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贞观新丰尉> 第五章 一文复一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一文复一文

勋官指的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而受勋多少,主要由吏部司勋司掌管等级,分十二转,最高的勋官称为上柱国。

柱国这称呼的来源不是鲜卑,而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项梁就被封为上柱国。

在司勋司之前,则由兵部员外郎评判军士的勋、获。

获,收获,杀敌百分之四十为上获,百分之二十为中获,百分之十为下获。

在皇帝没有随意赐勋之前,勋官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在一个县内,录事与市令必须是勋官五品以上,也算是千金买马骨,给热血青年们打一个样。

朝廷是肯善待骁勇善战之士的,但能安置的数量与条件,自己掂量一下。

五曹当中,佐都不止一人,俸禄、品级都一样,但分一个主次,比如提到名字的滑非、吴驰、仲锋、屈男磨和,各自为一曹之首。

简单处理完公务,用过官厨,柯斜带着柯南梦换了常服——也就是便装,往新丰市溜去。

不知道官厨是不是有毒啊,明明是千挑万选的专供食材,无论品相还是味道都应该不错的,偏偏难以入口。

譬如说牛肚菘——也就是散叶白菜,就是柯南梦那种遭人嫌弃的厨艺,好歹也能煮个汤,清清爽爽的。

县衙的食手——也就是厨子,能把牛肚菘煮出猪食味来,真的太不容易了。

要是食手持长把勺,嘴里再来两声“啰啰”,味道就更正了。

反正柯斜就是随便对付两口,难得吃饱。

柯南梦嘀咕:“这破厨艺,还不如我呢!要不是不吃白不吃,真想糊食手(厨子)脸上。”

柯斜也无奈,要是没有选择的艰难岁月也就算了,可天下渐渐承平了啊!

大唐的集市跟后世印象里的集市不同,一般到了午时,击鼓三百声开市,诸多商贾、贩夫走卒才得以入内。

一般而言,一通三百声为官鼓,三百三十声为军鼓,不可混淆了。

买一点火晶柿子饼、买几个石傲饼,柯斜随意垫肚。

侧目一看,柯南梦一嘴咸香的石傲饼、一嘴甜得发腻的柿子饼,吃得走路都打飘。

柯南梦虽是良人身份,不是什么官宦子弟,家境也不太差,偏偏是個贪嘴的,只要味道合适,酸甜苦辣都能同时往嘴里倒。

柯斜进集市,并不违反任何律令。

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这一条律令管不到柯斜这样的芝麻官,更何况还得到贞观元年十月才颁布实施呢。

一股浓郁的香味飘入柯南梦鼻孔,柯南梦瞬间走不动道了,只是一个劲的扯着柯斜的衣袖。

一个个浅浅的粗陶碗里,盛着享有盛名的桂花醪糟(láo zāo,糯米酒),一个个透气的纱网笼罩着,以防怎么也没法尽驱的苍蝇。

凭铺子的一角焚着艾草、四面稀疏的草帘,总挡不住偶尔有苍蝇从外头飞来。

清亮洁白的糯米变成糟米,烧沸之后浮于碗面,取自骊山汤的水使得醪糟香甜更甚,酒汁也格外黏稠。

煎滚时撒入的桂花,香味飘逸,这才是让柯南梦食指大动的原因。

醪糟又称醴(lǐ),也就是后世的甜酒,说醴失传却是一知半解了。

来上两碗醪糟,坐草墩上,柯斜与柯南梦对饮,听着旁边的闲话。

“听说了没,市令每月要额外多收一文,用于清理市内外的肮脏之物、清理沟渠。”

市井内一片哀叹。

柯斜大惑不解:“怎么,收点钱清理污秽不应该么?别的不说,苍蝇能少一些吧?”

胖乎乎的醪糟掌柜叹息:“应该。可是,立国九年,换了九个市令,每个市令加收一文钱……”

这就难怪他们不情愿了。

收钱这种事,有增无减,一文复一文,一文何其多。

“少府,就不能让市令把钱减下来?”

柯南梦恻隐之心发作,竟小声向柯斜求情。

啧,竟不知道柯南梦还是个滥好人。

柯斜饮了口甜甜的醪糟,小声回应:“你傻啊!进了你褡裢的钱,你愿意拿出来?”

柯南梦看了看自己的褡裢,沉默着摇头。

他有点良心,不多。

换谁来都差不多,善财难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至于黎庶如何,就不能反思反思,努力了没有,为什么连多交一文钱都那么难?

骊山的韭菜在冬天还知道努力长成韭黄呢,你们咋就不知道努力努力呢?

柯斜默默地给自己打上“何不食肉糜”的标签,暗暗自嘲。

投胎转世还带记忆,有时候还真不是啥好事,一些歪念头总在脑海里闪烁,有些甚至都恶心到自己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即便有也不会是道德飘忽不定的柯斜,这一点柯斜万分确信。

才刚刚上任,两眼一抹黑,要柯斜搞出点什么动静,太过勉强。

到了哪山唱哪歌,啥都不知道就瞎指挥,要吃大亏的。

耳畔听得市令在集市内嚷嚷:“真以为谁能看得上你那一文钱似的。咋,请人来洒扫不要工钱?”

“别的不说,醪糟都从一文钱一碗涨到两文钱一碗了,洒扫的人工不得从十二文钱一天涨到十五文钱一天?”

柯斜似笑非笑地扫了柯南梦一眼。

柯南梦面色胀红。

大意了,压根就没想到成本这头。

按照市令的说法,多收这一文钱好像也无可厚非,甚至还觉得他收少了似的。

柯斜却一眼看穿。

新丰市虽小,百余铺子是有的,每铺一文钱,就增收了百文。

即便按人工涨价,每人每天多给三文钱计算,难道区区新丰市雇佣了三名人工不成?

这巴掌大的区域,一人负责洒扫就足够了。

多余的钱哪里去了,嘿嘿,问出这个问题的人一定年轻。

这世上,就没有不偷腥的猫。

老祖宗说了嘛,水至清则无鱼。

士农工商,四色人等,商是最卑贱的,即便挣了偌大家产,往往不过是替不知道在哪里的官员下崽罢了。

当然,背后有皇室、宗室、世家、门阀、官员支撑的商,那就不一样了,走路鼻孔都能朝天。

但新丰县没有那么牛的商贾,甚至大一点的商贾都懒得将目光投到新丰。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纵有一些特产也成不了气候,谁愿意去折腾?

还有就是,新丰县离长安城实在太近了,真有小民豁出去越诉,太过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