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三国之并州崛起> 第二十七章 雪夜奋兵,大破乌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雪夜奋兵,大破乌丸

右北平郡土垠县街头,一个络腮胡子垂到胸口,眼睛布满血丝的士兵恶狠狠踢翻了一个装满各色果子的箩筐。

箩筐旁的老妇人不住嚎哭战栗,却只敢瑟缩在一旁不敢阻拦。

士兵宣泄完暴怒还不罢休:“老东西,今日这一百钱税金,你再是装惨,也是逃不掉的!”

满面皱纹,银发稀疏的老人拜服于地:“军爷啊,非老身欺瞒,前些日子刚纳完二百钱税,家中手中,一文不剩,叫我如何再完这一百钱的税啊……”

极度不耐烦的军士手握刀鞘欲砸老妇,被众人慌忙拦住……

如是景象在公孙瓒的领地里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为了筹措出征公孙度的军费,他不惜派全副武装的士卒上街征税,将政府的文职官吏抛在了一边。

无他,他领下渔阳,右北平,辽西,广阳等地已经到了不动用军刀,便征不上半文税的程度。

在本来并非饥馑时令的秋季,几地人民也开始吃上野菜糊糊,甚至是树皮草根。

在与徐峰势力犬牙相错的涿郡,甚至出现了饥民攻打县衙杀死县令,而后投奔徐峰的情况。

饶是如此,公孙瓒出征所需军粮,也只筹措了将将过五成。

徐峰手捧饥民献地文书,心中且喜且怜。

“传令,于涿郡我方所领县城内,设粥棚五十四处,具体位置由徐邈定夺,邬靖率手下军士,来班氏领去壳麦子五万担,奔赴各县制粥。各县亦应量府库存量多寡,协助赈济。”徐峰这道命令的出发点是作为一个人的良心,资本则是实行屯田以来丰盈的粮仓。

对比公孙瓒即将出征时的捉襟见肘,残暴不堪,徐锋的此次出征行动,则可以说是以整以暇。

出征粮草在七日内便筹措停当,分发到各部,且没有向百姓额外多征一毫。

徐锋决定带上赵云,以及军官团部分成员进行此次出征。

多雨秋季难得的好天候里,徐锋率领五千骑兵,两千配马弓手,走在代郡北部的大草原上。

极目北望,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刺破淡淡雾气,将本已全黄的草地镀上了一层金色。撒蹄疾跑的黄羊,展翅正欲俯冲的雄鹰将生命的无穷力量诠释得淋漓尽致。

“万类霜天竞自由。”徐锋喃喃自语。

“主帅有何吩咐?小人该死,刚刚没听清您说的什么。”牵着马的勤务兵忙不迭跑到徐锋身边。

“哦,刚没吩咐什么。”徐锋对勤务兵说。

“大人,您要不要骑会儿马,这么走长了,恐怕脚乏。”勤务兵小心地征询着徐锋的意见。

“我定了军规,无急务行军不得骑马,我就得带头遵守!”徐锋话语里带着几分不耐烦,勤务兵便自觉退下了。

看着疾驰的黄羊和已经开始俯冲的雄鹰,徐锋向自己身边刚刚加入军官团小五招招手,同时向远方的黄羊雄鹰努了一下嘴,小五便掏出弓箭,准备发射。

众人虽不好扫了徐锋兴头说丧气话,却纷纷在心里嘀咕:这个距离上目标又如此灵动,想要射中只怕是一厢情愿。

也有不少人陪着笑脸看过来,表面上是在看小五表演射技,实际上则是一心想看笑话。

“嗖”地破空之声响过,远方的黄羊与雄鹰双双倒地。隔着一段距离张望的众人莫不目瞪口呆——一箭中二的,怎么可能!

“哈哈哈,好箭法好箭法。”徐锋不禁鼓手称赞,同时又不忘解释:“他一开始就上了两支箭同时发射,动作太快,你们没看清。箭又是同时发出,你们听声音也辨不出是两支箭。”

一个好事者通报一声后,走上近前。讨来小五黄杨大弓后一边抚摸,一边啧啧称奇。为了表明自己对弓箭极其了解,夸口说:“这弓估摸着得有一石半的力气才能张开,也就主公,小五,在下能做到。”

说罢,他故作轻松地暗暗使出吃奶力气张弓,却数次不成。小五眼见他都快要拿脚蹬开大弓了,害怕损害良弓,慌忙阻止。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那人一面活动肩膀手臂,一面问小五:“这到底是多少石力的弓?”

“两石。”小五整理弓箭,头也不偏地说道。

一阵惊呼声爆发出来,两……两石……这还是人吗?

正当众人一面行军,一面谈话之际,远方地平线上闪现了几个骑马人影,旋即又消失。

徐锋立刻发出命令:“已进入乌丸人活动区,全军上马缓行!”

赵云拱手上前:“主公,现在就派出侦查骑兵探寻敌军主力吗?”

徐锋点头应允,随即陷入沉思。

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乃是当年护乌桓校尉(乌桓即乌丸)治所所在地宁县,如今乌丸人竟猖狂如此,触角已经伸进了此处。

徐锋暗暗发誓:这一轮出征即使不能全灭乌桓,至少也要斩断他们的触手,让他们在一个长时期内无法窥伺华夏故地。

草原上的骑兵军团对决并不像后世想象的那样酣畅淋漓,至少并非全程如此。

除了决战时的痛快厮杀之外,绝大部分时间双方都在通过骑兵的侦查,来探知对方位置。通过骚扰,来削弱对方状态。而己方同时,往往也需要通过不断地转移,来让敌人始终无法确定目标。

而这样侦察、骚扰以及转移事实上占据了整场战斗的绝大部分时间。

塞北的秋季,寒流说来就来。一场大风雪给茫茫草原披上了银白色的大衣,也给身在好水坡乌丸的蹋顿单于吃下了一粒定心丸:敌军也是人,这么大的雪天,想必是不可能来攻打了。

“传单于令,今日于此宿营!”一名身材矮壮的传令兵呼道。

命令被陆续传达到各个乌丸人耳中,时不时地引发一阵欢呼。老实说,十几日来不断奔波,避免被敌军定位,饶是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的乌丸人,也是疲倦到了极点。

乌丸大营南侧满是积雪的草颗里,披着白色斗篷的小五慢慢抬起了头,他掉转身体,向众人递了个眼色。众人便随他一道掉过身子,缓缓向远方爬去。

爬出一大段距离后,众人飞速起身,不顾被冻得麻木的手脚越上战马,催马飞速赶往己方大营。

“可当真?蹋顿亲领的六部人马都驻扎在了好水坡?”激动的赵云用被油灯映得发亮的双眼盯着小五确认。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赵云不顾在主公在前,猛然立起,激动得在帐内不住踱步。

“主公…….”赵云的嗓音已经有些微微发颤。

其他诸位将领早已看穿赵云心思,纷纷开始一面窃窃私语,一面摇头。

一名虽职介不如赵云,但资格较老的将领插话道:“眼下大雪下得正紧,根据探子禀报敌军又最少有九千人,若是前往……”

“我意已决!”徐锋也从席子上站立起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罢,徐锋用精光四射的眼睛扫视在场众人。

“诺!”整齐划一的听令声在营帐中响起。

这就叫威信!除赵云外诸将哪怕本对出击持反对意见,徐锋一声令下,也立刻本能地选择了服从:听主公将令节制作战,何尝失败过?

天苍苍,雪茫茫,风吹华夏好儿郎。一支七千余人的队伍在彻骨的寒风中急速前进。

大雪方殷,一片片雪花落在众人的白色斗篷上,大多数人斗篷甚至已经被冻得僵直,似坚冰一般。就连一些马儿,都被冻得发出了痛苦的嘶鸣。

然而众人心中燃烧的斗志,将身体烤得炽热,驱散了强劲北风带来的寒冷。

众军士中很多人都有被南下乌丸人抢掠的经历,不少人的亲朋甚至遭到了掳掠屠杀。这些人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扬刀复亲仇,直取仇虏头!

由于这支军队中纵使是弓兵也配了战马,所以行军速度奇快。很快,九原军与好水坡之间的距离便缩短到了十里不到。

徐锋传令众军止步,根据情报,好水坡背山面水。徐锋决定命令弓兵骑马赶往好水坡北面山下,找隐蔽处安顿好马匹再上山,这样可以让他们的威力最大化。

大地的一阵律动惊醒了睡梦中的乌丸人,一个个睡眼惺忪的身体从床上爬起,将脑袋探出营帐。

“唰”地一声,一把大杆刀迅速略过一个乌丸人的头颅,红白之物瞬间流满草地。这乌丸人连惨叫声都没来得及发出,便直挺挺倒在了雪地上。

蹋顿见势不妙,立刻命令各部迎敌,不得后退一步,自己却悄悄跨上黄骠马,准备率本部精锐出逃。

正面战场上已经演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无数乌丸人在奔向战马的过程中一命呜呼。少数侥幸爬上战马者,开始不顾性命地或是反扑,或是负隅顽抗

赵云手持环首刀,策马直取前方统领乌丸东岭部的曼顿斜。

马蹄落地,溅起朵朵飞雪,似乘天马踏云前行的赵云转眼间已到曼顿斜近前。

赵云挥起环首刀竖劈向曼顿斜,曼顿斜慌忙横槊想要架住。哪知赵云凭借着异常强横的力量,硬生生一刀将马槊砍断成两截,刀锋直逼敌将顶上。

当地一声巨响,刀刃与头盔相碰,又再次磕开了精铁打造的头盔。旋即而来的便是“呼啦呼啦”的肉体切割声和“啪嗒啪嗒”的脏器落地声。赵云竟一刀将曼顿斜的身体连兵器带盔甲劈成了两半!

本来被赵云黑夜里异常显眼的白马银铠吸引而来的十几名乌丸骑兵顿时发出恐惧的嚎叫声纷纷打马狂奔。只有一人没有走开,他早已被这令人震撼的力量和恐怖的场景吓得晕倒在地。

正面的乌丸人节节败退,待在后面的的蹋顿已经脱离了大营范围,走到了大营后方山脚附近。

蹋顿以手掩心,不住长吁短叹:“好孩儿们呵,非单于抛下你们,只是……”

然而他的内心却被离开险境的庆幸所支配,总算是脱离危险了,只要绕过这座山,敌人就断然不可能追上了。蹋顿心中暗想。

正当蹋顿不住感慨自己命大时,似排山倒海一般的声浪突然在山上响起:杀!杀!杀!

踏顿先是一愣,而后一阵头晕目眩,嘴唇哆嗦,几乎从马上摔下。他用瑟瑟发抖的双手勒紧了马缰,手上却无半分力气催动战马奔跑。

“嗖嗖嗖”,万箭齐发。茫茫雪地,变成了天然的屠宰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