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科幻小说>蛇蟒化龙> 第一百零一章:拴龙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拴龙柱

壮着胆子,林眸缓缓的游近了那跟巨大的柱子,越是靠近,林眸心里便像翻江倒海一样,有难掩的震惊。

这东西真如擎天神柱一般,笔直的从河床延伸而上,仔细观察一番,这像是青铜铸就的,上面有些斑驳的青苔与缠绕着的水草,但表面铸就的纹路却也依旧勉强可见。林眸尝试着用蛇身去丈量了一下柱子的周长,甚至以他的长度都无法环绕这青铜巨柱首尾相连。

铭文斑驳,林眸认真观察了许久,也才不过看懂了数个大字。

“永镇河底!”

除此之外,在青铜巨柱的三分之一处,林眸却又看到了粗大的锁链,每一锁节便有成年人腰部那般粗大,铁索长长的延伸至前方水中,看不见终点一般。此时锁链似乎并没有受力,软踏踏的在河床上放置着,林眸顺着铁索朝着终点的方向游去,一边寻思着另一件事情。

他曾经特地寻觅过,那种压痕在长江广袤的河床上共有三处,岂不是说明如这般粗大的青铜柱还有两根?

这玩意自然不可能是大自然形成的,人雕斧啄的痕迹非常明显,林眸觉着应该是古人的手段。但问题却也就来了,古人铸就这三根庞大的青铜柱放置在长江江底却让林眸难以理解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耗费的金属都不知几凡,必然是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才堪堪铸就的。

但是在史册上,却丝毫没有相关记载!

另则是,这锁链又不知延伸到何处,而或许被锁链拴住的...又不知是什么生物!?

三根青铜柱,三条锁链,压痕的方向相同,一切都指向前方。

林眸思虑了片刻,还是决定顺着锁链延伸的方向看个究竟,只需要远远的张望即可,人类的好奇心毕竟是非常强烈的,即使林眸变成了一条蛇,也没有完全抛下这个特点。

前方浊流滚滚,林眸尽量潜伏在水底游动,锁链垂在河床上,林眸一路追寻而来,约莫有数百米的距离,便觉得前方似乎有一个庞然大物伏在河床上一般,黑压压一片,犹如一座小山般。

林眸之前就已经见到过那犹如小房子般大小的长江黑鳞鲤,本以为这就已经足够惊叹,但看到眼前这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生物,才知道自己还是见识少了。

林眸壮着胆子慢慢靠近,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条粗大的尾巴,黑褐色的鳞片细致整齐,裙边如同缭绕的火焰一般。而这生物的主体,则是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龟甲,纹路斑驳,四肢自龟甲两边伸出,深深陷在河床上,巨大的趾甲锋利如同利刃一般抓在河床上,抓出的巨型坑洞已经足足有五六米深,爪痕在边缘处清晰可见。

而在河中回荡的,却还有啃咬的声响,林眸仔细听了片刻,又稍稍移转了一下目光,随即便看到这生物的右前肢正踩着一条林眸再熟悉不过的生物。

小鲤鱼泡泡!

哦...其实是那条长江黑鳞鲤。

之前这黑鳞鲤追的林眸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这会儿已经彻彻底底的凉了,锋利的指爪深陷进鱼身,这巨型生物正伸长着脖子,大肆啃咬着黑鳞鲤。浊流当中混杂着浓郁的鱼腥味,泛红的鲜血从鱼身中涌出,但很快就被滔滔而下的江流携裹着带走。

黑鳞鲤无力的拍打着鱼尾,但已经是强弩之末,甚至完全没有力量的力量。利齿扯下大块的鱼肉吞下,鲜血混杂着碎肉被急流冲走,鱼鳞随流水飘荡,最后沉在河床上。

只是略略一看,林眸心里骇然,立刻就已经有了计较,急忙调转身躯就要遁逃开来。

刚刚那匆匆一瞥,林眸已经将这大的可怕的生物头颈部看的清清楚楚。

蛇颈...龙头!

这却是一只庞大的鼋龙!

此时再回想那青铜巨柱上雕纂的四个大字——永镇河底!

镇的是什么?那便是这头长江鼋龙!

巨鼋潜藏在河床之下,几十年数百年都不动分毫,遇到洪水就伺机而出,顺江而流,入海成龙。

这也就能够解释得了,为什么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原本很平静缓和的水流,会突然间改道。很坚固的长江河道会忽然垮塌,像是被一股无来由的庞大力量摧枯拉朽般崩溃。

就是因为发大水的时候,河床上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只大到难以想象的巨兽,顺着洪水而下,淤积在河道中,生生压垮了整条河道,造成了洪水一泻千里,鱼鳖遍地的场面。

而古人将青铜巨柱打入河中,起的便是拴龙柱的作用!

远古时代的人,把巨鼋驯养在长江的河床上,以江河中其它的鱼虾龟鳖为食。巨鼋卧在江泥中,四只爪子牢牢抓在河床上,必须用深入地下十几丈长的青铜柱才能拴得住,这样方能防止巨鼋不会在发大水的时候逃走。

但这却是一头鼋龙!

巨鼋这种生物,说白了就是一种大得难以想象的大鳖,林眸也曾经和一头巨鼋打过交道,那头鼋鼍与六须巨鲶争斗,反倒是被林眸占得了渔翁之利。然而那头鼋鼍但却不及眼前这生物百分之一大小。传说周穆王出师东征到达江西九江时,因为洪水阻隔,就命令手下士兵捕捉巨鼋填河,生生架起了一座桥。

而鼋龙却有所不同,这生物又有一个说法,名为霸下!

霸下,又名为赑屃(bìx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传说是龙之六子。

在上古时代的华夏传说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华夏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而正是因此,霸下也另有一个称呼,唤为“碑下龟”。

能背起三山五岳这个说不得是夸大的,但眼前这头鼋龙却也能够拖着青铜巨柱在长江河底游走。这一次想必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灾,鼋龙便伺机而出,想要顺流入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