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武侠修真>摄生记> 第十五章 当春乃发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当春乃发生

腊月二十六,到处已弥漫过节的气息。人们的脸上总洋溢着喜悦,走路的脚步都轻快许多。

徐山到家时,父母正在做大扫除。徐光华手里持一根长长的竹竿,前端绑了扫把,抹去墙角,屋檐,房间上空的蜘蛛网和灰尘。

他看到儿子回来,将竹竿丢在一边,面带笑容地拉徐山在身边打量,夸张地道:“诶哟,儿子,你可给我争光了。你爸走到哪里都有人羡慕养了个文曲星。”

徐山也咧嘴笑,道:“主要还是你和妈的功劳,你们会生。”

夫妻二人噗呲一笑,周淑芬轻打他一下,道:“哪去学的怪话!”

因为灰尘大,小妹被放在院长边的摇篮里,徐山径直过去逗她。

徐光华有些疑惑,问妻子道:“听你说三儿吃的不少啊,怎么就这么瘦?”

周淑芬也奇怪,现在的物质条件是不好,但徐山的饮食还是远远超过湾里的其他孩子,就是不见长肉。二人讨论良久,只能想办法来年多杀一头猪算了。

晚上徐山准备重新拾起阴符术的修炼。在他外公家时,因为没有单独的房间,他与舅舅挤一床,周忠明鼾声如雷,徐山完全没办法静得下来。

修炼前他把王羲之的《黄庭经》拿来观摩,回想到外公的评价“各尽法度,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书圣之名,“巍然独立,一空依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反复品味着字体,如饮佳酿,如痴如醉。

不经意间,徐山恍然发现,此帖的内容很有意思啊,“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幽阙,后有命门,嘘吸庐外,出入丹田。”

这明明是修道文章。于是,徐山像打了鸡血,挑亮煤油灯,仔仔细细地研读全文,结果感觉晦涩难懂,望着最后一句“常能行之可长生”,莫然惆怅。

他恨不得立马找到麻子,尼玛,说好的传承呢?你就不能把东西教全了再走!

徐山自嘲,身入宝山空手而回,这就是鬼谷一脉的鬼传统吧。他隐约地想,自己未来应当出去走走,寻访道家人物,现在连很多基本术语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夜已深,徐山只能熄灯修炼,期盼就如外公说书法之道一般,“不妄思捷径,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

节日临近,湾里的孩子们疯了一样,满山地跑,追东家的鸡,炸西家的鱼,不亦乐乎。徐山根本不出门,疯狂地练字,才没买多久的纸张又被他用完了。

周淑芬看他居然将家里准备上坟的火纸拆出来练字,哭笑不得,不知道怎么评价自己家的小怪物,只得又去赶集给他买纸。周淑芬临走前试探地问徐山,今年的春联要不要自己写。

徐山想了一下,有右军和柳公帖子的珠玉在前,自己的字还见不得人,就没同意,要周淑芬直接买写好的春联,也可以借鉴一番。

除夕晚上,周淑芬烧一大桶水,给徐山洗澡。徐山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想过身外之物了。就说这洗澡,在未来的家里,至少两三天一次吧,如今居然有月余没洗过澡,人也没有丝毫难受之感。

看着满桶的污垢,徐山失笑,这算彻底融入这个世界了。换上干净的内衣,全身通泰,徐山暗讨,勤洗澡这件事情,可以有。外面依然是旧袍子,徐光华自然给他买了不少新衣服,按风俗得明天才能穿。

两支大红蜡烛插在神龛上,与桌上的灯光一起,照得堂屋透亮。有鸡有鸭,还有一根大筒子骨,丰盛的晚餐代表全年的丰收。

一家人其乐融融,徐燕燕也被周淑芬抱上了桌,拿了一个鸡腿使劲地啃,满嘴流油。席间夫妻对当年做总结,对来年做安排,徐山第一次听到了家的财政状况。

粮食满仓,以后应该不用吃含有谷康的米了;出了三头肥猪,收入一百多元;鸡鸭和蛋,都进了徐山肚子,没能赚钱;徐光华前后两次出门,赚了七百多元;买电扇和肥料等其他生活用品支出一百多元;给徐山买牛奶,鸡蛋,笔墨纸张,居然也有一百多,加上这次的几件衣服,超过两百。

不算不知道,夫妻两被徐山的支出吓了一大跳,平常人家要这样养儿子,必然被拖垮。

徐山看他俩古怪的看着自己,有些无语,这能算个事情么?暗乐,还没吃水果呢,还没出去旅游呢,还没报培训班呢,将来你们带丫丫的时候就知道了。

他想了一下,还是妥协道:“妈,我以后练字墨水多点兑水,可以节约一些;爸,衣服你真别买了,就让妈用旧衣服给我改!吃的嘛,你们可别克扣我哟,我要长身体呢。”

这个长高的梦,徐山坚决不放弃,将来说不定还有洋马等着他呢。

周淑芬笑:“傻孩子,这些事情还用你来操心!你就好好读书就是,爸妈是没出息的,你将来争取像你幺爷一样,当个大学生,就光宗耀祖了。”

读书,自古以来都是农村孩子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有些悲哀,后世国家一直在努力让社会公平,但潜规则会愈来愈多,贫富差距会愈来愈大,社会的阶层再次出现,而农村的孩子即使拥有高考这个唯一还算公平的向上通道,但也会愈来愈窄。

如果没徐山回来这一遭,不出意外,他家会在初中时因为生意亏损而返贫,他自己倒是能上大学,却不可能光宗耀祖,因为那个时代,金钱已经成为社会第一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吃完饭,父母没有要徐山守岁,他们总觉得徐山身体不好。徐山自己也没有这个打算,现在家里没有电视,不然还可以看看春晚。那首极有感染力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隐约记得就是这一年的春晚被蒋大为唱得脍炙人口,还应该有陈佩斯的小品。

时间有些晚,徐山放弃练字,熄灯和衣而卧。他现在都是采用的阴符术后备的趟姿,怕跏趺坐姿被母亲看见会大惊小怪。

凝神调息,心平气和,意念缓缓落入丹田,不助不忘,空空寂寂,顺利入定。他神不外游,意在虚空,昏默中,一灵独觉,呼吸间,息随自然。这一刻无悲无喜,如坐高山视众山众水,耳目口闭,不接受外界一丝声音,冥冥中,不知时间的流逝。

徐山的幺爸徐光雄住在山湾的对面,他今年买的鞭炮多,对着手表,十二点准时点燃了一挂长鞭炮。鞭炮声回荡山谷,引来无数犬吠,1987年如期而至。

徐山此时正沉寂在无尽虚空,古井无波。浑浑沦沦中,忽从不可名处一跳,就如虚空中飞来一滴雨露,打破了这种平静。

意念之中,丹田内正在发生某种萌动,又像一丝嫩芽,要冲出土面。杳冥空寂的丹田,仿佛有风扶过,死寂的世界突然有了生机,无色无形,氤氲悠扬,有气萌发。

一种喜悦强烈地将他惊醒,历时五个月的坚持,就在这新符换旧桃之际,终于有了收获。他悄悄地起床,来到窗边,看向屋外。夜黑如水,没有星光,山谷对面有零星灯火摇曳,是谁家在外面插的烛火。

徐山沉默地站在黑暗中,不知所思,半饷,方才脱衣入睡。

清晨醒来,徐山再次入定,确认了丹田之气的产生。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他知道,气就在那里。犹如混沌初开,红日中来,徐山完全相信了道的存在,不再怀疑,犹豫,心朗朗,性安安,无思无虑,合了修行的道,入了修真的门。

徐光华夫妻的声音把徐山从入静中拉了回来。他不慌不忙地穿了衣服来到堂屋,二人正在包汤圆。周淑芬看徐山还穿着旧衣服,就推他进去换身新衣。过程中免不了数落几句,徐山笑而听之,性定神清,不烦不恼,内外坦然。

吃饭过程中,湾里一帮孩子结队上门来拜年,作揖磕头,口里叫道:“叔,婶,给您拜年了。”

说完就伸手,干巴巴地望着徐光华夫妻俩。待收到一张崭新的两分钱,兜里装上几个水果糖或炒花生时,呜呼叫着转身跑向下家去。

他二哥徐名远也在其中,邀徐山一起。昨夜有雨,泥路难行,小屁孩们身上都多是泥巴,徐山自不愿去。不过他看到父母开怀的样子,不想引起他们的忧虑,还是答应了。

湾里有十多户人家,来到幺爸家里,气氛到了高潮。徐光雄说大家闹哄哄的拜年不算,要求小屁孩们一排站直了,统一给他作揖。他笑着高喊:“预备,起。拜年拜年,勾子朝外前。哎,二娃子,给大家一起!一起,懂不懂?重来重来!哈哈哈!”

勾子就是屁股,徐山无奈,只能混在孩子中被调戏。徐光雄大方,每个孩子都得了一毛钱的巨款,欢声雷动。

走完一圈,徐山跟二哥来到大伯家里。他爷爷徐正乾住在这里,另外两兄弟按月交点养老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