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玄幻魔法>柿子湾> 第十九回 人模狗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回 人模狗样

且说这时小麦都已碾打完了,棉花、绿豆、高粱、玉米正在长,打叉棉花、除草的活儿正忙着。这天早上起来,天儿挺好。吃过泡馍,莲儿和她妈要在家里整线子(整线子,是柿子湾一带庄户人织土布的一道工序,就是把纺好的线,按经线,整理地卷到织布机上。这活一般需要两个人,大半天工夫才能完成)。永娃和他爹发子两个准备走地里锄田去。

可谁知两个孩子也早早地醒来了,硬要跟爷爷和爹去地里玩。永娃满脸不愿意带的样子,对孩子说:“额和你们爷爷去地里干活,你们去干啥?”听爹这么说,两个娃儿像说好了似的,一起抱住爷爷腿,非要去。莲儿妈笑着说:“啊,想去的就去吧,无非多带个喝的和馍儿嘛。你们干你们的活,娃去柿子树下面玩,又不耽误你们的事。”就这样,祖孙三代竟一起从南头巷出来,经过池泊南岸,从大庙这边往地里去。

“哎吆,这两个小事匠干啥去?”云娃拎着个小包袱迎面问道(小事匠是柿子湾一带庄户人对小男孩的爱称)。“快喊爷爷。”发子笑着低头对孩子们说。“爷爷。”两个孩子齐声喊道。“嗯,跟爷爷学干活去?”云娃笑着问道。“额才不干活呢”、“去地里玩去”两个孩子各自答道。“哈哈,好,玩去。”

“你地里松泛啦?”发子问道。“没有,草还没拔呢。前两天赶(庙)会的时候,额小妹子带话说,今儿个和她娃、儿媳妇来哩。额走地里弄了些菜回来。”云娃答道。“哦,外,你今儿个要破费了,哈哈。”“啊,嘿嘿。”就这样,搭讪了两句,各自忙自己的一份儿事儿去了。

半早上的样子,小妹子一行坐着马车来了。照护地进了屋子,云娃又和小妹妹说了一会儿话,屋里忙饭菜了。云娃便出来,坐在稍门楼儿底下抽水烟。这时志贵从大庙那边走过来了。

“外,咋去的?”云娃问道。“啊,没事。在地里正做活哩,想起个事儿,额说和你商量商量。”“啥事呢?还正做活的跑回来了。”“总是要紧事嘛。”“哦,他妈,泡一壶茶来。”云娃朝院里喊道。“哦,就来。”院里应道。“哎,坐到这垫垫子上。”云娃从稍门里头拿出一个麦秸编的厚垫子,给了志贵。“嗯。”于是,两个老头儿便坐在这里聊了起来。

“额听人家说,日本人打到临汾了。”“听谁说?”“额昨儿个走县里一趟,听人家说的。”“哦。”“哎呀,也不晓得咋毬着哩,咱这么大的国家嘛,连一个日本都打毬不过,嗯。”“谁说不是呢,从前些,老觉得咱厉害,额呀,额白他家的,就是这呀,整个华北都没毬了,老蒋就不算话嘛。”“还华北哩,南京都守不住,跑到重庆去了。”

“哎呀,还是清家留下这烂摊子。”“毬的,清家都退位这些个年了,还怪清家呀。老蒋就没毬本事一统天下着哩,一天价打这儿打那儿的,就没好好发展发展国家。”“啊,可不是的。”“这号朝顶,你说要毬的他做啥呢。”“啊,就是。”

“哎,还说老蒋哩。就说咱能看到的这老阎,也准备了这些个年哩,又咋样呢?并州还不是失守了。听你说的这劲气,日本人都打到临汾了。”“说明太落后了。”“啊,就是。”“外,你说咱这该咋弄。”“也没毬啥好方子。额觉得还是额以前说的那,不能在村里交火。”“啊,额都给各闾、各巷都说好了,鞭炮就搁手跟前,一有事就放鞭炮,能跑的就赶紧跑,只能这样。”“啊。”“啊,黑了呀,看村的加人手。”“啊,一个口至少两三个人。”

“听说那有钱的,都躲到山里去了,也有从城里头跑到村里的。”“山里头敢日本人不去?这才不是的。”“嘿嘿,额看这日本人不会到村里来。”“胡说啥呢,你咋晓得它不来?”“城里头要啥有啥,村里有啥呢?它跑到这儿。”“说毬的,它是来占领哩嘛,就做啥呢。”“喊了这些个天了,老不见影子,都疲沓了。”“啊,就是。”

就在这时,突然,老远听见有人喊道:“哎呀,不好了,日本人来了,快跑。”只听得“啪啪”两声枪响,喊声没了。说时迟,那时快。“日本人来了,都赶紧上Pie去,”云娃一边对院里大声喊道,一边稍门顶头拿下鞭炮,就在池泊岸上放了起来。随后听到,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都响起了鞭炮声。不用说,听见鞭炮声,那些在屋里的小伙子、大姑娘和小媳妇撒腿就往沟里窜,来不及跑的妇女、老婆子和小娃也爬得钻到自家Pie上去了。

“咱俩甭跑哦,”云娃说:“都跑了,日本人就该烧房子了。”“对,咱不跑。”志贵应声坐下,继续抽烟,眼窝一直盯着大庙那边。不一会儿,十来个日本人荷枪实弹,装模作样地列队走了过来。见这边有人坐着没有跑,一个高个子日本人招手大声喊道:“哎,老头,你们的,过来。”云娃他们不急不忙地走了过去。

“你们的,通知村里的人,都到那边,太君的要讲话。”那个高个子日本人说。云娃和志贵相互看了一下,正准备走呢。“哎,老头,你的,留下。”一个军官模样的日本人指了一下云娃说。于是,志贵一个人去了。

不一会儿,村里的老人都来了。那个军官模样的日本人站在大庙前面大声说:“你们的,不要怕,皇军是来帮助你们建立大东亚共荣的。今天的,皇军不打仗。你们的,哪个的,村长?”“村长的,站出来,皇军的,任务要布置。”那个高个子日本人插话说。“额是村长。”只见祥娃拄着拐杖向前走了几步说。

“你的,”日本人看了看祥娃问道:“村长?”“嗯,额是村长。”祥娃回话道。“吆西,”日本人抿了两下小胡子说:“你的,征收粮食、猪、羊。”“哎呀,太君,额们村子小,这几年地里的收成也不好,前面才给二战区征过粮,家里都没什么余粮。”“嗯,你的,对皇军的,不忠。”“哎呀,太君,额说的可都是实话呀。”

“嗯,”高个子日本人拿枪对着祥娃吓唬道:“不许的,这样。”祥娃吓得脸色苍白,冒出了冷汗。“你的,不可,”军官模样的对高个子摆了摆手,又对祥娃说:“你的,明天,送到清溪,这是命令。”“听见没有,”“你的,听清的没有,这是命令。不然的话,就是这个。”高个子日本人厉声厉色说着,朝天就放了两枪。

祥娃没有再回嘴。庄户人敢怒不敢言,默默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军官模样的训完话,高个子对村长说:“皇军的饿了,你的安排吃饭。”祥娃面带难色,可又怕对乡亲们不利,还是硬忍着不快,走到云娃跟前小声说:“哎,老弟,没办法,找两个人到额家,给这些狗准备饭吧。”云娃答应了。“哎,你们的,说什么?”高个子问道。“村长说让额找两个人帮忙做饭。”云娃答道。“吆西。米西米西。”就这样,鬼子示意了一下,大伙儿便各自散了。

鬼子人模狗样儿列队跟着祥娃,走到南头巷,进了高门楼里面那个正对着胡同的院子,只有他那七十多岁的老婆子一个人在家,心里虽然很紧张,可怕得罪日本人、惹出乱子,还是赶紧倒上了茶。不一会儿,进来三个本村的,带来了一些蔬菜。祥娃拿出好酒,让人杀了几只鸡,就做起饭来。说快也快,一个多时辰,十几个人的饭就做好了。酒足饭饱之后,日本人大摇大摆出了院子。祥娃这才踏踏实实地坐下吃起了水烟。

一出刘家,鬼子就现了原形,挎着枪挨家挨户要找花姑娘。一连几家都落空,却在胡同正对门那家,怼上两个漂亮女人。原来莲儿和她妈是躲在沟里的,见半天过去了,没啥动静,还以为日本人走了呢,就回来准备做饭呢,被日本人逮了个正着。

莲儿漂亮是一眼就眊出的。莲儿妈虽说已年过半百,可本身是个美人坯子,风韵犹存。不用多说,这母女倆在劫难逃,被轮流糟蹋了一顿之后,鬼子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庄户女人哪经得起这个呢,当下,两人疯也似的哭着喊着奔到龙王庙东北沟沿上,可当乡亲们闻声赶来时,这母女俩已纵身跳下了深沟悬崖。

“快,赶快下沟,救人。”十几人慌不择路,就从沟岔岔先窜了下去。随后,从附近人家下了门板的,也顺着坡坡子就往南沟跑。当大伙赶到沟底崖根儿时,母女俩早已跌落在地,满脸、浑身是土,没有了气息。众人带着愤怒和怜惜把母女俩从沟里抬上来的时候,永娃和他爹带着两个孩子也从地里回来了。顿时,哭声、骂声乱作一团,两个娃儿更是哭得可怜。这一夜,永娃家彻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祥娃唉声叹气地来到永娃家,对发子说:“赶紧把人发落了,来不及打墓,就闲丘到哪个壕子里。要没准备木头(柿子湾一带称棺材为木头),先把额的用上。”“至少总得七日吧。”“哎呀,现今不同于平常,人要是发落了,你和娃儿家随时好安排,不然,守在这里会误事的。这会儿只能先顾活人。”发子想想也对,就找来大家伙,把母女俩先简简单单地埋了。

也是这天吃过晌午饭,村长召集闾长、族长在村公所商量日本人逼粮的事儿。大家争吵得很凶,半天统一不了意见。有人说给,有人说不给,还有人说看看别的村再说。给,会没完没了;不给,村子可能马上面临灾难。在万般无奈之下,最终选择少给一点:半马车粮食,几头猪。粮食各家均摊,猪一条巷子出一头。可出人意料的是,村长说,他已是行将就木之人,还是他带个人,一人赶一辆车去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