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并州铁甲> 第一七七章 平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七七章 平静

洛阳并没有马上乱起,不过一个个有关洛阳的消息慢慢从幽州那边传来。

先是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槐共参录尚书事。

太后何家与头等世家袁家共同执掌洛阳,洛阳形势为之一变。

灵帝的母亲董太后,一个贪婪至极之人,虽被封为太皇太后,却再也没了权柄,很快就被赶出京师。

她的弟弟骠骑将军董重下狱而死,董太后随之也忧惧而死。

董家没了势力,何家权势一日甚过一日,宦官似乎再也以前的赫赫权势,皇权似乎已经平稳交接。

边郡渐渐安定,董卓也到了河东,正跟白波贼交战,只要打败白波贼,河东安定下来,洛阳再也不会受白波贼的威胁,整个天下将再次风平浪静。

河东一旦打下,董卓也就要进驻并州。

形势似乎越发朝安定方向走,王柔以前担心的洛阳大乱并没有来。

王允也写信给王柔,说起洛阳事,说大将军何进就要诛杀宦官,只要将祸国殃民的宦官铲除,大汉朝的江山将再次稳如泰山。

陈原做的事,大将军何进已经知晓,只是他的封赏,一时还不会办,要等董卓进了并州,到时候并州彻底安定下来之后,再对留守并州的郭家和王家,还有光复并州的陈原等人一并封赏。

现在只要并州平稳,马上每人就都会得到封赏。

并州的上层人士,比如王家诸人,郭家众人,渐渐也不再替陈原担心,有了王允入朝,董卓即使来,到时候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陈原现在所做之事,也不算什么大事了。

总之,一切都平安无事。

不过,陈原并没有因此丝毫放松今年的工作,前一段一直替他担心的王柔被他安排去了云中郡,把在那里的韩泰替换回来。

韩泰回来之后,陈原就秘密成立重骑兵队,由韩泰专职负责,就在马邑县的野人谷里,外人不得入内,由韩泰在陈原的指导下,摸索着训练。

剩下的骑兵,其实就是轻骑兵,则交由徐晃来负责。

陈原手下可称大将的也就韩泰徐晃,下面之人,比如宋宪也只是听话而已,真的战场厮杀并不怎么厉害,好在陈原这里兵器精良,战马肥壮,一般之战,也是足以应付。

所以,下面的车兵和步兵慢慢过渡给宋宪带领。

天气暖和之后,邢艳也被陈原送回太原,这次回去,可是有任务在身。

她的任务就是去年曾跟她提起过的纺纱织布的学校。

现在并州,收拢的人当中,匈奴人其实还有很多,精壮男丁已经不多,可是妇女孩子还很多。

这些人的生计也是一个往问题,去年珍妮纺织机陈原就做好了,培训一直没有展开,刚好现在邢艳无论是资格,还是能力,绝不会有人认为不合适。

所以,陈原派邢艳也回了太原。在那里,不光是她一人,背后还有郭家支持,她要做起这事就容易的多。

转眼就是七月,骄阳烈日,酷暑炎炎。

并州各地依旧是忙碌的做着各种准备。

马邑县的野人谷,以前休屠各部落的草场,现在是重骑兵的训练场。

地上铺满苜蓿草,开遍紫花,将山谷染成紫色的海洋。

在这片紫色海洋上,一队队骑兵排成整齐的队伍正在来回训练。

“前进,杀!”

“杀!”

随着韩泰的高声,回应的声音震天动地。

铁蹄声缓缓踏着草地,站在地面上,直感觉地面在晃动一般。

手中黑槊一举,一道道黑色丛林在骑兵眼前展开。

这骑兵不是普通骑兵,是陈原这次练兵的重点,虽只有1000人,花费却跟以前3000骑兵花销差不多。

这里一人三匹战马,人马全部都配备甲具护身,就连眼睛那里,也有留两个小小的黑黑的洞口。可以说,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

战马和人全部配备钢铁盔甲,所有人的兵器都是一只大黑槊。槊重尖利,无论是捅上,还是砸上,对面之敌绝无生还的可能。

这队伍一动,犹如一堵堵钢铁城墙。

韩泰看着这钢铁城墙,虽汗如雨下,嘴角却露出笑容,手上拿着陈原交给他的训练手册,点点头道:“重骑兵果然不寻常,这才是无敌的骑兵!”

……

晋阳城南,汾水河畔,新建的船厂,第一艘帆船正式下河,围观之人,站满了汾水两岸,各个伸长脖子,看着奇怪的带布之船怎么能跑。

老古站在岸上,挥动手里的红旗,码头旁,只听悠长的一声:“开……船。”

大船上缓缓升起白帆,南风将帆鼓满,船这时已经起锚。

先是缓缓而动,很快那船就跑起来。

岸上众人齐声大叫起来:“那船跑了,那船动起来了,没有水手划桨,它还能往北跑。”

船在跑,岸上众人纷纷跑起来,看着那帆船着实新奇,没有水手划桨,居然逆水向上游而行,实在是稀奇。

跟汾水两岸涌动的人潮同样激动不已的还有刚才发令的老古,老古看着那帆船越跑越快,简直如战马一样。

老古擦擦眼泪,嘴里喃喃自语道:“兄弟,这帆船可是成了,不出3个月,你下的任务,我一定能全部造好。”

……

韩泰在练重骑兵,老古在造帆船。

陈原在平城这里,玻璃工场的玻璃已经出炉,郑家客栈是第一批客户,然后才是农都尉府,各地官衙。

就连怀仁的新出的瓷器也是一样,先让郑家客栈用,然后再向官方推,最后才推向整个并州。

这样做,只有一个目标,吸引外地客商的注意。

今年幽州牧刘虞平定幽州的张纯叛乱之后,从幽州来并州的客商几乎几何层级增长,各种采购简直超越陈原的想象。

陈原看着各方报来的数字,一边笑着,一边感叹,和平才是古代战乱时期最大的生产力。

只要给与一个地方和平,这里的繁荣很快就能显现出来,哪怕是刚刚经过战火之地,只要有了和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依旧能创造战时想象不出的荣景。

本来幽州之乱,陈原这里,又是卖苜蓿,又是卖战马,王柔家的皮甲厂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原以为战乱结束,这些生意没了,这里的生意将萧条一阵呢。

谁知道,战乱一结束,幽州客商比以前多了有几倍。采买食盐,采买铁锅,采买各种农具,将平城一带的繁荣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现在客商云集,郑家客栈不像春天那般萧条,而是高朋满座,宾客如云。

门窗上新装的玻璃,也让这些客商眼里放光,这宝贝若是带到幽州,肯定能发大财。

只是现在,所有人都告诉他们,这玻璃工场暂时只对并州人开放,暂时不接外来的客商。

还有那新式的瓷器,茶杯,碗,洁白如雪,温润如玉,更是让那些商人眼里放光,心里发痒,打听下来,也是一样,暂时不往外卖。

帆船已经造出来,不少原来的步兵开始上船学做水手。

战车也在各个车辆厂造出来,拉着新制成的玻璃,新式瓷器,一车车往晋阳方向拉。

那战车到了晋阳,就不再回来,卸下货物之后,然后再转入各个军营。

没有说的清,到底走了多少车,每天从早到晚,一辆辆新车装的满满的,都被人拉到晋阳去。

更没有人说的清,陈原为何要这么做。

太原郡、朔方郡各地来报,粮食都是大丰收,云中郡今年粮食也是打下很好的基础,保证当地亦无问题,雁门郡别看现在人多,以前陈原在平城怀仁等地打的基础还在,也足以能够自保。再加上苜蓿草已经到处都是,牛羊遍地,只要不往外卖,粮食也是足足的。

陈原今年几个工作重点粮食,玻璃,瓷器,帆船,已经全部在秋天到来之际,各个都有了着落。

秋风一阵阵吹紧,树上的叶子开始变了色。

紧张而又忙碌的上半年,算是告一段落。

陈原结束了巡视工作,平城一带百姓,又重新过起悠闲富足的生活。

而只有了解军队的人才知道,现在军队里,几乎天天都在练兵,简直是比打西河前还要做的的多。

骑兵不光要能骑马,更还要练习骑兵拉着马上船。步兵不光是要打仗,更多是要学做一个水手,不断地在汾河上新造的船上训练。

莫凝雪的肚子越来越大,产期越来越近,陈原最近也出门不多,天天看着地图,看着韩泰徐晃等的练兵报告做着各种指示。

本来练兵陈原该亲自到场,不过,现在莫凝雪这边预产期越来越近,生活上也离不开陈原的陪伴。

陈原就将给韩泰和徐晃的指示写的更详细一点,有时候甚至画图去讲解各种新式战术。

两人都是天生的领兵大将,一点就透,因此陈原即使不去,他也不担心练出的兵没有作战能力。

至于军队的忠诚,所有的基层军官,都是由莫病的教导队再训练,对陈原的效忠,可是军官能否做成军官的根本要求。

通过基层军官,陈原将这队伍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带走陈原的队伍,因此,陈原也是心里很安定。

这天已经是八月中旬,农都尉府的后院,陈原扶着莫凝雪走了一圈,告诉她这个时候,也要经常性的运动一下。

从前院跑来一名亲兵,将一封牛皮信纸,交给陈原手上。

陈原大开一看,先笑着扶着莫凝雪进屋歇息,自己则是匆忙去了前院,派人立即给王柔王泽还有在太原的郭缊送信,让他们尽快赶赴平城,有要事相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