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摄生记> 第五十一章 我想降低身上的光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我想降低身上的光芒

开学前石兰再次来到家里,不知是田间劳作还是跑业务的影响,她小麦肤色深了些,虽然徐山喜欢健康的颜色,但还是心疼不已。

他原本没想动用刘白玄那笔钱,现在决定就算先借用吧,也要给她在县城把办公和住宿解决掉。

二人散步到清源公墓前就坐,丽人兴奋地对他说上月的业务,收入接近三千元,本钱都快回来了。

她依偎在徐山怀里,妙目含情,崇拜地看他,自豪不已,觉得自己的情郎无所不能。

说实话,徐山并不想依靠那三十年的记忆来发家致富,当霸道总裁,获取美女的崇拜,走后宫种马路线。

所以逆溯时间而回已经四年多,他每日三省其身,不停地练书法,修行,只是想让自身变得优秀,将来能够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养家,让更完美的自己去迎娶前世的爱人。

就如这学习,他前世努力一点一样可以达到这个高度,并不会说记得住某道考试题,不然总有作弊的感觉,对不起那颗骄傲的心。

直到救下命运多舛的石兰,他不得已才调整计划,并且依刘白玄的说法,自己在赚钱这条路上还差得远。

他摇头苦笑把这些遐想赶走,询问打点的情况,这个是关键,或许某些人不在意,讲感情,但经济至上的年代马上就要到来,这才是生意的长久之道,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要做好利益均沾,利益交换。

然后他又给石兰讲,现在慢慢可以做进一步的工作,例如统计分析产品种类的分布情况,包括采购量的大小和利润最大的产品等等,以后可以选择采购和推广。

说到工作,石兰非常认真,用随身笔记本一一记下来,再次在徐山脸上一啄,满眼星星地问徐山脑袋怎么长的。

徐山无奈地收下穿越待遇,想起当年蒋麻子让自己低调做人的嘱咐,准备在开学前再做一件事情。

石兰走后,一家人吃饭时,他在桌上将此事提了出来。

他给父母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自己成绩耀眼,以后应当也不会差,关键是自己年龄的问题,太小,太容易在成绩的荣誉上加分,会有很多人关注到自己,因此自己想将户籍上的年龄改大。

徐光华夫妻面面相觑,这荣誉怎么了?他们骄傲还来不及,已经有人在羡慕他们,说不定培养一个燕大少年班的孩子,那是何等的光宗耀祖?

徐山早有准备,又说了两条理由,一是当年麻子嘱咐过他,让他别光芒太盛,否则容易招鬼神之妒;其二年龄改大了也有好处,将来肯定会吃国家饭,铁饭碗,年龄大点还可以早点退休。

这两点理由正中周淑芬要害,蒋麻子已经是她心中的神人,他的话必须听;同时徐山说的铁饭碗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挠到了心里的痒处。

她当场拍板,嘱咐徐光华立即办理,可怜的徐大老板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徐山偷笑不已。

当天下午父子二人就去派出所找到王所长,老徐是乡里的名人,送上大礼,编了几个八字先生的理由。

王所长看徐山的外貌,甚至觉得要改的年龄还不够,爽快地将事情办了,徐山从法律角度成功地长大三岁。

九月一日开学,应小崔智友的撒娇要求,徐山走七大队会和她后一起去学校报到。他们徐家湾去乡里走山路只有六里的距离,走七大队是公路,接近八里。

学校没有住宿,也就没有早自习晚自习,前世他后来与其他高中和大学同学谈起学校条件,想自己能在这样的环境读出头,也曾有过自豪。

秋高气爽,沿途何苗轻舞飞扬,其他同学亦如此,有嬉闹的,有指点江山的,朝气蓬勃,仿佛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

徐山含笑跟着,有时也悠悠长思,当年自己也如他们一般,兴奋展望,如今心老归来,再次以少年身份走这条路,别有一番滋味。

他庆幸有麻子和石兰的出现,使他早已不同于当年的少年,不然如同前世重复三年的跋山涉水,自己未必会坚持得下去。

报名、交学费和领书本后,何苗依依不舍地与徐山告别。二人分在不同的班,总共两个班,百分之五十的概率,都没有分到一起。

徐山有些自嘲,初中的孩子就会在懵懂中长大,如此正好,可以慢慢退出她的世界,还她的人生,走自己的旅程。

徐山在班上算较高的,自动去后排坐下,打量新同学们。除了原来小学一个班上的,其他都不认识。

他心里默算,九个大队,加上中心小学,至少五个班升初中为两个班,虽然说现在一个班人多一些,但还是估计有四分之一的人就此辍学。

说不上悲哀,义务教育还没有实施,读书在未来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前世的同学里,最有钱的同学还就是初中时辍学的一个家伙,曲培兵,从羊城打工开始,不知怎么后来开了两个厂,又回县城搞房地产,风光无限,当然,现在这家伙还在隔壁中心小学上四年级呢。

同学们按不同的大队小学形成团体,打闹喧哗,徐山小学基本没有朋友,满目皆敌,孤零零坐在角落,有点高冷的感觉。

一会班主任进来点名,曹兴国,四十多岁,自然不是前世的班主任,曾经教过徐山一个学期的数学。

第一个叫到的就是徐山,他目中精光闪闪,老师们早就流传这个孩子的名字,历届唯一双百分的入学者,小学还跳过两级,大家都羡慕他捡到了宝。

徐山起身应到,老曹同志毫不犹豫地指第一排空位,吩咐他上前去坐,对于好苗子,他心中自有安排。

徐山心里叹息一声,自然地过去就坐,另一个叫李振的同学被安排与他同桌。这孩子个子不高,衣服光鲜,徐山估计他父母是乡里上班的。

李振也不停打量徐山,他是前校长的幺儿,自然能得到老曹的特殊关照,面前的大个子相貌平平,衣服朴素,没发现特殊之处。

点完名,老曹将手一压,开始讲话,谈起学习的重要性,大家父母的艰辛与期望,要大家即使在农村,也不要妄自菲薄,山村里一样可以出人才云云。

然后热情洋溢地指到徐山,说这就是大家的榜样,十岁之龄,悬梁刺股,挑灯夜战,改写乡里的历史的双料之王。

教室里哗地掌声响起,其他小学的孩子目瞪口呆地看他,包括李振,嘴巴掉了一地,徐山曾经的仇人们此刻居然感到自豪。

徐山无语地看着老曹,心想就怕来这一遭,还好哥做了准备。他平静地站起来,谢谢大家的鼓励,解释自己当年户籍上写错了,现在已经纠正回来,今年实际十三岁。

同学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妖怪。

老曹也有点尴尬,转换话题说起安全事项,中午吃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然后今日到此结束,明天上午开学典礼,下午正式上课。

于是大家作鸟兽散,徐山等到何苗,和着八大队的同学们一起回家。

湾里还有两个高级的堂兄堂姐,不过他们已经正式上课。听何苗讲起班上同学,徐山明白了二人不在一个班的原因,自己成绩太高,学校要考虑平衡,所以第二、三名的刘波与何苗就在一个班。

路过何苗家时,她留徐山吃饭,徐山没有答应,径直去了原来的小学。小学果然没有这样复杂,开学的今天,小妹燕燕已经在赵学古的班上坐好开课了。

小丫头看到他在窗外就高兴地扑出来,徐山哭笑不得,只能抱在怀里给她讲要遵守纪律。

赵学古见到自己的高徒也很开心,并不在意丫头的行为,鼓励他在初中继续发扬,时间差不多,他干脆去摇了放学铃。

徐山过去与赵文轩打过招呼,就牵着丫头回家。

周淑芬早就做好一桌饭菜,夫妻俩眼睛幸福地微红,孩子们逐日长大,从此又是新的人生舞台。

第二日六点就起床,将米淘洗干净,装在铝制饭盒里,到学校的伙食团加水放进大蒸笼里,中午时已经蒸好,就领出来吃。

周淑芬要给他装一片肉,被徐山制止,现在还是新人,学校那些老油子贼得厉害,一眼就能发现蒸出油的饭盒,悄悄就把肉叼走。

徐山想来,这种事情除了感叹物质匮乏,也觉得有些趣味,暗讨自己那天是不是也去练习一下这种观察力。

开学典礼上校长致辞,依旧提到徐山,但说到年龄时,顿了一下,改口为“年龄也不大嘛”,估计是老曹给他说过户籍的事情,但是稿纸没来得及改。

无论怎样,徐山还是出了名,走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

特别是何苗班的几个女同学,拥着何苗组团来参观过几回,原是以前的小学同学爆料,说二人是娃娃亲关系。

何苗红着脸在那里扭捏,徐山无所谓地挥手招呼,同桌的李振暗举拇指,艳羡不已。

中午领盒饭时,徐山他们一年级果然排到最后,高年级的师兄们鬼哭狼嚎,阵阵怪笑,吓傻了这些刚入学的孩子。

徐山自然可以有实力去抢,但想低调做人,就默默地排队。

何苗也在排队,有几个胆大的男生,上去问了几句,然后挤进去抢她的盒饭出来送到手里。

徐山会心微笑,想以后的三年,自己也没兴趣认识新同学,又不用再牵挂小崔智友,远离众人之外,正好修行。

放学时他还是给去何苗打招呼,说自己以后走山路近一些。小姑娘美貌、智慧和气质集一身,周围众星捧月地围着沿途同路的同学,她下意识地挥手告别。

徐山不再约其他人,包括湾里的堂兄堂姐,本我灵觉高坐,铁血灵觉主持灵台,神清清,性冷冷,淡然提脚回家,每一步跨出两尺半,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何苗给周围同学逐个招呼完一遍,再抬头,那个身影已走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