堀北真希侧过头来得意洋洋的看着朱紫。
“我脸上有什么花吗?你这么盯着我看。”朱紫被女孩儿盯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有,我只是觉得朱紫君你非常的可爱。如果有一天你选择一个人结婚的话,你会选择我呢还是麻酱呢?”堀北真希问了一个朱紫最不好回答的问题。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两个都娶。”朱紫忽然想起自己老姐说的那一番话。
堀北真希一脸愕然,良久之后,女孩儿笑了出来。
“朱紫君,你想的可真美。还两个都想娶,你怎么不上天呢。”
朱紫耸耸肩,他当然不会把朱沐雨的那番话告诉堀北真希。
“对了,朱紫君。最近我和麻酱、松本君他们要拍摄一部三集的电视剧。山本耕史桑也会参加演出,而且在剧里面他和我演的是情侣哦。”
朱紫嘴角一撇:“什么破电视剧?导演是不是傻?”
堀北真希再也忍不住狂笑起来。
“名字叫做《我家的历史》,是富士电视台为庆祝他们成立五十周年所拍摄的一部电视剧,只有三集。”堀北真希道。
朱紫轻轻的点点头,自己还差点儿把这部卡司阵容豪华的日剧差点儿给忘了。
这部日剧可以说是云集了这几年艺能界最豪华的一些演员们。
同时也可以看的出富士电视台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用影视作品展现一定时间段内的历史,各国影人均有此雄心。美国人拍了《阿甘正传》,主角是个出奇幸运的先天智障儿;中国人用明星堆砌了一部《建国大业》,借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故事捞一笔高票房和政治资本;相比之下,日本人走了条居中的道路,实力最为雄厚的无线电视台富士电视打着庆祝建台50周年的旗号,联合鬼才导演兼编剧三谷幸喜,召集一干红得发紫的日本影视明星,拍出时长6小时的特殊电视剧,取名《我家的历史》。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无非“讲述日本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三谷幸喜和富士电视台的野心却是“在这里,读懂日本”——起码是二战前至战后20余年间的日本。潦倒懒惰却永远不忘投机取巧的父亲和循规守矩忍耐力超强的母亲,配上4个性格各异的儿女,构成了典型的日本底层家庭。用10余分钟交代4个儿女如何长大成人之后,剧集进入正题。在战后萧条气氛下,大女儿惟有投身夜总会,以舞女一职来养活全家,而后“不幸”委身夜总会老板,以小三之姿登堂入室,由此改善全家的生活。
全家人虽然都不像阿甘那样“缺心眼”,却也没有阿甘的财运,只有遇见名人和稀里糊涂卷入大事件的运气。阿甘能成为历史事件的主角,这家人却只能充当“人肉背景板”,扮演的角色永远都是一句对白都没有的龙套。波折数十年后,虽然全家没有一个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没有一个人的姓名流传于后世,但也算真实地存在于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工作、生活,平平淡淡地看着电视里的奥运会,笑着点评一二,故事就这样作结。
如果仅仅是讲述一个小三与富商真心相爱的故事,未免太对不起宣传语中的“小家庭,大时代”。《我家的历史》高明之处在于,小人物遇到的每个大小事件,都与时代背景丝丝入扣,这个家庭的历史浓缩了日本的现代史。片中的父亲曾经也阔过,和二战前的日本一般自信心盲目膨胀,最后在战争中输掉一切。且不论编剧费尽心思塑造的角色们参与战后日本学生运动、修造火箭、二重桥事件和不断遇见各路名人等指向性明显的桥段,剧集着力塑造的长女与富商及富商之妻的关系,表面看只是真心相爱的小三与碍于资产不能离婚的怨偶,实际上影射了战后日美两国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长女的初恋男友参战后变成了亲共派。无论她出于真情还是假意,都必须与男友分手,转而依附于富商。这段三角关系暗喻日本在经济、军事与政治领域始终无法自主控制,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长女时刻挂在嘴边的“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好”。忍辱负重到最后,变成了真心崇敬,日本深受美国文化影响,长女也与富商真心相爱。由于富商的第一桶金是妻子娘家给的,他始终无法与妻子离婚,只能继续尴尬地“三人行”。富商之妻独立、高傲,象征着美国对日本的戒备、轻蔑与排斥。她一开始就预言“有了小三必然会有小四”,果不其然,长女不是富商惟一的情人,日本也并非美国扶植的惟一一股海外势力。
剧集尾声,富商死去,象征日本开始渐渐独立、摆脱依附美国的现状。富商的葬礼上,各路名人纷至沓来,长女与富商之子不失时机地旁白道:“我母亲脸上的骄傲,和她(富商之妻)的惊讶,我一生都无法忘怀。”显然表达了战后日本的自豪——即使在屈从他国的情况下,社会各界也精英辈出,最终缔造了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迹。
而在富商逝去、所得遗产被骗光后,彻底独立的长女也学会了自强不息,打工养活自己;她患上失语症的孩则像长期被置于美国羽翼下的日本,在国际上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画面最终定格在一家人参加运动会的欢乐场面上,数十年后,孩子已然可以用欢乐的语气娓娓讲述那段充满屈辱与不堪的历史。过去属于过去,未来终将到来。
片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活过的证据,却总是徒劳无功。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湮灭的又何止这一家人。以小见大,再由大衬小,《我家的历史》讲述的,是日本历史,也是每个普通人的故事。
当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所喜欢的剧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