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X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唯汉长存!> 第38章 刘阿斗再荐名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刘阿斗再荐名士

另一边,听到刘禅的话,关羽和张飞也是满脸疑惑。

尤其是关羽。

他上次和刘禅见面的时候,就听过刘禅对诸葛亮以‘仲父’相称,只不过那时候他并没有放在心里。

嗯,毕竟刘禅是个奶娃,话不由心,对他人的称呼乱一些也很正常。

但关羽现在知道刘禅并不是乱叫了。

而且说真的,他其实才是刘禅真正的仲父!

按照这时候的民间习俗,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

也就是说,他是刘禅的仲父,而张飞是刘禅的叔父!

不过这不重要。

关羽熟读《春秋》,自然知道‘仲父’一词的由来。

第一个被称为‘仲父’的人,是齐桓公时期的管仲!

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不过也不重要。

古人对‘仲父’这两个字的注解为,仲者,夷吾(管仲)之字;父者,事之如父。

重点是事之如父!

这就是刘关张三人组的疑惑。

到处认爹,什么毛病……张飞沉默不言,只是抱紧自己女儿。

刘备最先缓过神。

毕竟他想起了刘禅拜黄月英为师的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黄月英是父,诸葛亮自然也是父。

仲父。

合情合理!

于是,他笑吟吟看着刘禅说道:“爹爹加封军师为军师中郎将,都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自然不会在此……”

“嗯,你赵叔依旧留守桂阳郡。”

刘禅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刘备也是轻声叹息。

他并非是因为见不到诸葛亮而忧伤,主要是对隔壁盟友的失望。

周瑜在围攻曹仁的时候也没有闲着,下令黄盖以讨伐武陵郡的蛮夷为借口,出兵武陵郡,掳掠不少人口,占了好大一片地盘!

虽然,掳走的是当地的蛮子。

嗯,这年月长江以南遍地都是蛮族,比如武陵郡的武陵蛮,长沙郡的长沙蛮,零陵郡的零陵蛮,桂阳郡的桂阳蛮……

刘禅挠挠头不再说话。

他在思索着另外一件事情。

只不过涉及隐私,需要其本人同意才行。

………………………………

午后。

刘禅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刘备搂着自己睡午觉的请求,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去隔壁找关兴和张苞。

嗯,他准备出门一趟。

准确的说,是去找黄月英。

自从刘备回府之后,黄月英就搬回了自己家居住,这就导致刘禅每次出门需要有‘哼哈二将’的护卫。

毕竟,他只是个奶娃……

关兴和张苞对此表示双手欢迎。

原因很简单,若不是有了护卫刘禅的借口,他俩其实也没有出去玩的权力……

…………………………

拐过几条街道,刘禅停在一个门前种着石榴树的院子外。

这里是刘备给诸葛亮在公安县准备的府邸。

只不过现如今只有黄月英一人住在这里。

刘禅已经和诸葛亮家的门房很熟悉了,故此没有通报就直入后宅,至于陪同他来的张苞和关兴,则被带着去了前院吃喝玩耍。

“师傅!”

刘禅喊了一声,旋即愣住。

在他面前,十几个仆役正在忙忙碌碌的收拾行囊。

很明显,这是要出远门。

听到刘禅的叫声,黄月英从另一边的厢房走了出来,笑容满面问道:“不在家陪你父亲,怎么想起来我这里了?”

刘禅并不答话,只是问道:“师傅这是要去哪?”

黄月英边收拾东西边回答道:“去临烝县(今湖南衡阳),你父亲让军师驻守那里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我去看望一下……”

刘禅斜着眼睛,神情屑的一批:“只是看望?”

嗯,如果可能的话,他想要一个小师妹,文文静静娇娇弱弱,打不过他的那种!

毕竟他家隔壁住的那只萝莉实在是太暴力了……

黄月英没有回话,只是姿势娴熟且优美的打了刘禅一个脑瓜崩。

“哎哟!”

刘禅捂着头,开始在心里花式吊打还未出生的诸葛瞻。

母债子偿,合情合理!

黄月英无声笑笑,旋即问道:“你那些竹纸做的如何了?”

刘禅点头:

“竹子已经泡的差不多了,最多再有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批竹纸就能造好了。毕竟之前已经用秸秆和树皮做过一些别样用途的残次品,工人都已经很熟练了。”

听到‘残次品’这几个字,黄月英不由得以手扶额,脸上满是哭笑不得的神情。

那所谓的残次品,其实是刘禅特意让人做出来的卫生纸……

很好用。

但暴殄天物!

毕竟在如今的东汉人眼中,纸张是用来承载文字的,但偏偏某只小崽子用来擦屁股……

属实不当人子!

黄月英再度敲了敲刘禅的脑袋:

“我这次去看望你家军师,就是要让他抽空把肚子里的书本默写出来……”

“这不仅是给你将来读书用,而且还可大量印刷出来用作民间教学之用。”

“毕竟用你那方法做出来的竹纸很便宜。”

“至于我家的书,这时候应该都搬到许都了……”

她说到这里,冷笑连连。

刘禅摇头:“这个不着急。”

黄月英侧目问道:“为何?”

刘禅解释道:“如今军师仲父都督三郡,日理万机,如果再耗费精神默写书籍,还不把人累坏了?所以不急,造出来的纸张先用来印刷《春秋》、《诗经》这样的经学入门书籍。”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什么,仰头说道:

“师傅,我上次出门的时候路过集市,听到有人在谈论一个奇才……”

“又是奇才?”黄月英满脸好笑,问道:“好吧,你说说这个奇才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我看看能不能帮你找来。”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心中也想起一件事。

不过那是她给刘禅的一个惊喜,因此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刘禅回忆着脑海中的记忆,慢吞吞说道:“那人名为刘熙,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潍坊)人……”

黄月英的眼睛越睁越大,不等刘禅说完立刻抓着他的手臂问道:“你可知他现在何处?”

刘禅愣住,眨眨眼睛:“他很有名吗?”

“有名?”

“何止是有名啊!”

黄月英满脸憧憬:“此人海内大儒,与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人为友,为避党锢之祸离开了雒阳,张角兄弟作乱后不知所踪……”

ps:刘熙是东汉训诂学家,著有《释名》一书,类似于《说文解字》那样的词典,属于是古代版识字入门读物。

训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就是用‘X,某也’之类的方式解释另一个词,比如‘日,实也,光明盛实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