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泱泱大明> 第八十三章 两个凡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 两个凡是

“殿下,殿下”徐溥看到朱厚照发呆,在一旁小声的提醒。

“先生,内外不分吏治不明乃贪腐根源。这些以后再说吧”朱厚照显然不想在这个内外问题上一直的纠结下去,“先生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徐溥:“殿下这副校长是何品级。”

朱厚照:“没有品级,不过先生是副校长这俸禄待遇按照国公的规制来。”

听到这话徐溥心中一惊,要知道按照祖训非有功者不得封爵,而给他徐溥这种待遇则是变相的给他封爵。这种待遇也让淡泊名利的徐溥不禁按耐不住起来。

朱厚照不知道徐溥心里所想,继续说道:“父皇是经世大学的校长,也就是换句话说经世大学的子弟是天家的门生。既然是天家的门生自然也就不能丢天家的脸。而且父皇日理万机,关于经世大学这方面自然不能事事亲为。治学这方面也就有劳先生多多费心。”

徐溥:“这是自然。”

朱厚照看到徐溥这么快就答应下来心里更是悬起来,为了避免徐溥教出一群腐儒来到时候不禁不帮忙还到给自己添堵,朱厚照忍不住还是多提点几句:“先生,可知皇明经世大学为何取经世二字?”

这个时候理学虽然开始走向末路,但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这会儿还在南京学堂里面读书。所以对于经世二字徐溥的理解并不是那么的清楚:“皇上和殿下的意思是培养治国大才,治世大儒。这是心学的理论。”

朱厚照点点头:“先生说的是。这皇明经世大学,有一句校训名为经世致用,意旨其所学者必有益于国事。所以经世大学所出的学子治国必为能臣,治世必为大儒。我曾在东宫中与杨先生讨论过什么是圣人之学,我把圣人之学理解为先贤哲学,而这先贤哲学分为经史一类的人文社会之学以及自然一类的格物致知之学。纵观历朝历代天下士人重人文社会之学轻自然格物之学,更有甚者将格物之学视为工匠一类的学问。这先生以为是何缘故?”

徐溥听到这番全新的圣人之学的解释却不能将其推翻,因为熟读四书的他知道大学里面清清楚楚的写到了格物致知这几个大字,这便说明圣人之学里面有太子所说的格物致知之学,至于为何士人重人文轻格物其中的原由徐溥自然也知道,但是即便是知道这会儿也不能说出来:“殿下学问堪比圣人,老臣怎会知晓?”

朱厚照摇了摇头:“这日子连先生也学会拍马屁了。先生不说,那就我来说吧。”

徐溥:“还请殿下赐教。”

朱厚照:“因为格物之学做得再好也不能做官,而大多数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自然就是为了科举为了功名,而科举里面自然这类格物之学少之又少,学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久而久之自然就会轻视这类学问了。”

徐溥听到点了点头:“殿下说得是。”

朱厚照:“先生过谦,不过还有一个原由。那就是天下人认为格物之学有用之处甚少。其实不然,先生是知道司农寺吧,吴俨就只用稍稍研究一下几种作物,这几年的收获也是颇丰的,他们编撰的农学大典虽然还是很粗糙的但是还是救活了多少人的性命。由此可以看出这格物之学还是很有用的。”

徐溥:“殿下的意思是这经世大学还要传授这格物之学?”

朱厚照:“略微传授一些还是可以的,最主要的要让学子知道格物之学是有用处的。不至于以后当官之后就轻视这类学问。不过经世大学仍旧是以教授人文之学为主,当然在这里我还是要向先生提个期望。”

徐溥:“殿下请讲。”

朱厚照:“我不想经世大学出来的学子是五谷不分的官员,另外我希望先生领着的生应该站在圣人的肩膀上,在圣人之学上有所突破。”

徐溥听到后自己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位殿下的心不可谓不大啊,这是要立新学的节奏啊。徐溥这会儿在内心飞快的盘算着这件事的得与失,要是这件事成了他徐溥在史书上的地位虽说不能够堪比孔孟,至少能够与程朱比肩了。不过徐溥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对于这种就算有太子支持也基本上不能够完成的事情心里面还是再打鼓。

朱厚照知道这个时候谈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还是太早了,面对徐溥的沉默他再次开口了:“先生,新学虽然难立,但事在人为。慢慢来,慢慢积累总会有实现的那天。”

听到这位爷说不急的时候徐溥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要是这位不顾一切估计整个大明就乱了。

徐溥:“殿下英明。”

朱厚照:“今天给先生送来聘书,明天我还得去给徐贯徐先生送聘书,让他替父皇执掌皇明格物大学。至于新学该怎么发展?先生有空可以多看看我写的书。”

说完朱厚照就告辞离开了,徐溥看着这位八岁的太子远去的身影心里面不由得感慨:老了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了,跟着他能为大明朝做一点事是一点吧。

朱厚照的书徐溥看过,亦或者说满朝文武三品以上的大员没有一个人没有看过的。甚至太子所写的《经济》那本书里面所提到一些措施甚至成为了朝廷的一些方针政策的依据。

大家都不是傻子,也不是那些腐朽的老头子,太子这位神子出阁之后他的一些思想一直都在潜移默化的在京的许多官员。弘治朝的京官吏治是清明无比的,大家虽说平时聊天打屁偶尔磨磨洋工但是大家还是对于大明对于皇帝保有一颗赤诚之心的。因此不少官员对于这位生而知之的太子都抱有极高的期望,甚至今年开年以来太子在朝中都拥有了一批狂信徒,在极力鼓吹凡是太子殿下说得我们都应该执行,凡是太子殿下做得我都应该支持。虽然这些人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官位也是特别的低,但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徐溥敏锐的察觉到了这大明朝的朝堂已经渐渐的形成了以太子为中心的太子党,并且那个八岁的孩子将会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