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都市言情>边缘人的华娱> 第六十二章 德云一家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 德云一家人

唐漹的电话被挂断的时候,李穆刚从浴室里出来,他裸着上半身、腰部以下就一条大裤衩子,脖子上搭着毛巾,时不时的用它掏着耳朵里的水迹。

仅仅一个小时的功夫,他不但把《深夜食堂》的剧本肝完了,还顺便写了点儿别的东西。再三确认自己没有其他遗漏的工作之后,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好不容易才得了片刻轻闲。

等到半温半烫的强劲水流冲击在后脊梁上,李穆觉得自己全身的毛孔都被打开了,那叫一个舒坦,以至于他不太确定自个儿的手机搁外面是不是响了。

“水果跟你多大仇?不吃就别浪费。”

推门出来之后,他发现寝室里面只有凝渊一个人,正拿着小刀百无聊赖的给苹果雕着花,而自己的手机正好端端的躺在枕头边儿,看起来跟他进浴室之前没什么两样。

凝渊头也没抬:“我无聊啊。”

“信你有鬼。”李穆伸手把他挡道的二郎腿拨拉到一边,走到床铺跟前拿起了手机,自顾自己的问道,“没人给我打电话么?”

“没有啊。”凝渊停下了手头的动作,拿着半拉苹果上下端详着,似乎很满意自己的作品,嘴角泛起笑容:“我也是刚回来,之前有没有,就不清楚了。”

李穆带着几分狐疑,不动声色的翻起了通话记录。对于这位说的话,绝对不能全信,因为他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忽悠你一把。

然而屏幕上显示的最新一条,还是老金的电话。

凝渊冷不丁的说道:“是说,叶同学人呢,怎么没看到他?”

“小侠?”李穆下意识的搭了茬儿,注意力也就从手机上转移了出去,“他这几天都在折腾工作室的事儿,没辙,来回跑呗。”

“哦?你们终于决定要组团行骗了吗?”

“别瞎扯淡。”

“啧,所谓交易,无非就是互相欺骗而已,前者双方受益,后者损人利己,有什么区别呢?”

李穆不禁皱起了眉头,这幺蛾子的歪理邪说自带洗脑功能,而且你越想跟他辩明白,他就越能把你绕进去,所以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冷暴力、不搭理他。

“我得出去一趟,你今天没课,老实看家。”

用最快的速度换了衣服,他是一分钟都不想多待,抄起手机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寝室。

“哈。”等到李穆消失在门口之后,凝渊露出了玩味的微笑,把雕好的苹果放在桌上,顺手阖起小刀:“人呐,为什么总是不肯正视自己内心的贪婪呢?”

唐漹的电话是他接的,面对“致谢”这个在他听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心中的无聊感充溢满盈,甚至懒得提起一丝一毫的鄙夷之心,所以他删掉了通话记录,并且很期待自己的举动会带来怎样的有趣进展。

该怎么说呢?

如果,真的是命由天定,注定重合的轨迹迟早会交织,他这小小的搅动又算得了什么?

嘛,归根结底,还是太无聊啊……

凝渊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而桌面之上,那朵由苹果雕成的白莲,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似乎正在渐渐枯萎、片片凋零……

………

天桥的张一元茶馆,坐落在帝都XC区的万明路上,是一个能容纳二百多人的小剧场,打从千禧年到现在,郭得刚就领着德云社在这儿演出。

其实,说演出那都算是抬爱了,前几年的时候,老郭点儿背的不行,家里还有一大帮徒弟要他养活,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也就是最近两年的功夫,各路前辈朋友的帮衬,加上培养了一帮后起之秀,德云社的生意才算有了起色。

老郭他们一家子就住在茶馆附近,租的是茶馆主人的闲置空房,那主儿跟他也算是患难与共到如今,知道他拖家带口的不容易,更何况还有利益往来,在房租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

李穆来的这儿会儿,德云社下午的那场活儿还没开始,他就先去附近的超市里面,买了些油茶、虫草、鹿骨酒之类的补品,按照老金提供的门牌号,直接奔老郭的住处而去。

毕竟是打着上门赔罪的由头,两手空空的像什么话?

等到他敲开门的时候,就看见房里头乌压压的一片全是人,那些住在他们家的儿徒们,正拾掇着桌子板凳蔬菜大米什么的,看样子是打算起火做饭。

“您找谁啊?”

开门的是一个女人,三十出头的年纪,腰间还系着围裙,看样子是刚才正在厨房里忙活。她将木头门拉开了一条缝,堵着房门打量着李穆,眼见是个陌生人,不乏带着点儿警惕的心思。

“您好,我是来拜访郭老板的。”李穆双手拎着大大小小的礼品包装盒,微笑道:“前段时间,我们之间有那么点儿小误会,今儿个来是打算和解的。”

“哦,这样啊。”

女人瞅了瞅李穆,又瞥了眼他手里的补品,这才放下戒心转脸笑道:“那快请进吧。得刚也是,跟年轻人较什么劲?挺大岁数的人了,还跟个毛孩子似的……”

她一边数落着老郭,一边开门儿把人让了进来,顺手关了房门。李穆听着她话里的意思,倒挺有几分当家做主的风采,能跟郭得刚的称呼这么亲近,难不成是他媳妇儿,德云社的大管家王惠?

“得刚,得刚?快出来,家里来人了。”

想着多看两眼确认一下,女人已是快了两步,直接奔里屋叫人去了,留给李穆的只有背影和后脑勺。他也不怎么着急,径直向客厅的沙发走去,将手里的东西都甩到了沙发上之后,这才发现屋里的动静不知何时停了下来,此刻大大小小七八双眼睛,正齐刷刷的看着他。

这些人大多数是十七八的大小伙子,尽管他们现在年纪尚浅,但李穆也依稀认出了一些,诸如小岳、烧饼、张小辫儿这类的未来的名角儿;他们原本剥葱的剥葱、砸蒜的砸蒜,说说笑笑的,可自打李穆一走进这个屋以来,就不约而同的停下了手头的活计。

民国年间开始,说相声就被归到“贱业”里面,但各种穷讲究的规矩还真是不少。就拿收徒弟来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拜师之后除了要传授吃饭的本事,还要负责养活到登台演出为止,拿徒弟当儿子来养,这叫儿徒。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德云社现在的经营情况本来就不太好,老郭还要养着这么几个能吃不能干活儿的徒弟,别提多遭罪了。

李穆的视线飞快的环视了一圈,暗地里抿嘴一笑,这趟还真是赶巧了,跟他已经撕破脸了的曹耘金没在;不仅是他,他的搭档刘耘天、何耘伟、以及“少班主”李靖,“德云四少”的哥儿几个一个都没来。

不过想想也是,这属于老郭的家常便饭,不逢年不过节的,他们也没必要整天来这儿蹭饭啊。

老实说,对于那些将来闹腾的人,李穆谈不上多喜欢、也说不上多厌恶。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说白了都是钱闹的,就连郭得刚自个儿也不是什么清心寡欲的人物,更别提他教出来的这群徒弟们了……

“这位先生,您先坐会儿,我给您倒水去。”

其中那个梳着小辫儿、三十出头的,看起来是这帮人里领头的,瞅着李穆进了屋,连忙用围裙擦了擦手,迎上前去接过了他手里的东西,使唤起了其他人:“都愣着干嘛,该干活儿干活儿去。”

虽然是一个照面的功夫,但是这人一开腔李穆就听出来了,如果没猜错,他应该就是最早跟着郭得刚的闫耘达,可以说是老郭的开山大弟子,也难怪这群小子会听他的。按说他已经成家,应当是自个儿在外面住,但体念着老郭两口子养活一大帮人的不易,时不时的过来帮衬一二。

“家里简陋,粗茶一杯,您别介意。”

大师兄的威严仅次于师父师娘,一声令下,就连烧饼、小岳这俩懒蛋也不情不愿的动换了起来,闫耘达拿过保温壶给李穆沏了杯高碎,赔了声不是之后,走进厨房接着忙活去了,至于李穆要跟郭得刚聊什么,就不是他这个当徒弟的该操心的事儿了。

所有人都是各司其职,李穆也端坐在沙发上抿着茶水,只有一个人还没离开,眨着一对儿小眼睛,好奇的盯着他看。

八九岁的年纪,小胳膊小腿儿肉嘟嘟的,整个人都胖成球了。

“叔叔,你会说贯口吗?”小胖墩儿见李穆看向了他,一屁股坐在了沙发梆子上,小眼睛都快眯成了缝儿。

“呀,我不会呢。”李穆仔细打量了一下他的眉眼,确认这位是德云社未来的少班主,郭得刚的大儿子郭齐林,当下伸手把他拽了过来,安放在自个儿身边,笑道:“不如,你教我吧。”

“不要。”小胖墩儿翻了翻白眼:“我爸教我,我都不乐意学,你肯定也不愿意学。”

“那你的本事是跟谁学的?”

“师父呗。”

郭齐林的师父,就是他爹郭得刚的铁板搭档,人称“玩儿主”的于迁于老师。

于迁不仅是郭齐林的师父,还是他的干爹;按照他们相声界的规矩,这门儿手艺不能传给本家子女,儿子要是想学,只能央求同辈的师兄弟收为徒弟,后来于迁的儿子也入了郭得刚门下,哥俩算是亲上加亲。

九岁的郭齐林完美的遗传了他爹的基因,胖乎乎肉嘟嘟,又正是好闹腾的时候,整个人鬼机灵似的;李穆正打算再逗弄逗弄他,还没张嘴,就听见里屋传来一声气急败坏的喊叫声。

“打死我也不出去,谁爱见谁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