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科幻小说>蛇蟒化龙> 第八十三章:棺中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棺中骨

那青铜棺椁里是什么?

却是一个巨型动物的烁烁白骨,整体长约十米左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二十又八节,脊骨身侧,又有两对腿骨趾骨,一切都静静的躺在青铜棺椁里。

虽然只是骨架,但给林眸带来的,却是难掩的压力,忍不住有种俯首称臣的冲动。

无须多言,林眸只需要看上一眼,就知道这是什么。

龙!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鳞虫之长!

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龙!

林眸虽然一直都在心里盘算着要成蛟化龙,但实际上他自己都没个谱,因为世上有龙否?这个着实是说不清楚,中华上下五千年,关于龙的传说贯穿始终,历代关于坠龙的传说,自南宋1162年的太白湖降龙一直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扶余县坠龙!

但即使是这样,关于这种生物是否存在的争辩依旧是难以平息,对外界而言,也全无任何证据足以证明有龙存在!当然,这也极有可能是消息被掩盖封锁的原因,但对曾经的林眸这种群众而言,龙这种生物,是否存在还是难以确定。

直到现在,这烁烁白骨展现在林眸面前。

林眸心里竟有些说不上的激动与复杂,自己的目标不再是虚无缥缈,成蛟化龙不再只是用来挂在口头说说而已的口号!

而且!这可是龙啊!

延续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久的图腾!

但凡是华夏人,谁不对这生物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林眸甚至恨不得原地转个圈来释放自己内心的激动,于是,他就真的转了一个圈。

一个不够,又转了一个。

足足转了七八圈,感觉到自己都有些晕了,这才压制住心情勉强收拾好情绪,林眸细细的观察这棺椁内的龙骨。

龙骨完整无缺,林眸几乎可以确定,装载在这青铜棺椁里的,一定就是完完整整的一条龙,而不是用骨骼拼凑出来的玩意。

只是,这船运载着货真价实的一条龙,究竟是从何而来,又想要去向何方!?

船又为什么会沉入洞庭湖底,怎么会拦腰截断?

那圈养着群蛇的青铜大鼎,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关键是,这船的主人,又是谁?

当兴奋过去,这些疑惑开始从林眸脑海里涌了出来。

一边思索着这个问题,林眸一边小心的搜寻着青铜棺椁内的每一处,心里却不禁有些失望。

听说龙都有龙珠,难道这点只是人民群众的想象的吗?

他可是看过不少小说,多少还是知道龙珠这东西的好处的,对自己也铁定是有大大的裨益啊!

只是此处全无半点踪迹...

或许是真的没有吧,林眸想了想,旋即暂且放下了这个想法,又回望了一眼棺椁中的龙骨,旋即费力的缠起棺盖,盖在了棺椁之上。

如这般能腾云驾雾,翱翔于九天之上,游曳于寰宇之中的生物,自是要给予相应的尊重。若是就这么曝尸于这洞庭湖里,兴许某一个湖底的风浪就会将这具完整的龙骨搅乱,甚至等到整个沉船最终崩裂倒塌时,说不得也会砸碎这些骸骨。

任何一点所造成的状况,对林眸而言,都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是源自于林眸灵魂之中的,对龙这种生物的崇敬与尊重,这一点对每一个华夏人而言,都是铭刻在血液当中的。

《永平府志》中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他们做这个,有所回报吗?自然是毫无半点回报的,一切都源自于自发的举动。

当然,也有一些不怎么和睦的情况...诸如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明代成化末年(1487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

而后时光移转,新会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直至1654年,时隔一百六十七年之后,清军被南明围于新会,新会清军决定让城内百姓,每家每户贡献出一人作为“人肉口粮”。

《新会县志》记载,有个姓莫的媳妇与婆母相依为命,守将要杀食婆婆,莫氏叩头请求替婆婆死,守将说:“真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就答应了她的要求,把莫氏烹煮吃了。又有一个姓李的妇女,丈夫被守将抓去,将要被杀,李氏哭着说:“丈夫还没有儿子,如果杀了他,就绝了他家的后代了,我即使活着又有何用?请把我吃了吧!”守将也答应了,将李氏烹食,把她的骸骨交给她的丈夫带回家安葬。还有一位姓梁的穷书生将被烹食,他的十岁女儿请求代替,守将被感动了,就把他们父女一同释放。

数月下来,新会清军吃了一万多人。

当然,这些很难说和一百六十七年前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但林眸就是固执的认为这其中冥冥间早有注定。

唔...可能是龙族大魔法师施咒的时间有点长...

当然,这个仅属于题外话了。

盖上了棺盖,林眸旋即去寻觅一些可能会有助于他了解整件事态的蛛丝马迹,但很无奈的是,遍寻了船舱,都再也没有半点文书留存下来。

然而除了没有发现自己期待的证据外,林眸却寻找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沉船的两侧,各有繁多的小型桨轮!

林眸又环绕着沉船接连游曳了数圈,一个个的数过来,便确定了桨轮的数量。

一侧12个,那么船体两边,便是有总数24个之多。

除了这唯一的信息之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直接证据,林眸只好自己苦心思索着整件事态,总结一下现已知的情况。

鼎...这个无法提供什么确切的信息,甚至没办法确定年代。

青铜棺椁?这个历朝历代只要想打造,倒也并非是做不出来...

二十四个桨轮...

林眸突然一顿,似乎已经有了些许的头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