈原又来,西凉兵新败,洛阳是否能够安稳,荥阳之战又该如何打,总得有个章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